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5分钟
播放:
6,912
发布:
1个月前
主播...
简介...
自媒体都会趁着父亲节铺天盖地宣传父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自我感动式大讨论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父亲。但这里所谈的“父亲”真的必须挂钩于特定性别吗?女性有没有可能在日益多元化的家庭形态下突破性别框架,让孩子拥有健康的“第三方”功能?这就是今天这期节目试图探讨的。
主播︳严艺家
一个从上海到伦敦吃了15年精神分析饭的人,UCL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情绪养育》、《1016成长信箱》作者,《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主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PsyD在读中,全网150万粉丝的心理博主。
听友群vx:yijiapsyche (请注明“小宇宙播客听友”)
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公众号/视频号/B站:严艺家
购买我写的《情绪养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E4MjMwNQ==&mid=2650086063&idx=1&sn=e3ca6cca74cc237b0b31311705012aac&chksm=8633d46037451ba75d6c040240601b3e74d7e437719d79abdb3800db5e34d02192a67bd7c29d&mpshare=1&scene=1&srcid=0613bnWFsLjNgkbNiIxtnkZZ&sharer_shareinfo=441263af4792693ba463cd4d9b4c2eca&sharer_shareinfo_first=441263af4792693ba463cd4d9b4c2eca&exportkey=n_ChQIAhIQ6EpNMXSk6sf3vKMstRGJChLsAQIE97dBBAEAAAAAACJtBggkGco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mKuYv%2FrP2Q8Ac%2BMyNGAfmO2obFoEB500wkkkb%2Bs2iyP7kgcoJOF7agcwTsytHz1Q83ZSZb6ljquydYVAEQAWk%2FD6073K%2FVxqayN4bXOY3Qqgsr0t5Xk9bJml048Qo0QWfVCArms7Emuuu0nt4c57yWYbZZKvE%2F3hSm8XrVbcrelA7ovvD1e8tsj%2FmLZo4Un0gDvuQFHjnVKBS7v5b6DABm8hRaMOXYqo0g%2FKEkgwJAF9PxIlHgUCwLcXIK2Zop0iorcgrFDt&acctmode=0&pass_ticket=Rx%2FVUm6%2FdPoeqTIoUlYeYZlGCuIHsiSL%2BSs%2FcT%2B2rkZ3nfp4LCBy8DKHzYSphjno&wx_header=0#rd
购买我原创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系列漫画《1016成长信箱》: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E4MjMwNQ==&mid=2650085641&idx=1&sn=609b881b5c2066944c1ac1d4fdb31ae0&chksm=86ad5c7a44e0be753e89d21b2cd9c48b8e9d898bd945bcf3edc19c363ea1fa82cd8257172722&mpshare=1&scene=1&srcid=0616IE5yFPxlbf2dp0AjYU49&sharer_shareinfo=c6e0e179b8aa0af432c8c9d64115a132&sharer_shareinfo_first=c6e0e179b8aa0af432c8c9d64115a132&exportkey=n_ChQIAhIQ9stgKopZji6fuFq%2BRZJH2BL1AQIE97dBBAEAAAAAAIH8KAQEeCg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pD7RiDp1OSmTfuB0wL1P7FqgbeF48wwarmVIGGNFoIa5TshIrxyU5cQaWrNuCtEd5pIZw2dcKIAYCn6%2FG6gairMTkGXr0ue3YLo4DHS43%2Fc%2BuYWWG8tOG7BR94zPqbos%2F%2BmkBvzhFyAxhtetZHehKUHXqt9keiMOOa3Y0hUzPYDB3HXix8Ta9fNHxghTZstVDrTcEPGnR4bMXmamgbTjayuu9EJJ6qwvd%2FUGAzUz%2BWGGDoRBo0qa835Mu68Yccq3PHC1hB2Ek1ZnJZVbRbkL&acctmode=0&pass_ticket=pPEqzfTt79zPOVBWoP3i633O3qKK4S90qK9753Z8WKa1%2BaCDJR1PGp3sxQ9A8R79&wx_header=0#rd
主播︳严艺家
一个从上海到伦敦吃了15年精神分析饭的人,UCL精神分析发展心理学硕士,《情绪养育》、《1016成长信箱》作者,《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主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博士PsyD在读中,全网150万粉丝的心理博主。
听友群vx:yijiapsyche (请注明“小宇宙播客听友”)
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公众号/视频号/B站:严艺家
购买我写的《情绪养育》: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E4MjMwNQ==&mid=2650086063&idx=1&sn=e3ca6cca74cc237b0b31311705012aac&chksm=8633d46037451ba75d6c040240601b3e74d7e437719d79abdb3800db5e34d02192a67bd7c29d&mpshare=1&scene=1&srcid=0613bnWFsLjNgkbNiIxtnkZZ&sharer_shareinfo=441263af4792693ba463cd4d9b4c2eca&sharer_shareinfo_first=441263af4792693ba463cd4d9b4c2eca&exportkey=n_ChQIAhIQ6EpNMXSk6sf3vKMstRGJChLsAQIE97dBBAEAAAAAACJtBggkGco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mKuYv%2FrP2Q8Ac%2BMyNGAfmO2obFoEB500wkkkb%2Bs2iyP7kgcoJOF7agcwTsytHz1Q83ZSZb6ljquydYVAEQAWk%2FD6073K%2FVxqayN4bXOY3Qqgsr0t5Xk9bJml048Qo0QWfVCArms7Emuuu0nt4c57yWYbZZKvE%2F3hSm8XrVbcrelA7ovvD1e8tsj%2FmLZo4Un0gDvuQFHjnVKBS7v5b6DABm8hRaMOXYqo0g%2FKEkgwJAF9PxIlHgUCwLcXIK2Zop0iorcgrFDt&acctmode=0&pass_ticket=Rx%2FVUm6%2FdPoeqTIoUlYeYZlGCuIHsiSL%2BSs%2FcT%2B2rkZ3nfp4LCBy8DKHzYSphjno&wx_header=0#rd
购买我原创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系列漫画《1016成长信箱》: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4MDE4MjMwNQ==&mid=2650085641&idx=1&sn=609b881b5c2066944c1ac1d4fdb31ae0&chksm=86ad5c7a44e0be753e89d21b2cd9c48b8e9d898bd945bcf3edc19c363ea1fa82cd8257172722&mpshare=1&scene=1&srcid=0616IE5yFPxlbf2dp0AjYU49&sharer_shareinfo=c6e0e179b8aa0af432c8c9d64115a132&sharer_shareinfo_first=c6e0e179b8aa0af432c8c9d64115a132&exportkey=n_ChQIAhIQ9stgKopZji6fuFq%2BRZJH2BL1AQIE97dBBAEAAAAAAIH8KAQEeCgAAAAOpnltbLcz9gKNyK89dVj0pD7RiDp1OSmTfuB0wL1P7FqgbeF48wwarmVIGGNFoIa5TshIrxyU5cQaWrNuCtEd5pIZw2dcKIAYCn6%2FG6gairMTkGXr0ue3YLo4DHS43%2Fc%2BuYWWG8tOG7BR94zPqbos%2F%2BmkBvzhFyAxhtetZHehKUHXqt9keiMOOa3Y0hUzPYDB3HXix8Ta9fNHxghTZstVDrTcEPGnR4bMXmamgbTjayuu9EJJ6qwvd%2FUGAzUz%2BWGGDoRBo0qa835Mu68Yccq3PHC1hB2Ek1ZnJZVbRbkL&acctmode=0&pass_ticket=pPEqzfTt79zPOVBWoP3i633O3qKK4S90qK9753Z8WKa1%2BaCDJR1PGp3sxQ9A8R79&wx_header=0#r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小桃von莉莉丝
1个月前
山东
32
单亲妈妈看到题目就赶紧来听了!离婚后,我和另外单亲妈妈(我妹)小家结成小团体,每逢周末就一起带俩娃,就形成了一个新型小家庭。我姐妹俩性格和而不同,也对俩个孩子形成了严老师所说的“不同的人类样本的作用”。有句话说“养育一个孩子需要一个村庄”,养育经验告诉我确实一个母亲和一个孩子成为一个封闭的系统会产生各种问题。btw,我姐妹俩也弄了自己的播客节目,两个单亲妈妈和俩小女孩组成的小家庭的一些和养育以及女性主义方面的随想,欢迎来收听!

爱听歌剧的猫
1个月前
海南
31
"父亲代表的是一种功能,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说得太好了。我一直都有一个温柔的爸爸,但是他在我的早年是完全缺席的,永远在"忙事业",我的母亲一个人承担了母职。这种情形下,即使我父亲没有任何"有毒男性气概"、即使我一直是一个"父母双全"的孩子,我的早年成长中他却没有完全扮演这个角色,这也进一步证明了是否有一个"爸爸"并非关键。

HD591240z
1个月前
四川
19
非常认同且感谢播主这一期节目的出现~🌈妈妈群,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没有父亲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怎么跟孩子解释
虽然大家心里清楚,或者在原生家庭亲身感受过父亲的可有可无,但毕竟占主流的还是一男一女的家庭模式,其她的家庭模式究竟前路如何,大家心里都没底,这一期节目的出现给了大家一些信心
异性恋的家庭,如果养育出的孩子特立独行,大家不会归咎于孩子成长于一男一女的环境,但,只要非一男一女的家庭,孩子但凡做出不符合主流的举动,都会被人指摘——都是因为孩子没有父亲,所以才会如何如何
很荒谬,非常荒谬,希望这样的节目更多一些,让更多人多了解少偏见
男性如何学习性别平等
1个月前
四川
16
「新近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另一种解释思路:性别身份在这里并不是关键,关键的其实是养育者的数量。换句话说,关键不是多了一个“男”人,而是多了一个人,两个人就是比一个人好。
为了证明这点,研究者开始以同 xl 家庭为研究对象,他们发现女同 xl 家庭的孩子和异性恋家庭的孩子,其相似之处远多于差异。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父亲”,只要有两名共同参与养育的家长,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苏七年《如果父亲们不理解这件事情,可能真的没人想生孩子》
胡来的左手_sJYz
1个月前
黑龙江
6
愿意承担育儿责任跟孩子亲近的父亲一直都是少数,但是小时候不闻不问,孩子成年后突然出来公公爸爸的“爹”满地都是。
5911_SOp8
1个月前
江苏
6
云南丽江泸沽湖那里的摩梭族走婚制可以佐证这观点 他们孩子照料养育是由妈妈和舅舅担当的 孩子父亲在成长中属于缺位的 ~~
让爱随风娟子
1个月前
云南
5
我选无恋无性无育!离另一个性别远点,我还能活的久点!0到18岁已经受够另外一个性别群体的欺和辱。

独扶妈妈虎莉
1个月前
山西
5
04:43 “何以为父,如果只是挂钩与特定的性别,你拥有一个特定的器官你才可以被归类为父亲的话,那这样的讨论实在太过狭隘了。”
听到这里我心里有些感动,我是独扶妈妈,女儿刚学说话那会,有段时间一直喊爸爸,最开始我有点手足无措,但实在不想孩子的呼喊落空,所以后面她每一次喊爸爸时,我都拍着自己的胸脯对她说“爸爸在这”,当时我如果问她“爸爸呢”,她也会指着我说“爸爸在这”。
过了那个阶段她偶尔还会喊爸爸,她现在两岁八个月,前几天有一个上午她又喊了几次爸爸,我说喊我名字,她说你不是爸爸吗,我说是是是,然后她喊爸爸我就赶紧应~
她两岁五个月开始我就经常对她说,我喜欢她喊我的名字,所以她经常在妈妈和我的名字之间切换~最近就有趣了,在看到我叫了几次小区管家后,她还会故意喊我管家,有时也喊我阿姨,然后说逗我呢~
linna_Vmxc
1个月前
上海
3
说到底够不够man确实不因为那个生理器官,在于精神和人格。
辣椒坛子
1个月前
湖南
2
非常谢谢艺家老师!我也是一位两岁孩子的单亲养育母亲,我的确在很多时候会觉得亏欠了孩子,也会经常反思和纠结,我也会想,我可以做一个“雌雄同体”人,但很多时候真的有一种需要松绑的感受,尤其是我跟孩子僵住的时候,通常是阿姨充当了这个第三方,我也的确有在思考这个第三方的重要性,但我没有想到这个第三方可以是如此宽广的角色范围,一瞬间我释怀了很多!
Jasmine_dkR7
1个月前
上海
2
正在考虑单身生育 虽然身边像我一样的人还没有那么多 但是对一个生理性别为男的父亲的失望确实太多了 谢谢艺家给了一些 不走寻常路也能行的希望
Autumn秋秋秋
1个月前
云南
1
01:28 开头就要赞了,那些文章确实不知道是给谁看的,能起什么实际作用
HD631460e
1个月前
天津
1
非常赞同,身边可信任也可以爱孩子的男性十个左右,有亲有友,也恰恰是这些人,给了我底气离婚,说出来也很可悲,这些人对孩子都比前夫对孩子强。当然,孩子和自己爹也没断联,聊胜于无吧。
Yeats_gTP1
1个月前
四川
1
沙发沙发,需要什么的父亲已经说烂了,但为啥这些父亲就不做呢,大量的科普文实在无力,但是独扶妈妈是不是就做不好父亲的人职能呢?这是急需被赋能的
星夜雪松
1个月前
北京
1
父性功能,不挂钩于任何一种性别或器官,更多的是一种第三方third的角色和功能,甚至可以不是一个人,而是母亲的事业或爱好,目的让紧密共生的母子或母女关系,有一个分隔,也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差异的存在。很有启发的视角,感谢分享❤️

FFFi___
1个月前
河北
1
致刚刚过去的父亲节~
作为一个单身养育小孩的女性,我的观点是,负责任的人不论男女,都可以很好的支持孩子有安全感的、有自信的长大。相反,责任没有到位,即使是父亲,也可以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一个人对于孩子的重要程度,与性别和称呼都没什么关系。切实的付出越多,你自然对孩子就越重要,这个『付出』包含时间的付出,也包含金钱和物质的付出,就是说,要给孩子来点儿实在的,别天天净整一些虚头巴脑的自我感动。
同时我认为,也不用教育孩子“他是你爸爸/她是你妈妈,你应该如何如何。。”重要的人自然会重要,不重要的人反而别让孩子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比较好。

独扶妈妈虎莉
1个月前
山西
1
08:12 07:34 父亲代表的是一种功能,而不是一个具体的人
此前我时不时总会怀疑自己的应对方式,听到这里被狠狠安慰到了,感谢艺家
liyanfei
1个月前
河北
1
开启新思路

Aabbd
1个月前
北京
1
好棒啊!推荐给所有妈妈们听,特别是单身妈妈们或者为了孩子勉强留在一段婚姻关系中的妈妈们。
无关人士在这里
1个月前
福建
1
艺家的温柔好有力量

Anita_Choi
1个月前
广东
1
你好艺家,我最近有点困惑,就是我家10岁的男孩子马上下学期就要开始住宿学校的生活了,他从小都是走读的,有晚睡觉前我们在聊天,他哭着说担心他出去住宿之后,和他以前一起学习了四年的班上的好朋友会很快把他忘掉了,他说出了两个担心,第一个担心是担心他们很快就记不住他了。第二个担心是害怕他们因为他的转校而不开心很长一段时间。说到这两个担心他就很伤心地哭,我觉得他的担心都是从考虑别人的感受来想的,也不知道他有这种想法正不正常,我也安慰了他,你能给予我一点建议吗?怎样去帮助他更好地度过转学这个过渡期呢

XingXingYYDS
1个月前
湖北
0
12:17 是这样的
HD959180z
1个月前
云南
0
真棒!

庫里不肖夫
1个月前
德国
0
偶然看到小红书的一个帖子,帖主说经常叫女儿咪咪,女儿好像自我认同出了问题,有点担心,想听听艺家的看法。27 我想养只猫发布了一篇小红书笔记,快来看吧! 😆 w8gMhd8giLJy6cW 😆 http://xhslink.com/a/uDxF4ZK6XAifb,复制本条信息,打开【小红书】App查看精彩内容!

hululululu
1个月前
浙江
0
这就是我想听到的内容!太棒了!

HD591240z
1个月前
四川
0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12117347ebeede7e3885f5

Wen张闻
1个月前
美国
0
联想到大众浪漫文化“the one”定义下的伴侣关系是不是也是个陷阱,就像有了ta其他都可以放弃,但其实有“第三者”-多元支持点的关系才更健康

Cheyenneayo
1个月前
浙江
0
07:39 感觉回归到母系社会的养育方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