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157分钟
播放:
1.27万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竞争起来,我才最开心。」
本期我们同时拍摄了播客视频,将稍晚在 bilibili B站发布。
今天的嘉宾,是一位去年底被一级市场争抢的明星创业者,乐享科技创始人郭人杰。他 15 岁进入西安交大少年班,专业是能源与动力工程,后在伦敦政经学院获得金融硕士学位。
图注:郭人杰和乐享的小型舵机机器人,这是乐享今年将上市的产品之一,目标场景是让极客们做开发。2025 年 1 月,乐享团队将十几台原型机背到美国,用于和美国具身智能公司 K-Scale 联合举办黑客松。
2021 年加入追觅后,郭人杰在不到 4 年的时间里,从营销负责人做到了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
去年 11 月,郭人杰离职,到 12 月底,他就拿到了来自 IDG 、经纬、真格、Monolith 和绿洲等机构的天使轮投资。其实那时,他只是想好了一个大的创业方向:要做面向消费市场的智能机器人。
在没有产品和数据的极早期阶段,投资的逻辑是看人。郭人杰有非常强烈的个人特质。
* 他极致接受高频试错和快速迭代,不到 4 年里,他和团队把追觅自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从 1 亿人民币做到了 60 亿。
* 他像创业那样去上班,倾尽全力、能上能下,4 年里,他两次被降级,又重新得重用。
这期节目的前半部分,我们聊了郭人杰在宝洁和追觅的职业生涯——一个“卷王”,能在不到 6 年的职场经历中如何学得更多、成长更快。
后半段,我们聊了郭人杰这次创立乐享的思考,郭人杰的理念是“赚钱养梦想”,他并不会声称,自己要做最前沿的探索,而是希望找到出于 0-1 之间的 “0.5 的机会”,它既不是那种大公司会一齐涌入的强共识,也是一个长周期里都不会有商业结果的方向。
图注:乐享科技将推出的机器人之二,用于家庭场景的“瓦力”,计划今年秋天上市。
乐享即将上市的机器人产品也体现了这种思考:比如其中一款,是给家庭市场做的户外陪伴机器人,它还原了 瓦力 的形象,非常可爱,这期封面,就是这款机器人。郭人杰在描述需求时,主要讲了信息交互和陪伴,并没有提到让机器人干活,这确实是目前技术还很难达到的状态。
在攻克具身大脑和寻求底层系统的突破之外,乐享是另一种智能机器人的创业路径。
本期嘉宾:
郭人杰,乐享科技创始人 & CEO
时间线跳转:
-去宝洁,为了了解实业
02:17 少年班经历→伦敦政经金融经济学→2021年加入追觅,参与自有品牌0-60亿增长→2023年11月离职创立乐享科技。
04:01 加入宝洁时,如何为创业做准备
10:05 宝洁为何长寿:SOP/数据库/组织架构)、"敢为天下后"
-追觅 4 年:从营销负责人到中国区总裁
16:06 俞浩(追觅创始人)面试时讲:高频试错+快速迭代;敢用年轻人
21:06 破格用人,"高激励+高淘汰",让大专主播月入 5 万
23:21 2021 年首战 618 成功,押对了抖音电商红利
32:08 结果备货没跟上,第一次被降级
34:47 重被任用后:先做洗地机,再快速做扫地机,功能全包围+差异化(烘干)+便宜15%,以B站长内容引爆扫地机品类
37:16 开始全渠道布局:不依赖抖音单一红利,拓展天猫/京东/社区团购
41:39 2022 年中国区销售额达 30 亿,但亏损,再次降级
51:21 新“军令状”:3 个月扭亏,高价 & 高端化转型
-创立乐享科技
55:50 离开追觅:生病、管理千人团队超出能力边界、想要新挑战
01:10:58 乐享科技不追求技术颠覆,寻找"0到1之间的0.5机会"
01:18:08 选择创业方向的 3 个标准:
避开纯技术探索和红海市场;
全球市场可行性,海外营销+国内研发;
与AIGC结合,延长创新周期,避免功能被快速复制
01:24:00 早期探索:从“机器人玩具”切入 → 发现“可定义动作”是核心价值
01:42:01 首款产品定位调整,与 K-Scale 合作开发平台机器人(售价$1000):满足学生/极客的 Sim2Real 需求
痛点:高校买不起更贵的机器人,不敢做高风险实验,年轻极客更买不起
产品逻辑:舵机方案实现基础运动(行走/跌倒爬起),开放硬件+软件平台供二次开发。
02:16:01 未来核心愿景“家庭移动终端”:解决拟人化交互(情感连接)+ 全场景移动(室内外地形适应)
拟人化:替代冰冷硬件(如用“哪吒声音讲古诗”比平板更有温度);
移动性:突破扫地机地形限制(如履带结构适应台阶/户外)。
02:18:43 第二款产品:履带式瓦力机器人(预计 2025 年 9-10 月上市):迪士尼IP授权,一比一电影还原设计
创业策略与行业竞争
01:53:57 “赚钱养梦想”:短期,教具产品保现金流,长期,家庭终端产品探索。
02:00:00 拉来科沃斯前 CTO,招募 AI 背景年轻人:创新+经验组合
02:04:00 与 K-Scale 的分工:互补短板 → “他把我们硬件工程师的照片挂墙上致敬”。
02:13:40 完全没有竞品的赛道可能没活力:“我创业第一天就渴望竞争”
02:21:54 多产品并行逻辑:“发挥快速迭代基因,广泛洞察→收敛需求→快速验证”。
02:25:03 中国硬件公司三代演进:代工仿制→性价比出海→定义新品类和标准
02:28:43 拓竹启示:3D打印机从极客工具到家庭设备的跨越 ,“重新定义品类是硬件公司的最高追求”。
相关链接:
《晚点独家丨追觅前中国区执行总裁郭人杰创业做机器人,接近完成首轮融资,估值约 5 亿元》
晚点聊 112:与千寻科技高阳聊具身:一个像机器人的人,怎么做像人的机器人
晚点聊 86:We,Robot-2,清华叉院/星海图许华哲看“Optimus”的门道
晚点聊 65:信仰充值的威力,与逐际谌华聊 GTC 和人形机器人新进展
晚点聊 40:与梅卡邵天兰聊通用机器人,AI 的下一个浪潮?
《梅卡曼德邵天兰:“通用机器人” 的吹牛竞赛与现实路径丨具身智能对话#9》
剪辑制作:Nick
本期主播:小红书 @曼祺_火柴Q,即刻 @曼祺_火柴Q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阿互
2个月前 北京
37
个人勤奋是美德,以卷为企业文化是恶行。在互联网公司以卷为荣的时期,我刚开始工作,我知道大家最终会变得多么低效和离心离德,这种管理方式极度短视甚至愚蠢。
HedgeSage
2个月前 浙江
35
就是那个三倍薪资挖人然后裁掉,领导嫌员工加班太少,业内口碑最烂的追觅?
木易木可
2个月前 上海
24
48:43 刚搜一了一下这个品牌,无论是这个品牌的用户还是员工都在骂,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不过从嘉宾这里找到了部分答案,立个 flag,这篇采访不久就会被公关下架,这属于内部高管自爆家丑
龙_7DrN
2个月前 海南
18
在这种创业者下面做事最累,下面全是牛马。 追觅科技近日有管理层质疑,深圳办公地点在岗同事的工作饱和度严重不足,其表示"很多深圳同事早上9点之后才到公司,晚上不到20点就下班了”,并质疑道“深圳同事效率真的高到能在更短时间内完成工作?”。 该人士进一步表示“行业内的普遍标准是,员工创造的价值要达到公司雇佣成本的15倍以上,大家不妨自我审视一下,自己是否达到了这个标准?” 并在结尾处呼吁公司全面梳理团队情况,及时评估成员工作负荷与成果质量,坚决清退划水员工。
Archyta
2个月前 广东
16
晚点的价值观已经被这个人污染了
HD74470z
2个月前 江苏
12
感觉追觅前期快速试错、快速迭代的策略是可以的,现在各个业务都做,真有那么多资源?而且现在品牌是打响了,但是名声已经挺差了,还能继续快速增长么?
曼祺_MatchQ
2个月前 北京
10
*本次语速略快,大家可在平时语速上稍降一些 一个非 AI 或 Robotics 技术背景创始人,能不能做具身机器人?郭人杰的思路是:找到 0 到 1 之间的“0.5 机会”,它既不是那种大公司会一齐涌入的强共识,也不是一个长周期里都无法有商业结果的方向。 这之前,郭人杰在不到 4 年里从营销负责人做到追觅中国区执行总裁,在很快变成红海市场的洗地机、扫地机领域高频试错、快速迭代。 他惊人的热情、精力(和语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郭人杰去年11月离职,12 月就拿到了 IDG、经纬、真格、Monolith、绿洲的天使轮投资;乐享本周又刚宣布获得锦秋领头的天使+轮。 0.5 的机会是郭人杰想要的竞争度,卷王说:“竞争起来,我才最开心”。 0.5 的机会真能被清楚定位吗?今年上市的两款产品会给乐享更多反馈——正好做个小测试:你愿意花多少钱买 Shownotes 里的“瓦力”呢?
进击的阿Ling
2个月前 广东
7
这不撞到枪口上了吗?正好追觅这两天众叛亲离,人见人嫌。来听听这个前高管的表述
Colonnello
2个月前 上海
7
今天追觅出事了,那个微信截图和采访的这个人言论契合了😅,剥削价值都亮出来了,什么都是第一,抄+挖人后的断指计划也和他们企业文化完全同步
光速不变
2个月前 辽宁
7
我只能说, 祝晚点的各位员工, 别像追觅的员工一样, 活活累死。
曼祺_MatchQ
2个月前 江苏
7
感谢大家的留言,这期没有深度讨论“卷”(背后本质是高度结果导向)本身的价值取向问题。其实讨论更好。 因为职场环境关系到很多人,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创新能力、消费力(消费要钱,也要时间),关系到整体商业氛围和经济循环。 人杰是线下很有感染力的人,他的叙述很连贯,绵绵不绝,这次我没有太多跳出来。这是我在这期访谈上做得不够的地方,没有挖掘嘉宾的更多想法和面向。 如部分留言所说,人杰自己的逻辑是先说好规则,不拿到结果会走人,高激励、高淘汰。他在节目中也提到了,如果没有高激励,组织就不应该用高度结果导向的高淘汰和强竞争。 最后想说,除了人身攻击和不实信息,大家可以多讨论,发出更多思考。
风狂的理性肉派
2个月前 上海
6
这恶臭公司相关的上b站不得喷成渣😄
hustww
2个月前 湖北
5
单听这期播客,是可以接受这种逻辑自洽的狂的,而且说实话,现在不管管理者在现实中是否crazy &push,公众平台都表现的love&peace,也稍显无趣
寂候佳音
2个月前 江西
3
断指计划呢?
猫狸猫狸轰
2个月前 江苏
3
许久没听过的十年前的创业者的精神状态。无论怎样,我觉得收到了启发。年轻人代表一个社会的未来,卷一卷没什么不好
靓宇Jingyu
2个月前 上海
3
哇🎊沙发!!最爱晚点聊
Blanco_e7nW
2个月前 上海
3
听下来两个感觉 一个被年轻的心态折服的挫败 一个是被逻辑清晰的口才折服。其实是捧俞浩
若不系之舟
2个月前 上海
2
在讲乐享之前,语速都很快。在讲乐享之后 ,语速就降了。说明现在这个阶段,嘉宾真的在思考,甚至讲每一句话的时候都在边想边说。但之前的事情说太多遍,语速就快了,讲的时候已经不需要过大脑了。
John李_13GG
2个月前 广东
2
做业绩是快功夫,管理是慢功夫。业绩爆发,只要抓住红利、足够卷,就一定能上去。但是,管理体系和文化的建立,就一定得慢慢来。嘉宾靠着聪明才智、勤奋年少得志,但要再上台阶,可能得沉下来、甚至慢下来。历史上快速爆发的明星多不胜数,但多半都是流星,比如华为李一男,但要成为持续发光的恒星,可能需要多点沉淀、多积累智慧。
雨荷HKSG
2个月前 中国香港
2
01:47:00 😆笑死,嘉宾妈妈听到融资了,第一反应是会不会进去
健身又健脑
2个月前 广东
2
嘉宾讲的很实际,反映了中国很多科技企业的真实状态,可以赚钱,但是赚的很难,红利期很短,需要不停的换风口。适合不惜代价想挣点钱且没更好选择的人。
captainmiaoo
2个月前 上海
2
2:12:06 听到了这段,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有问题,过于结果导向,没啥意思,活不久。
波耶特
2个月前 上海
2
刚看完激流
慢拍意外
2个月前 上海
2
2小时/0.5倍速=4小时的常规内容 干货666
Simon_NDHc
2个月前 上海
1
非常坦诚的分享,很受用
新潮张玉彪Eric
2个月前 山东
1
加油兄弟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