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曾经写道,一个人的品格取决于他与世界的联系。

“品格”关乎我们珍视和想被承认的个人特质,我们也正因此而被他人所需要。但今天,“谁需要我?”却成了一个受到巨大挑战的问题。冷漠的现代资本主义对人们的努力无动于衷,每个员工都被设计成可以随时被替代的样子,在一次次企业再造中被利用后弃之如敝屣,这明显而残酷地削弱了人之为人的价值感。

被集体裁员的IBM 程序员、被全自动设备侵蚀手艺的面包师、为挑战自我尝试转行却又铩羽而归的酒吧女店长……新的职业故事把弹性的经验和静态的个人伦理相分离,让员工止步于简单又肤浅的劳动,不再深入理解并投入工作。复杂的分工和高科技使专有技术不再属于任何职业,而只存在于支配人的程序之中。

讲究个人品格、相信工作的意义、不断提高技艺并成为不可替代的行家已经是上一代的传说。今天,在这个让我们漂浮不定的资本主义制度中,我们该如何找回自己对工作的掌控权?

本周与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来自美国社会学家理查德·桑内特的《没有面目的人:新资本主义之下工作的个人后果The Corrosion of Character: The Personal Consequences of Work in the New Capitalism》。

【时间轴】

07:59 拥抱变化、不设边界的弹性工作制度,如何让我们失去了稳定的社会关系?如何让我们不再有能力叙述自己的生活和经验?

22:39 那些充满神秘色彩的、看似无所不能的“魔法”,如何导致了心灵的麻木,专业知识的一知半解,以及个体价值的沦丧?

30:39 为什么越是真正懂得如何做生意的人,越是无法在如今的职场得到重视,甚至根本无法幸存下来?

42:50 当我们身处一个绝大多数人都注定成为“失败者”的结构之中,重新建构一套共享的叙事到底意味着什么?

【本期节目相关资料】

王程韡、杨坤韵,2019,《进取与迷失:程序员实习生的职业生活》,《社会》第3期。

年薪百万买不来快乐,更买不来欲望 | 盲人摸象EP02

如何克服焦虑?裸辞、酒精和爱情,可能都不行 | 盲人摸象EP08

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 Flesh and Stone: The Body and the City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公共人的衰落 The Fall of Public Man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北极熊_SwB0
1年前 美国
24
从最开始听到付老师裸辞的播客,也是自己感受到自己职业生涯非常痛苦的时期。作为一个同龄人,感谢付老师的节目,让没有勇气和心力与同龄人社交的我,听到了同龄人的故事。裸辞之后的我常常能从付老师的节目中感受到人文关怀,有的时候个体出现的问题更是群体问题的显现,让焦虑抑郁的我更容易接纳自己的现状。经历了轨道到旷野,走出了抑郁,最终可能又要回到轨道,甚至现在有点着急回到轨道,不同的,多了一份觉察,我不是一个人,不完全是我的问题,当然可以选择像阿德勒一样否定过去带来的影响,积极拥抱自己的目的,可以选择像弗兰克尔一样在任何情况下为自己对于境况的反应负责,但是也可以选择了累了就躺一会,掉坑里了就待一会,等自己准备好了,再像强人阿德勒或者弗兰克尔一样积极的面对生活。读书有什么意义?拿回对自己人生的诠释权。
千庭
1年前 上海
13
这期真的很棒!感谢付老师的分享!特别是最后重建叙事这个点听完很感动!这也和我这几年做国外引进的社会题材书的一个认识相吻合。很多人都说你们讲了问题但没有提出解决之道,但是把问题叙述出来,形成我们对时代和自身真实处境的一个认识,在这个过程中人就会慢慢找回主体性,从主体性就会产生行动,这也是有“用”的。从政治学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潜势力,在恰当的时候它会形成改变的力量,但它形成的基础是一种共同的、真实的认识,而不是自上而下的宏观叙事的灌输。从个体来说,每个人的境况不同,如何走出自我心灵PUA,走出主流灌输的“自我责任”的话术,都有不同的处理办法,但首先知道“不是我自己的错”这点带来的解放感就是巨大的。在这种真实叙事中打破碎片化和原子化,重新连接,重新找回共同体行动的力量,大概就会带来阿伦特所说的“开端”,整体性的改变。也希望更多听众和读者朋友可以读一读这本《没有面目的人》,一定会有属于每个人个体的与众不同的阅读体验!
海边的小豆子
1年前 广东
12
54:03 我也愈发觉得所谓的职业生涯设计,很大程度上都只是刻舟求剑式的一厢情愿和后知之明。IBM的高管尚且无法预料到大型机像个人电脑的转变潮流,又如何能指望这些最普通的工程师有这样的觉悟? 在企业的实际操作中,职业生涯设计很多时候更多只是对员工的画饼和引导(毕竟大部分的高管自己也并不清楚行业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
蓝娘凉
1年前 上海
8
51:52 说得太好了!因为整个社会机制的看似不可撼动,个人只能把问题都归结到自己身上。比如为了应对35岁危机,我需要在35岁前攒够一辈子花的钱。
若手社畜
1年前 广东
7
稳定的同事关系这里太有感慨了,去年我弟弟结婚,我们回老家,父母请的好朋友全都是认识了三十年以上的,大部分是同事和同事的家属,甚至有接生我的阿姨,我妈妈关系最好的同事的女儿也是我的好朋友。我现在是没有这种同事关系的
-月从今夜白
1年前 广东
6
38:05 “进取自我的游戏往往以自我迷失为结尾”
张大喵
1年前 江苏
5
转给了几个朋友,但说真的,即便大家面临的困境是出于相似的原因,但因为具体情况不同,依然很难形成某种“共同叙事”
越向书
1年前 美国
4
译者大约是德文文学的爱好者吧(Der Mann ohne Eigenschaften《没有个性的人》)
快乐的草履虫
1年前 湖北
4
16:52 这不就是我们经常被要求的,总结sop嘛 hh
海边的小豆子
1年前 福建
4
34:26 在一个组织中,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说明自己的工作是如何帮助公司获得了成功,这就使得每个人工作更多的沦为一种表演
越向书
1年前 美国
3
还有人记得第一个故事里的工会吗?为什么第四个故事里,既绝对属于社会精英,又实属白领“无产阶级”的IBM前员工选择花一年时间在咖啡馆里“话疗”?(然后结论是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而在另一个世界里,在红线密布的话语丛林里,由已经被原子化的个体“重新构建一套共享的叙事”是否可能?如果可能,借由这种共享叙事结成的新共同体又意欲何为?
欧姆
1年前 北京
3
55:56 在重建叙事的过程中重新掌握主体性
HD613174x
1年前 湖北
3
38:01 因为社会保障接近于零,不干活就得饿死。
黎哈
1年前 四川
2
屎上雕花的事儿就别去探究意义了😝
HD613174x
1年前 湖北
2
项飙仁波切就像是社会学领域的心理医生,只把消失的附近归咎于个体的固步自封,而不敢提及,真正迫使公民原子化的原因,是为了方便社会管理的统治阶级。
SherryWei
1年前 山东
2
18:23 18:19 架构越调整,业务越萎缩。哈哈哈哈!经典了!往往就是主营业务不行,才病急乱投医,瞎调整
z_fB6L
11个月前 浙江
1
37:38 笑死,为了做调查假装上班
秋日蔚蓝
7个月前 广东
1
31:24 天,作为一个咨询公司的所谓专家,也确实不知道咨询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我用旧的咨询框架现在客户不卖账了。也在走向所谓中年垃圾时间了。非常非常焦虑,目前公司43岁以上老师,有家庭有家庭孩子已经上大学,房子都是在房产升值前的高价房子,已经拿到了上了岸的职级,由于理解老板的思路,专门负责对上汇报。作为一个小透明,每轮出问题要裁员都很害怕,觉得入职年限短的自己是一个领小礼包的最佳人选,没有交够20年养老金,每天战战又兢兢,哎…痛苦
澡堂歌手
1年前 广东
1
新春快乐,最后一个工作日的车里听完了快马老师的这条内容~ 明年再叙
心妍卷炮仗
1年前 江苏
1
这集真是及时雨!毕业论文选题有关教师职业认同和专业发展困境,无头苍蝇一样开始怀疑自己的题目了,听完这集又有点方向了。感谢付老师的分享!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