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欢迎收听盲人摸象计划第17期,也是倒数第83期。

今天的访谈嘉宾是我的本科同学雅君。当然,她还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身份:《金榜题名之后:大学生出路分化之谜》一书的作者。

显然,已经有太多报道从太多角度询问过太多次雅君是如何走上学术之路的。所以这一次对谈,我并不打算按照以往盲人摸象的套路,而是更多地围绕我们共同关心的研究议题。

如果你关心年轻人眼下的焦虑和迷茫, 那你就当这一期节目是两位不成熟的研究者在分享彼此的思考。如果你正在考虑要不要念个文科博士,那你就当这一期节目是两位还没毕业的博士候选人在交流彼此的病情。如果你是盲人摸象计划的忠实听友,那你就当这一期节目是特别番外篇,因为我们真的准备了一份特别的惊喜——

欢迎大家在收听过程中在评论区积极留言与我们互动,你可以标记那些打动你的本期金句,也可以分享你的所思所想,或者单纯地为雅君打call。

我们将从本期节目上线后第一天和第二天,也就是2023年7月21日和22日,留言的听友中分别抽取1位,赠送由雅君签名的《金榜题名之后》一本,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时间轴】

03:21 你想象过《金榜题名》居然可以这么火吗?

06:23 硕士论文居然可以出版?这中间到底有什么故事?

11:44 这到底是不是一本教大学生怎么内卷的成功学读本?

16:29 为什么要成功?成功到底是为了什么?

24:54 今天的大学生是最惨的一代人么?

33:48 《金榜题名》的爆火,到底意味着什么?

42:35 高等教育扩招至今,读书真的还能改变命运么?

51:54 大学是一个迷宫,可能是全书最妙的比喻

65:14 如果只是勾勒那些牵引木偶的提线,我们的研究毫无意义

【原文摘录】

在第一章《迷宫》,雅君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来描述今天的大学生活之于一个十八岁的孩子而言到底意味着什么,她是这么说的——

当大学生懵懵懂懂地踏入名校校园,很可能会发现其间的生活像极了一个被精心布局的异彩纷呈的迷宫:并不存在一条“主路”或某种标准走法——似乎每一天的过法都有许多种可能,每个人在路口处需要不断地做选择,每一条小路(例如科研、学生会、社团等)都各有乾坤,且大多与迷宫外的世界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他们在各个小路之中穿行探索,一边选择自己的路线,一边在路途上收集着有价值的筹码(成绩、经历、奖项等)。

不过,对不同社会出身的探索者来说,这个迷宫的神秘度是不同的。有人对里面的布局相当了解,有人半知半解,而有人只能通过道听途说略知一二。

当寒门学子拼尽全力,带着改变命运的信念来到这里,却可能发现人的全面发展、解决社会问题和高深的学术追求才是被津津乐道的主题;当他们认为好好学习才是学生的职责,却可能一进门就迷失在形形色色的学生组织和社会活动中;当他们默认上了好大学就能有好工作,却可能发现大学的生活内容很少和就业市场发生直接的联系;当他们想象来到名校就可以摆脱应试枷锁、自由发展了,却可能最终发现这里无非是另一片地形更为复杂的赛场。

在第六章《余论》的开头,雅君引用了一段布迪厄,他是这么说的——

如果说社会学的目的仅仅在于发现那些拉动它所观察的个体的提线,如果社会学忘记了它在与人打交道,即使人们以木偶的方式玩他们不知道其规则的游戏,总之,如果社会学认为自己的任务是向这些人再现其行为的意义,那么社会学也许不值得花费一丁点努力。

【相关报道】

寒门子弟上名校之后 | 人物

为什么大学同学毕业出路分化那么大?| 南方人物周刊

对话郑雅君:金榜题名之后,找寻真实自我是一生的命题 |  新京报书评周刊

都在鼓励毕业生“脱下长衫”,可他们要怎么上大学才有出路?| 界面文化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为了营造更好的讨论环境,我们准备了两个小问题,可在添加微信后任选其一回答:

  • 你最喜欢哪一期节目?或者哪一位嘉宾?为什么?

  • 你还希望我们访谈什么样教育/职业/家庭背景的嘉宾?如果有机会,你最想问他/她什么问题?

另外,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什么是盲人摸象】

盲人摸象是一个由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候选人付宇发起的访谈计划,试图用10个问题串连起99个名校毕业生过去10年的经历和感悟,记录这个群体共同的情绪、思考和观点。盲人摸象计划将以音频和文字的形式呈现。有兴趣加入这一计划的朋友,欢迎通过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或电子邮件联系我们。

邮箱:[email protected]

小宇宙/苹果Podcasts/喜马拉雅/微信公众号:轻刀快马

更多内容分发平台持续上线中

音乐版权:CC0协议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桑榆非晚-
2年前 上海
19
1:16:26 听完了这期内容,真的很感动,我觉得雅君学姐和付老师都是有社会学关怀的研究者!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个是雅君学姐说的“既然这个世界有成功和失败之分,那我们要关注的是失败者如何自处,如何更好的生活”,很多时候社会学都在讲规律,讲社会为什么是这样,但很少有人关心这样了之后具体的人应该怎么办,这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温度的地方。不止这个地方,还有前面雅君学姐提到高考大学对于社会的神话意义她不愿意给予消极的否定,让我觉得她真的在关心自己的研究和受众。第二点对结构性的讨论也很精彩,归因于结构然后呢?有的时候文化心态也很重要,也借用导师的话说一下“希望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减少弱者心态,不要让其束缚自己的行动”,所以欢迎大家来了解学习文化社会学哈哈哈!
扭一扭泡一泡
2年前 上海
13
近几年确实时常思考所谓寒门难出贵子个人认为,无论什么时代,读书于个人发展而言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改变命运”也不能那么狭义地定义为出人头地,至少读过书的人生和没读过书的人生截然不同。个人的命运还是有一大部份掌握在自己手上的。
婧听说ing
2年前 四川
9
我也好奇选调生群体为什么如此自洽,服从体制获得成功,这个成功又是为了什么?处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在庞大的体制内,能做出什么改变吗,还是不适合就赶紧离开,亦或者为了生存,寻求平衡的心态。
Heygirl666
2年前 北京
7
最近买了《金榜题名之后》,但是看到第三章家境,要开始进入具体学生的分享,突然又无比期待和好奇他们的心路历程,又有点胆怯,害怕更清楚地直面上层家庭孩子的眼界和视野与自己的鸿沟,恐惧这种差距充满细节地展开在自己面前,会不会磨损自己的信心?但是听完这期播客,准备好好继续看下去,认识到差距才是改变的第一步吧~ 刚刚在看纪录片《高考》,拍的真好,久牵的孩子因为在上海遇到了这样好的志愿者老师,居然有机会申请去国外读书的奖学金机会,甚至让我重燃起要去国外的希望。其实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机会并不是非要让他们以后都成为所谓的人上人,而是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学会了不管在怎样的环境,都要认真努力地生活,不能放弃。 看到去UWC的林兰兰到了云南去支教,从看别人弹琴变成弹琴给别人听,那样的自信和充满希望,一瞬间感觉世界也是能好的;看到燕霞留在上海,没有回乡参加高考,结果只能上中专,她很痛苦,怀疑自己是否做错了选择,但是她还在勇敢尝试别的道路,眼神里是更加坚定的清晰,她要坚持自考,这种温柔的坚韧真的好戳人;看到痛苦地听从父亲要求,回乡参加高考的武子璇,舍不得上海,越发沉默,但是还是心里憋着一股劲,弟弟在旁边看电视,她在旁边安静地学习,心里就酸酸的。 看完第三集,想起来之前轻刀快马的预告,点进来一看,果然更新了,真好! 如果有幸抽中了,我准备把书送给我侄女,她现在马上高二了,在重庆读书,父母都在外面打零工,虽然她不是那种脑子特别快的学生,但是她很踏实努力。但是对于未来,她很迷茫,不知道怎么去规划也没有任何想法,只能先顾着眼前的书本和考试。我希望她可以在学校之外,有更多的对社会的认识,希望她坚强勇敢,独立自由,一步步走向她理想中的未来~
付宇FoooYuuu
2年前 广东
7
欢迎大家在收听过程中在评论区积极留言与我们互动,你可以标记那些打动你的本期金句,也可以分享你的所思所想,或者单纯地为雅君打call。 我们将从本期节目上线后第一天和第二天,也就是2023年7月21日和22日,留言的听友中分别抽取1位,赠送由雅君签名的《金榜题名之后》一本,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_t8ie_
2年前 上海
6
非常同意嘉宾的观点,心系社会的、有人文情怀的研究者,真的很适合做学者👩‍🏫我有很多相同的感受和困惑,会买书来看一看
admin_test
2年前 广东
5
还是推荐大家看《大侦探经济学》,瞧瞧因果推断多么令人信服。个案研究终究只是个案,说服力因人而异。
山药蛋子
2年前 北京
3
确实啊,目前在上大学的学生,有点像是高中的延续。绩点变得那么重要。那么早被迫步步为营。试错的空间变窄。我看到大学班级群里面,发了母校近照也感觉很陌生,星巴克和各种商家的店招在图书馆边那么抢眼。想象如果今日去上大学,农村出身就变得更难受了吧。
三水寿
2年前 上海
3
雅君老师对“知识改变命运”的认知以及对普罗大众的情怀,这方面的观点深深打动了我。人类文明只是艰难的在地球上挣扎着,希望是永恒的灯塔。
Jescrin
2年前 江苏
3
接触过教育社会学后,看到雅君老师的这本书名里的“金榜题名之后”,一下就和程猛老师“读书的料”一样,所凝炼出的这个概念用词,非常生动且直击内心的吸引到我这样一位作为书本目标大学生群体的注意力,一直在想买书单的list里~
一个蓝
1年前 山东
3
1:16:56 如果一部分人势必是要失败的,那么这部分人如何过自己的人生
lisover1234
2年前 四川
2
最近才开始接触播客,然后就发现了这个宝藏专栏,我听了几期后发了一条微博“最近找到一个比较喜欢的播客栏目,听了好几期,感觉还是需要不断学习接触新事物,同时代的他们是如此精彩,自己的一些不如意显得如此渺小不值一提 ”。现在我已经把快马轻刀栏目全部听完了,有点舍不得听完,收获太多了,突然就自洽了。而金榜题名之后的书也是我前段时间接触的,前面有一期播主提到过作者,当时还在想茫茫中有一些关联,很庆幸在互联网中遇到你们,感谢你们让我更加了解自己更加了解这个社会。
蝈蝈在叫
1年前 美国
2
感觉雅君写的是The Privileged Poor和Hidden Curriculum结合体,但又那么贴近中国现实!我们真的很需要这么一本书给学生解谜,努力阻止在无意识中再生产自己的命运,我觉得这是比学术意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
六百七十三
1年前 广东
2
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心理学 如果这样大家反而认为是自己的问题 是自己正念不够强 所以现在社会学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六百七十三
1年前 广东
1
1:17:39 社会机制让一部分人变成了失败者 但失败者被制造后应该如何过上自我接纳的生活
HD623345k
1年前 上海
1
01:02:21 坦白说,如今毕业了现代社会对我来说仍旧是一个巨大的复杂迷宫,工作和生活里的种种我都很难理解,也无从适应。
胖头李Panton
1年前 广东
1
45:19 “读书改变命运”这种定性的话现在肯定没有那么适用了,现状感觉可以比喻为读书和学习就是你学习开车的技术,而学历和文凭更等同于驾照,而你是大专,二本,普一和 985 211 甚至藤校毕业,只是作为不同价格和规模的车型,而你开宾利和五菱宏光,不仅仅取决你自己的努力,你的家庭,背景,出身和机遇都在影响着你到底开哪辆车,能开多少车;有的人哪怕没有刻意学习开车,家里也有多台豪车 ta 可以随便开,随便玩,有些人拿到 A1 驾照,也是在高速公路上颠沛和奔波;但对于我们的父辈来说,或许他们一辈子都在凭借自己双脚,或者拥有一台自行车开,或者偶然搭上时代的电车见识到那他们曾经窥探不到的那一隅光明,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拥有更好的驾驶技能和一个全能的驾照,是他们能给予自己孩子赶上时代电车的全部可能了…
八水
10个月前 广东
1
说实话,听这期播客不如直接去看书。听完这期博客包括最新一期专门讲本书的播客,反而对这本书期待值很低。但是看书看到四分之一的时候就很激动了,写得太好了!逻辑严谨,角度明确,具有普适性
胖头李Panton
1年前 广东
1
1:15:29 最近一直在听付老师的博客内容,一个外行会一直觉得文科类的学科都会偏向内来滋养我们的内心的学科(我会觉得理工科更会是向外创造价值的学科),而社会学和心理学会在让自己自洽这件事上提供内在的一些启发和外在的观察,只看心理学可能会过于求责于己,只看社会学可能会过于归咎于外
碳基生物nn
1年前 广东
1
我算是一个“迷失者”,大四了才知道有这本书,我比较好奇的一点是,虽然我是家里的第一代大学生,但是我弟弟就不是了,我该怎样让他别成为一个“习惯性学习”的人呢?我没有目标感,但是我该用什么方法、提供什么东西、告诉我家人什么消息等等,也就是我还如何做才可以努力让我弟弟对生活有目标感呢?我不知道,真诚求教😭😭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