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的话】

2010年前后待在北京的时候,我认识了 Lisa 和 Zafka,还有ta俩身后的青年志社群。

彼时的青年志是很多青年文化社群的节点,聚集了很多不安分的年轻人,ta们办沙龙、做公益、间隔年,试图更好地理解自身和世界。奥运年前后的北京仿佛是某种希望的起点,人们迫切地希望拥抱全球化和互联网,与此同时也有风险与危机在涌动。

2008年,Zafka和Lisa在家里的客厅创办了青年志,ta们是伴侣,也是创业伙伴。十二年过去了,时代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青年志还在持续地观察和研究青年文化,同时也帮助全球商业品牌理解中国年轻人。令我好奇的是,这些年来ta们眼中的时代是怎样的?Zafka 还是那个愤怒的青年吗?在青年的主体性已经模糊、无数力量在争夺定义「何为青年」的当代生活里,谁是青年?在焦虑压倒了一切情绪的2020,还能做青年吗?整整十年后,令人感受复杂的2020年末,我再次拜访青公馆,找 Zafka 和 Lisa 聊了聊。

我们聊到了青年的生命实践、匮乏感和恐惧感、人的反思和成长、阶级焦虑、后现代文化、亚文化、商业向善、消费主义、日常反抗、后浪和内卷、资本和系统,这是一次长达三小时的漫长对话,也把问题抛给了所有人:在理性完胜荷尔蒙的时代,你还相信个体的生命可能吗?

【主播】

孟常(微博@孟常)   

【嘉宾】

Lisa,青年志联合创始人,青年文化研究者(微博@青年志 Youthology)

Zafka,青年志联合创始人,声音艺术家和实验音乐人

【本期剧透】

03:00 结识青年志缘于Zafka一次有关青年的TED演讲,青年志是什么

04:21 2008年是历史性的一年,希望和迷茫交织,青年志也诞生于这一年

06:00 很多年轻人是伴随着生活方式的变化和消费的选择打开了视野

09:10 不能简单说奥运之后的时代往上还是往下走了,时代的变化是复杂的

12:40 当年的青年刚刚开始意识到自由和生命的无限可能,Gap Year 探索和各类沙龙社群开始兴起

13:50 2013年前后房价高企,分化开始出现

20:00 青年志试图帮助商业品牌理解中国青年,但这两年开始反思,消费是否成为了青年人唯一的叙事和表达方式

25:19 这段Zafka说得非常精彩,25:00-35:00全程高能。你仍然相信个体的生命可能吗?

30:00 免于匮乏和恐惧感,相信自己是富足的,才能出现有创造力的生命叙事。理性完胜了荷尔蒙。

33:00 个体价值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要一次次去寻找,中年会危机,青年也危机,反思能力最重要

35:00 这十年来,青年志的那些年轻人都去哪了?“勇敢者”变少了吗?

37:50 对艺术、学术和流行文化界缺乏想象力感到失望

40:00 有些年轻朋友其实更早地探寻到了生命意义和价值

43:00 退出当代生活是一种选择吗?能身在这个系统游戏里同时又找到自己的秩序吗

50:00 摸鱼哲学和日常反抗

54:00 纯然的身体状态和生命直觉是珍贵的,理性叙事反而是复杂的

59:00 没有什么所谓的亚文化了,边缘文化反抗主流文化的二元叙事被无数个多元文化群体去中心化了

65:00 这十年来,商业品牌如何理解并影响了中国的青年?

75:00 消费在某种维度上是有”合法性“的,问题在于”度“

79:00 商业向善和美好企业计划,对资本和消费不能为了批判而批判

81:00 Zafka近年对性别意识的反思

85:00 Lisa和Zafka二十年的亲密关系实践

【延展阅读】

《独异性社会》

【本期音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

This is The Morning Show - Carter Bruwell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Brook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不合时宜》,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o 

微信公号:不合时宜TheWeirdo

不合时宜听友群:加入方式详见微博置顶帖

欢迎打赏:https://afdian.net/@TheWeirdo

主播...
若含
孟常
王磬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ichi
4年前
13
我这个留美人类学学生最近在gap year期间变成了喜欢在地下club里跳舞的疯批亚逼并且开始学习成为一个VJ。自己这半年来每个月状态都不一样,而且越来越不喜欢那种正经的严肃的正确的生活方式,过去身处其中我只感到越来越强的被欺骗感和不真实感。现在我更喜欢把自己置于有一定程度的未知中,喜欢那些身体的本源的关于生命力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单凭理性和概念绝对无法描述、是需要感知力和一定时间去慢慢体验的。这段时间在新认识的各种人身上我看到了好多好多可能性,感到迷茫但我很珍惜这种迷茫,因为我知道它正促使着我保持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没有想得很清楚,但是我现在意识到的是创造一些东西对我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另外好想做关于clubbing的田野调查,想研究在club的那种感官和身体的体验在当代生活到底意味着什么和可以意味什么。实在是太喜欢这期播客啦,话题还有很多细小的点正是我在体验和思考的。
Rio炑星迹
4年前
14
萨特《存在与虚无》探讨的也是对事实说“不”的可能性。萨特始终相信人无法被剥夺的终极自由就是说“不”。很多时候,人们总是选择“不去做选择”。
江猪子
4年前
14
这一期是常听常新
Rivulet钰
4年前
15
33:50 31:34 去除恐惧和匮乏感!焦虑渗透进了所有的焦虑中。匮乏,年轻人在社会化的过程有恐惧,但是他本身的了解少就会有一个build自己的空间,身份的认同和自我的认同,一点点建设自己的成就感。喵喵喵的!!! 你还没有开始探索就已经告诉了你三种结果(这不是我爸爸吗?!!我靠!我还一直深受其害,总是如果事情的选择不符合他的期待,在还没有开始之前,他就开始告诉我各种可能的结果,试图点醒这个不知道自己分量的人)(过多的规矩意味着更少的发展空间)你可以在理性上被全面击败,但是你相不相信自己年轻的身体,你的直觉,你还相不相信作为一个年轻的躯体,在所有的理性的一切都告诉你,你必定失败时,你仍然相信自己生命的根源仍然在自己身上。
欧姆
4年前
18
45:38反抗消耗生命元气,但妥协接纳外部叙事更舒服更安全。大厂里的人一边反思一边知道自己出不去了。想到在《中国剩女》纪录片里面也展示了两种选择的张力,女律师辛苦反抗最终出国逃离这个环境做了自己,和女大学老师向现实妥协也感到了安稳的幸福。
我不跑调
4年前
19
13:33 给了我们开放性,但是没能为我们兜底;似乎能走得更远,但没能提醒我们面前是残酷的现实
Silently-XJ
4年前
21
46:20一边站在系统里面反思自己一边知道自己出不来了
cynal
4年前
26
10:49 感觉在2020年回过头聊08年,有种奇怪的隐喻感。
Rivulet钰
4年前
29
53:51 不要把自己设计成这个世界的改变者,不要把自己看得特别重要,但是你的立场很重要。你不用宽泛和概念化的方式谈论你的生活,用一个个小的实际行动将切入某些点,探讨问题和解决,做到自己,保持自己用自己反抗别人就够了。保持自我完整,主动性!!!保持自己的动物性,纯然的身体和本能,生命叙事。情绪,情感,身体的状态。
SnowInCali
4年前
29
49:42 一个生活体验:少去judge,生活会快乐很多。有的人的judge只是投射了自己内心的阴暗面,那种“看着曾经条件比自己好的人,现在做了一个看似跟平庸的选择”的窃喜罢了,然而这种窃喜恰恰好反映出了一个人的评价标准可以有多单一(其实也是一种无知地表现)。(本人亲身经历:gap期间被曾经以为的好朋友judge并暗暗嘲讽,后来对方又来找我诉苦,已经冷处理几乎绝交💅)
苕面窝窝
4年前
29
推荐给了好多朋友,谢谢不合时宜做了这期节目!我最近时常觉得遵从自己的内心活着就是一种protest,在尝试与自己和解,希望能与这种不适一直共存下去
雨荷HKSG
4年前
33
能追问自己这些问题的青年,已经是好样的了,至于答案,那是在行路的过程中,慢慢呈现和塑造的
欧姆
4年前
38
48:52“不要假装你没有自由,你只是害怕”
文姬牧笛
4年前
46
最后男嘉宾和女嘉宾在亲密关系里的体验有着性别差异的看法,比如,男嘉宾在亲密关系里,意识到放下自己强大的自我,而女嘉宾则在亲密关系里慢慢地建立自我。很有意思。在理性的时代,我们在很年轻的时候就能获取很多资讯,这些写着现成答案的资讯,或许会让我们少了很多疑惑,或者不再相信某种可能性。我们知道地太多,以为不用读更多的书籍,不用尝试体验生活,去探索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答案,从来不从道听途说得来的,它需要我们用个体的经验和行动去体会。体会后,确认/坚定我们相信什么。
孟常
4年前
48
01:38 为片头的口水吞咽声道歉。我是凌晨三点补录的,在外面忙了一天、说了很多话,补录时极度疲惫。
EMMA_MA
4年前
49
34:29这一期特别想要推荐给某一个20岁的小伙伴,20岁就觉得自己的人生,一定是会走向那条所谓主流的道路, 压力很大,很不喜欢,可是也要走, 希望他可以听到这一次的这个声音。可以让自己轻松一点。
不知周
4年前
53
36:23 你还相信年轻的生命吗,还有去tmd 这种精神吗,还能在club蹦一整夜吗,还有抛却恐惧感的创造力吗。这一连串的质问让人好想哭。
我不跑调
4年前
61
39:14 “在不确定的年代,唯一可以确定的其实不是那些房子,而是你自己:你内心的温度,你事业的高度,你对幸福和喜悦的最简单感知。所以还是回到个体层面。我是非常期待今天不管时代怎么变,你30、40也好,你还是了一可以和有趣的人聊天,分享你的荷尔蒙。”
我不跑调
4年前
92
19:11 是的。留学回来以后会被报以期待(你应该是出去镀金的),但能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才是最大的宝藏。
YutongShe
4年前
149
28:11“正是因为你作为一个个体是新鲜的、年轻的,你可能看不到社会的全局,但是你要相信你的个体所具有的价值,所以你要具有一种对自我的想象力,我是非常相信这种想象力,这种去喵喵喵,就是这是你最后的壁垒。 但确实在过去的十几年的时间里,因为社交媒体和现实的残酷,这种消费主义,这种现实的残酷,这种信息的充斥,让你一方面看到了更复杂多元的现实社会,但一方面又把过去的社会化过程里面,其实原来的社会上是缓慢的某种意义上,你是在在学校接受到有限的信息,进工作一点点接受信息,所以你有一个空间去探索。但实际上过去12年,极大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化的广度和年龄的前置度,使得许多个体都没有进行想象和缓冲的情况下,就在一个理性的逻辑里面接受了很多的限制。什么都可以看得到,生活方式不需要经历你都可以看得到,各种人生的可能性不需要经历和探索你都看得到,而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用理性的原则去计算的,惨烈的教训就在你身边,不需要是你的朋友,因为有人写非虚构故事告诉你。这种社会化的过程里面,个体反而相比于以前少了容身之处,少了跟随年龄成长去建构个体想象力和生命生长空间的可能性。”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