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原来在战略和执行中间99%的卡点,是因为差了合上这一环。欢迎你!毕不了业53期的听众👏
本期是宏宏羊伊产生争论差点“吵”起来的一期,也是宏宏从讨论者到被引领者甚至感觉有“顿悟时刻”的一期。
羊伊提出“人生本质其实是一场关于效率的竞争”后,我们分别从实战派、体验派展开分析,甚至进阶到更加血腥残酷的商业世界,最后不得不承认,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任何个体/组织/企业想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都要想方设法投入到这场“效率的竞争”中。
本期播客聊到了在战略和执行中间应该如何去迭代,并以现代视角拆解了从古至今被奉为万能成事心法的“阳明心学”:知行合一不是简简单单的“知”“行”两件事,而是知、行、合、一四件事。容易被99%的人所忽视的,就是其中的“合”,在心上学,在事上炼,由此迭代,合于惟一。
我们在本期节目中讨论的效率并不一定等于快,而是一个在充分竞争环境下从战略到执行到调整的动态过程。所有战略都一定要去做根据推演,在推演过程中调整战略,它是一个整体,这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才是我们在节目中认为的“真正高效”。追求高效并不代表着成为”机器”,反而是知行合一的 “人”的那一面被激发了。
当发现掌握知行合一的实操,我的生活也不再被卡住。
🎙️主播小红书:@懒羊羊伊 @宏宏跑步去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 bibuliaoye123
00:01:40 本期要从伊姐突然在毕业生群里的一句话聊起“人生的本质是一种效率的竞争”
00:05:36 高效率本身是一种对大脑的奖赏,不断的得到多巴胺奖励
00:10:45 换工作的最本质原因竟然真是因为国企化使得效率变低
00:21:48 个体的生命在于体验,但体验派也需要加入效率的竞争
00:32:49 战略和执行都是企业效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00:50:01 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01:03:05 两位主播面红耳赤地辩论
01:06:31 追求高效并不代表着成为”机器”,反而是”人”的那一面被激发了
本期是宏宏羊伊产生争论差点“吵”起来的一期,也是宏宏从讨论者到被引领者甚至感觉有“顿悟时刻”的一期。
羊伊提出“人生本质其实是一场关于效率的竞争”后,我们分别从实战派、体验派展开分析,甚至进阶到更加血腥残酷的商业世界,最后不得不承认,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任何个体/组织/企业想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都要想方设法投入到这场“效率的竞争”中。
本期播客聊到了在战略和执行中间应该如何去迭代,并以现代视角拆解了从古至今被奉为万能成事心法的“阳明心学”:知行合一不是简简单单的“知”“行”两件事,而是知、行、合、一四件事。容易被99%的人所忽视的,就是其中的“合”,在心上学,在事上炼,由此迭代,合于惟一。
我们在本期节目中讨论的效率并不一定等于快,而是一个在充分竞争环境下从战略到执行到调整的动态过程。所有战略都一定要去做根据推演,在推演过程中调整战略,它是一个整体,这个不断迭代的过程才是我们在节目中认为的“真正高效”。追求高效并不代表着成为”机器”,反而是知行合一的 “人”的那一面被激发了。
当发现掌握知行合一的实操,我的生活也不再被卡住。
🎙️主播小红书:@懒羊羊伊 @宏宏跑步去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 bibuliaoye123
00:01:40 本期要从伊姐突然在毕业生群里的一句话聊起“人生的本质是一种效率的竞争”
00:05:36 高效率本身是一种对大脑的奖赏,不断的得到多巴胺奖励
00:10:45 换工作的最本质原因竟然真是因为国企化使得效率变低
00:21:48 个体的生命在于体验,但体验派也需要加入效率的竞争
00:32:49 战略和执行都是企业效率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00:50:01 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含义
01:03:05 两位主播面红耳赤地辩论
01:06:31 追求高效并不代表着成为”机器”,反而是”人”的那一面被激发了
主播...

宏宏跑步去

羊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橙汁v
3周前
浙江
8
1:05:22 可以不可以理解伊姐是在说找对标,人有千面,互联网赛道也很多,但是想要发展,可以先找准自己赛道的对标,甚至与自己性格相似的赛道,把理念提取出来,然后做交叉验证
lulu-小鹿
3周前
北京
8
听到之后还是感触挺深的,哈哈,忍不住交流一下。工作十年来,我的领导同事都是北大团队的,羊伊的高效迭代论的道和术几乎充斥着我全部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可谓是非常似曾相识了,难道说北大的精英们最终都会不约而同的总结出人生方法论?哈哈。但经过了这么多年的观察,以及被迭代论拥趸者领导的鞭笞,我发现实践这个方法论最大的差别还是在微操上,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果断放弃,包括怎么找benchmark,以及历史很短的创新技术如何确定对标的benchmark是正确的,等等非常多的细节微操,我觉得是靠天份的,确实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有的人有更敏锐的嗅觉和悟性,我觉得这是宏宏所说的个体天赋差异。屠龙刀是好刀,但耍起来是不是人人都顺手,那就未必了。
荓翳_rain
3周前
甘肃
7
21:43 其实我觉得生命的体验和两位播主归根结底都是一个指向--价值理性。伊提出来的“生命在于效率”不是零和思维工作,而是价值理性对于自我认同感的实现。体验和创造看起来截然相反的两件事但是底层逻辑都是一样的。我们反对的是工具理性,那种大概率价值观带来的让个人的独特性和主体性丧失的情况
HD397565k
3周前
北京
5
刚才跑步听完这期,后半段,理解宏宏说的人性的部分,但是非常认同伊姐说的对标思维,对标已经拿到结果的人的动作,就是非常有效率的方法,因为这代表了战略和战术的有效,在对标临摹的过程中,用结果来验证自己的动作,然后精进,最终形成自己专属的sop,这一整套下来就完成了迭代的闭环。这其实是很灵活的一套流程,绝不是盲目模仿,其实是存在宏宏说的个人差异的空间的

站在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3周前
广东
5
我想补充的是,找到对标确实是通向成功的框架,但成功需要的嗅觉和悟性确实是没法复制但可以培养的。这种时候又需要结合体验了,只有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尝试更多接触更多,才能有更多观察的切入的点。没有足够的输入量是没办法转化的,而这个输入不仅仅是阅读量和尖端信息的掌握量,还需要阅历和眼界,后者就是需要多看多观察在这个过程中积累出悟性和灵性的。这是我大概的观点,也想请问一下微信群有什么门槛要求吗?

眼睛不再
3周前
云南
3
1:06:42 羊伊说得是可以复制别人成功的方法论更大概率接近成功 宏宏是说 成功还强调人这个因素 有些成功就是即便方法论一模一样 执行的一模一样 可是只有那个人才能成功
荓翳_rain
3周前
甘肃
3
31:44 效率我觉得是舍弃没必要的磨洋工和弯路,机会成本降低,不断提高边际效益(继续叠加,本人只是看了一点皮毛的书按照自己理解表达,欢迎斧正)
佩枪朱丽叶_whbp
3周前
浙江
2
16:07 16:06 听到这里的感受是可能人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环境

小羊奇遇记
3周前
广东
2
精彩其实就在后半段两位观点的争论,前面的探讨都可以理解是“引入”。而且宏宏确实特别会提问。这一段关于效率、战略、执行的讨论其实羊伊个人可能有很深刻的理解,但是并没有清晰表达出来,举的例子也完全不在点子上,听上去仅仅是结果归因,。但是有了宏宏的精准提问,才有了后面更深入的讨论

Mumumu_
3周前
重庆
2
19:39 国企与国企也不一样,卷文化早就已经渗透了……也不是个个都这么悠闲
G_Synergy
2周前
捷克
1
41:13 31:35 没错,效率不等于快。首先目标准确,实现目标的路径尽量准确,最后才是执行力的快。百年老店只品牌故事和活得久,不是说做一个店要一百年,做好一个店要一百年。如果战略和实现路径是有偏差,效率快也不错,长痛不如短痛

嘟3嘟
3周前
北京
1
非常理解两位各自的视角,之前我和朋友在播客里也讨论过“效率人生”这个话题,我个人的想法可能更站在宏宏这个角度,如果注重的是体验,其实就没有效率可言。所有好的体验感受都是在好奇心和真诚了解沟通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一场精心策划的旅行并不一定能带来更多的好的体验,而是在于是否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了更多探索,而这个“更多”也不在于体验事件的数量上~所以我觉得个人其实应该花充足的时间寻找自己想要过的人生,在自己的赛道上为自己设定目标🎯而独一份的人生没有比较可言,也并不应该存在“效率”二字😝期待讨论~
小鸿鸿
3周前
上海
1
我觉得不一定是效率,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事物都有它自己的节奏和频率

Yixian
3周前
北京
1
11:14 目的不同,一个是为了效率,一个是为了合规不出错😂

斤伒
3周前
内蒙古
1
嘿,喜欢这样的对谈,哪怕是亲密的关系也可以对峙

一枚特立独行的石榴
3周前
上海
1
又蹲到新一期了!这感觉好像要去跟喜欢的男生约会,刚好他也喜欢你🙈

Echpo
3周前
广东
1
在通勤路上听完了这期播客,前几天在听友群里看到伊姐说的“人生的本质是一种效率的竞争”这句“暴论”。
今天,我跟上级1 to 1的时候,她也提到类似的管线:你要把自己站在执行的层面去思考,为什么我需要你做这件事?我想达到是什么?你能从最终的结果中总结出什么方法论?等等一连串的问题把我打得晕头转向。最终她说:我希望你用一个较长的时间把事情嚼碎,最终提升你的效率。
如果我带着这样的觉知,我想不仅仅是在工作中,很多事情都能变得透明、本质化。这期节目值得反复听,下次会有更多的感悟和收获
biubiu嘻嘻
2周前
上海
0
听不下去了 为啥人生一定有效率 东亚人还不够卷吗🤣

Dekyiiiiii
2周前
西藏
0
1:07:17
紫衣Cynthia
2周前
上海
0
最后的讨论很像S人和N人的视角差异,S人觉得可以从多次实践中总结出方法论,N人觉得很多现象级的人事物是由天赋灵性等等无法统一而论的元素决定的,没有谁对谁错 只是视角不同
20190906
3周前
广东
0
我也做自媒体,完全认同伊姐的说法,找对标就是提升效率的一种手段。但也理解宏宏因为真正实操过的人会发现没有那么容易通过一比一复刻拿到结果
H2o_nxIZ
3周前
云南
0
妈呀,好真实,这样的辩论的能更鲜明看到不容观点
HD227506y
3周前
四川
0
哈哈原来是校友swufer

四下皆寒
3周前
山东
0
37:51 不吃火锅就吃烤匠
HD67033t
3周前
四川
0
很喜欢羊伊的观点和态度,但也需要宏宏的不断提问才可以引出这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