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67分钟
播放:
8,646
发布:
4年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的话】


我们生活在城市里。南方北方,都市小镇,国内国外,生命日常经验在城市里反复上演:劳作、创造、享乐、揾食、爱恨。



罗大佑早年在歌里唱,“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 被裹挟在现代城市化的浪潮里,迁徙和离乡,不知所措和疏离无着的情绪,很多人现在才慢慢体会到。



我们三个人都居住过一些城市,也告别过一些。湿润的广州、让人爱恨交织的北京、静谧的北欧小镇、自由之城阿姆斯特丹、“杂种”香港……很自然地,我们聊起了这些城市,以及我们有关城市的记忆和情感。



一个最该被谈论却又少有提及的问题:城市是为了什么?为谁而造?城市是谁的城市?



是“人”,真实、脆弱、有情、有生命力的人。如果我们不能真正地理解这一点,那么有关城市的一切想象就无从谈起,城市亦不过是砖瓦和楼墙。



这是「城市与人」系列的第一期。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可以关注公众号:不合时宜 TheWeirdo 进行打赏




【主播】


若含(微博@Ruohan_zzz) 


孟常(微博@孟常)   


王磬(微博@声几又石) 




【本期剧透】


3:00 为什么要来聊城市,城市代表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5:20 我们这代人和城市的关系是很特殊的


6:45 我们三个不同的城市居住体验


9:30 若含在广州居住的体验,以及参与 NGO 的经历


17:00 Qing在欧洲莱顿和北京居住的经历


25:36 孟常在丹麦奥胡斯和阿姆斯特丹的居住体验—城市就像一个森林公园,把城市建在自然里面


34:52 聊一聊我们对北京城市的共同记忆


37:04 虽然在北京的生活越来越久,对城市也有了掌控感,但仍然很多时候觉得自己不属于这里


38:23 2017 年冬天关于北京很深刻的一次记忆


44:14 说起北漂,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概念,一种意象


45:32 城市是为了谁而建的?


47:16 北京城市建设的历史沿革——《城记》王军


49:09 如今胡同还是不断在消失,梁思成曾经对于北京的想象


56:14 我们对于附近消失的理解,如何在巨型城市中,重建自己的生活半径



【相关资料】


《城记》王军


《城市》罗伯特·帕克




【本期音乐】


片头曲:I Can't stop loving you - Ray Charles


片尾曲:There'll never be Good-Bye - Minako Obata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插画设计】@社插研习室


【后期制作】韩韩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玫瑰色土土
4年前
26
46:05关于北京我总能想起《看不见的城市》:“阿纳斯塔西亚,诡谲的城市,拥有时而恶毒时而善良的力量:你若是每天八个小时切割玛瑙、石华和绿玉髓,你的辛苦就会为欲望塑造出形态,而你的欲望也会为你的劳动塑造出形态;你以为自己在享受整个阿纳斯塔西亚,其实你只不过是她的奴隶。”
One与万物
4年前
17
2010年北上天津上大学,2014年南下广州读研究生,2016年来到帝都工作。辗转几个城市,还是最喜欢广州,怀念当年晚上去喝糖水、吃河粉、喝早茶的日子。北京4年,真的是没有生活气息可言。以至于我偶尔回到广州,或者去成都,哪怕是去上海,我都会感慨它们的居民楼附近有着各种有意思的小店,甚是羡慕。
任谁
4年前
9
这期节目让我想到以前听了两三年的一个谈城市规划的播客《陈腐粉碎机》。播主谦哥是个建筑师,内容水平很高,我一个外行听得津津有味,可惜停更一年了。
幸福人生
4年前
7
01:05:26"很多很多人,在无数次的不同的时间当中,慢慢地慢慢地失去了在这里的斗志,或者是失去了留在这里的能力,所以就离开了这座城市,够不上这个地方对他们的标准。但那个标准是什么呢? 我们谁也不知道,也许有可能每个人都会成为不符合标准的那一环吧。" 听到这里有些伤感,我们一生都极尽可能的达到那个我们都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的标准,奋力的在自己心仪的城市打拼,可最终却还是可能会被遗留在边缘直至消失。 不过仔细想想,怎么过都是过,想那么繁重倒不如多在楼下走走,趁着还没被撵着走,多吸收吸收心仪城市的味道吧,怎样都不虚此行,好好想着过日子就成
Narcissus野鬼
4年前
7
56:32我都会打开高德地图,搜索想要去的地方,比如,市场,就会出去很多市场,然后我会走路去,不是骑车。走路的时候我的视线是我会注意的。我会把这个视线注意放到我的设计里。而骑车的时候我的视线会拉远。远的话就不是社区、身边、附近了
Heinrich
4年前
7
好想去欧洲独自旅行,希望还有机会
我不跑调
4年前
6
27:56 “你不需要去公园 因为这座城市就是一座森林公园” 这也太棒了吧!
我不跑调
4年前
5
46:23 “包括那些不合时宜的人”
Narcissus野鬼
4年前
5
47:01王军的《城记》后来又写了本《采访本上的城市》。每年都会看一篇的两本书。告诉自己作为一个景观设计师应该怎么去规划、去设计。
我不跑调
4年前
5
57:51 “重建你的生活半径”,这个理念太好了。
Babaco
4年前
4
27:45 听到这里想起在丹麦住时。当时在Bornholm岛上,从哥本哈根做20分钟的飞机到达。每天都骑车经历好多自然。旁边就是海。也很深度地感受了自然与人的关系。还有Aarhus真得蛮大城市啦😬
木叶下
4年前
4
57:31主动了解周围的生活场景,从了解人开始,这些努力可能让生活体验完全不一样。以前高中时周末,总会到学校旁的书店蹭漫画看,蹭多了跟老板熟悉起来,也会偶尔聊会天,感觉是一种比单纯的交易关系更丰富的体验。
nonomom
4年前
4
41:39说得有点想哭,人在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的人
龄_Rbky
4年前
4
25:40 曾经在Aarhus住过半年 是人生中很奇妙的体验 城市宁静的氛围与北欧人的内敛会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剥离开大城市的灯红酒绿 学习如何与自己相处 很怀念那样的生活 去那个宜家置办过生活用品 很亲切 每次去不同朋友的宿舍相聚也是很珍贵的回忆 每次从学校骑车回宿舍经过一片片树林 周末去海边森林散步看麋鹿 在downtown石板路上闲逛 还可以看到远处的Aros美术馆 真的很舒适而美好 在那里 好像人与城市和自然终于得以和谐共处
不躲
4年前
3
先有自然才有城市
灯灯灯灯
4年前
3
我也去过奥胡斯,downtown在海边,吹着海风吃着披萨,图书馆也在海边,海风真的特别大。怀念啊。
刘不泠
4年前
3
31:13“喝的微醺骑自行车回家,可能还会在路上摔一下… ”太美好了…
ZENBI粤语播客小房间
4年前
2
50:23 不要争了,广州最好
刘不泠
4年前
2
七月份已经来北京整整一年了,去年刚来的时候租了一个很小的房间,本以为自己的条件算很差了,可是旁边却是一间放了上下铺的小暗间,住着中年姐弟俩,我每天经过,每天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不易,还担心上边查隔断自己哪天突然就没了住的地方……后来有段时间觉得太过孤独,朋友就讲说你看看你那栋楼住着多少像你一样的人… 虽然是这样但还是很难过,北京带给我的流浪感太强了,似乎没有任何归属感…今年换房子了,租房被骗半个月连搬了两次家,现在住在一个环境好很多的房子,好像觉得生活一下好起来了,但这个城市还是一样的,那些看不见的如暗间一般存在的人和事还在这个城市继续打拼继续发生着… 我想正真的强大是不管在哪里都有重建生活半径的勇气吧,而“重建生活半径”这样的形容真的好让我有安全感和力量!
IrisNiu
4年前
2
57:46 最近开始在北京独立租房,越来越感知到了这个城市的恍惚,以前觉得北京很包容,可当我真正租房以后、我和这个城市的距离很远很远,远的就好比一个人在这里消失并不会引起一丝波澜。在学校的时候,觉得自己存在于这个城市。租房以后,我只是一个独立的、不具有存在意义的个体。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