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126分钟
播放:
1.13万
发布:
2个月前
简介...
「Business model is the best model.」
本期的嘉宾是 A 股上市公司,千里科技的董事长印奇。他今年 37 岁,已 AI 创业 14 年。在 2011 年,印奇和同为清华姚班的同学,杨沐、唐文斌一起创立旷视科技时,3 人都在 22 岁上下。
图注:旷视的三位创始人(从左至右):杨沐、印奇、唐文斌
上一轮 AI 热潮中,这群年轻人打造的旷视,后来和商汤、云从、依图并称为 AI 四小龙。四家公司曾累计融资 80 亿美元,不过至今无一家规模盈利。从 2020 年到 2024 年,旷视一度在科创板上市流程里等待了 3 年多。
去年年中,印奇得到一个新机会,入股力帆科技,担任董事长,继续做与硬件终端结合的 AI,第一阶段是做 AI+车,即智驾和智舱的完整方案。力帆科技在今年初改名千里科技,千里股东之一的吉利会成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从年少成名、高歌猛进,到被资本追捧,再到公司被美国制裁、两次上市遇阻、苦寻商业闭环未果——印奇完整经历了上一轮 AI 热潮的起落。
本期包含了今年 3 月中旬和 5 月初,我们与印奇的两次访谈:
* 其中 3 月这次访谈,我们集中聊了从旷视到千里的转变,印奇对过去 AI 创业的总结,和千里的新进展;
* 最后一部分则是 5 月的访谈,我们更多聊了 AI 大模型的创业机会,和正在快速涌现的 Agent 应用市场。
印奇仍在追求 AGI,但不再是以 22 岁时那种一往无前的方式。这是一个有关 AI 创业的非爽文故事。
本期嘉宾:
印奇,千里科技董事长
时间线跳转:
3月中旬的访谈
- 从旷视到千里
03:17 AI 是 lifelong 的方向,一直想走软硬结合的 AI
05:55 继续推动旷视上市、大模型创业、AI+车(千里),三个选项里为何最终选了千里?
08:34 更倾向 AI in physical,AGI 必须有物理支撑
13:16 智能机器人未到爆发时机
- 只有技术信仰是不够的
17:43 DeepSeek 破圈,不代表能形成商业闭环
18:41 搜狗、旷视、DeepSeek,前沿科技创新的“天才少年”组织模式
20:47 技术信仰 vs. 价值务实:所有不能闭环的辉煌都是暂时的
25:24 一代版本一代神,组织能否迭代决定未来
- 千里新战略
26:10 千里战略关键词:AI 加车,差异化,聚焦智驾
28:43 开放 + 国际化,与吉利的合作不是绑定,而是起点
30:25 供应链开放:寻找各环节最优产品,组成完整方案
35:21 深度绑定车企才能形成数据闭环和技术支点
40:40 对 VLA 的判断:具身更需要 VLA,车的动作(action)很有限
44:41 中国智驾要回归基本功,提升模型化比例
49:39 技术品味来自背景积累,但也不用神话技术背景
52:17 智驾合适的商业模式是 2B2C,消费者要为软件付费,软件才能持续迭代
- 卡在上市流程的 5 年
54:46 低谷的 5 年反而是成长最快的 5 年
58:29 价值务实 + 精细经营 + 战斗型组织
01:06:01 调整研发与销售投入比例的过程——客户导向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价值链压出的
01:08:16 管理没那么多新概念,因为人没变;世界是连续的,不存在真正的突变式创新
01:11:13 好的科研关键是定义好问题,创业也一样
01:14:15 在互联网领域,what 很重要;但在大部分其它行业,how(执行力)比 what(认知) 重要。
- 节奏比方向更重要,智驾已进入冲刺期
01:17:54 节奏比方向更重要,要判断冲刺时机
01:20:04 智驾冲刺信号已出现,赢下冲刺所需的 3 个体系
- 见世界、见众生,然后见自己
01:26:50 比以前更狠了?——更追求结果了
01:30:51 聪明人用笨办法,不奢求用小的力获得大成功
01:33:50 为何在少年时就找到 lifelong 的方向?
01:35:30 姚班的科研价值观
01:41:38 人类会选择虚拟世界吗?
01:45:34 艺术家徐冰,科技边界扩大,艺术边界缩小
01:47:57 当你对这个世界有认知,跟一群人做成了很多事,最后可能才能真正知道内心支点,见自己是最后的。
5月的访谈
01:48:31 AI 现在是一个大周期的决赛环节,各公司的积累
01:52:05 Super App,短期有爆发势能,长期上限高
01:54:42 第二阶段的 Super App 方向:Agent——四种分类(办公、内容创作、生活、情感陪伴)& 机会比较
相关链接:
《晚点对话印奇:AI 1.0 的教训是,所有不能闭环的辉煌都是暂时的》
《旷视印奇入主力帆始末:放下上市执念,赌汽车智能化》
剪辑制作:Nick
本期主播:小红书 @曼祺_火柴Q,即刻 @曼祺_火柴Q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本期的嘉宾是 A 股上市公司,千里科技的董事长印奇。他今年 37 岁,已 AI 创业 14 年。在 2011 年,印奇和同为清华姚班的同学,杨沐、唐文斌一起创立旷视科技时,3 人都在 22 岁上下。
图注:旷视的三位创始人(从左至右):杨沐、印奇、唐文斌
上一轮 AI 热潮中,这群年轻人打造的旷视,后来和商汤、云从、依图并称为 AI 四小龙。四家公司曾累计融资 80 亿美元,不过至今无一家规模盈利。从 2020 年到 2024 年,旷视一度在科创板上市流程里等待了 3 年多。
去年年中,印奇得到一个新机会,入股力帆科技,担任董事长,继续做与硬件终端结合的 AI,第一阶段是做 AI+车,即智驾和智舱的完整方案。力帆科技在今年初改名千里科技,千里股东之一的吉利会成为其重要的合作伙伴。
从年少成名、高歌猛进,到被资本追捧,再到公司被美国制裁、两次上市遇阻、苦寻商业闭环未果——印奇完整经历了上一轮 AI 热潮的起落。
本期包含了今年 3 月中旬和 5 月初,我们与印奇的两次访谈:
* 其中 3 月这次访谈,我们集中聊了从旷视到千里的转变,印奇对过去 AI 创业的总结,和千里的新进展;
* 最后一部分则是 5 月的访谈,我们更多聊了 AI 大模型的创业机会,和正在快速涌现的 Agent 应用市场。
印奇仍在追求 AGI,但不再是以 22 岁时那种一往无前的方式。这是一个有关 AI 创业的非爽文故事。
本期嘉宾:
印奇,千里科技董事长
时间线跳转:
3月中旬的访谈
- 从旷视到千里
03:17 AI 是 lifelong 的方向,一直想走软硬结合的 AI
05:55 继续推动旷视上市、大模型创业、AI+车(千里),三个选项里为何最终选了千里?
08:34 更倾向 AI in physical,AGI 必须有物理支撑
13:16 智能机器人未到爆发时机
- 只有技术信仰是不够的
17:43 DeepSeek 破圈,不代表能形成商业闭环
18:41 搜狗、旷视、DeepSeek,前沿科技创新的“天才少年”组织模式
20:47 技术信仰 vs. 价值务实:所有不能闭环的辉煌都是暂时的
25:24 一代版本一代神,组织能否迭代决定未来
- 千里新战略
26:10 千里战略关键词:AI 加车,差异化,聚焦智驾
28:43 开放 + 国际化,与吉利的合作不是绑定,而是起点
30:25 供应链开放:寻找各环节最优产品,组成完整方案
35:21 深度绑定车企才能形成数据闭环和技术支点
40:40 对 VLA 的判断:具身更需要 VLA,车的动作(action)很有限
44:41 中国智驾要回归基本功,提升模型化比例
49:39 技术品味来自背景积累,但也不用神话技术背景
52:17 智驾合适的商业模式是 2B2C,消费者要为软件付费,软件才能持续迭代
- 卡在上市流程的 5 年
54:46 低谷的 5 年反而是成长最快的 5 年
58:29 价值务实 + 精细经营 + 战斗型组织
01:06:01 调整研发与销售投入比例的过程——客户导向不是说出来的,而是价值链压出的
01:08:16 管理没那么多新概念,因为人没变;世界是连续的,不存在真正的突变式创新
01:11:13 好的科研关键是定义好问题,创业也一样
01:14:15 在互联网领域,what 很重要;但在大部分其它行业,how(执行力)比 what(认知) 重要。
- 节奏比方向更重要,智驾已进入冲刺期
01:17:54 节奏比方向更重要,要判断冲刺时机
01:20:04 智驾冲刺信号已出现,赢下冲刺所需的 3 个体系
- 见世界、见众生,然后见自己
01:26:50 比以前更狠了?——更追求结果了
01:30:51 聪明人用笨办法,不奢求用小的力获得大成功
01:33:50 为何在少年时就找到 lifelong 的方向?
01:35:30 姚班的科研价值观
01:41:38 人类会选择虚拟世界吗?
01:45:34 艺术家徐冰,科技边界扩大,艺术边界缩小
01:47:57 当你对这个世界有认知,跟一群人做成了很多事,最后可能才能真正知道内心支点,见自己是最后的。
5月的访谈
01:48:31 AI 现在是一个大周期的决赛环节,各公司的积累
01:52:05 Super App,短期有爆发势能,长期上限高
01:54:42 第二阶段的 Super App 方向:Agent——四种分类(办公、内容创作、生活、情感陪伴)& 机会比较
相关链接:
《晚点对话印奇:AI 1.0 的教训是,所有不能闭环的辉煌都是暂时的》
《旷视印奇入主力帆始末:放下上市执念,赌汽车智能化》
剪辑制作:Nick
本期主播:小红书 @曼祺_火柴Q,即刻 @曼祺_火柴Q
☆《晚点聊 LateTalk》建立「 播客听友群」啦!☆
欢迎关注科技、商业大公司动态和创业创新的小伙伴进群交流,第一时间收听新节目。
这里有更多互动,更多话题讨论。欢迎贡献选题 & 推荐嘉宾。
请先添加「晚点」小助手的微信号,备注:“晚点聊”,我们邀请您入群。
关注公众号《晚点 LatePost》和《晚点对话》,阅读更多商业、科技文章: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曼祺_MatchQ
2个月前
北京
10
上周印奇访谈的播客版发布了,文章链接见 shownotes。
之前在小红书刷到过一个吐槽,说上一批 AI 四小龙都是“老人创业”,不像 DeepSeek 那样给年轻人机会。其实印奇、杨沐、唐文斌创立旷视时,3 个人都是 22 岁上下。但已少有人记得那批 “少年天才”们曾经的意气风发。
这是上一批“天才少年们”创业实践的缩影,有乐观、激昂,也有低谷、挫折。一个 AI 的非爽文故事。

上官剑
2个月前
浙江
8
1:32:50 主播真优秀,很会提问,不刻意,丝滑。期期如此。
John李_13GG
2个月前
广东
7
嘉宾算得上「宝剑锋从磨砺出」 ,只有经历过大风大浪,才能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这么透彻的认识。极为认同嘉宾的一个观点,关于人、关于管理,没有那么多新东西,太阳下没有新鲜事,踏踏实实的做好管理执行比什么都重要。

frankshisbc
2个月前
广东
5
值得反复听,这才是真正的经历战场人的感受。
cha
2个月前
江苏
4
1:41:10 音轨有重叠
床前明月光我是遇致罡
2个月前
北京
3
晚点聊比十字路口,谈论的深入很多

元气气1
2个月前
北京
2
1:21:07 曾经的隔壁公司,天才少年变成成熟企业家

冬阳Sunshine
2个月前
北京
2
印奇真人感满满,真实真诚,能量本自具足

贪吃蝙蝠侠
2个月前
上海
2
“运气,往往是一个人的认知和选择的结果”这句话很有共鸣

年会送书的大爷
2个月前
上海
2
感谢旷视上市失败解放了他,要不然他永远被困在海淀西三旗家具厂里,他现在终于从高材生褪变成资本商人

万山轻舟过
2个月前
上海
2
有收获,感谢
TG米开酱奇罗
2个月前
北京
1
印奇现在真是思想很成熟的CEO啊 不经历风雨说不出这些。 曼祺厉害 总是可以让嘉宾分享更真实。

不明道
2个月前
四川
1
因技术而起,也被技术所束缚!也在重复犯着技术人员常犯的错误!也在挫折中逐渐成长!

ShawnWu_
2个月前
北京
1
“从年少成名、高歌猛进,到被资本追捧,再到公司被美国制裁、两次上市遇阻、苦寻商业闭环未果——印奇完整经历了上一轮 AI 热潮的起落。”,最近听到了很多新的AI公司的故事,但是最终都会回归到商业闭环上。在这个时代,变化速度会比过去更快,或许你半年前还在被捧,半年后就人问津。
卡梅利多
2个月前
北京
1
科技创业公司的创始人没有赚钱的嗅觉是这几年很多公司没跑出来的最大原因

冬阳Sunshine
2个月前
北京
1
印老板年轻的时候真帅啊
追光的少侠
2个月前
广东
0
诚恳、睿智,流畅、利落。有认知,无废话。

子春之酒
2个月前
江苏
0
1:03:53 不太理解要这么多人干嘛?AI产品都没有啊?

子春之酒
2个月前
江苏
0
1:58:04 不对吧,那OpenAI买windsurf干嘛,显然壳就是有价值啊
TG米开酱奇罗
2个月前
北京
0
1:16:55 好棒 不做金融 能挡住这个诱惑的聪明人很少
TG米开酱奇罗
2个月前
北京
0
1:30:27 对 没有压力真是练不出来
TG米开酱奇罗
2个月前
中国香港
0
2:06:10 整个ai行业都聊完了

耳已
2个月前
四川
0
1:40:53 好家伙,不知道的以为吵起来了(不是
HD109147z
2个月前
法国
0
听友群加不上哇,显示对方添加朋友过于频繁

Eric666666
2个月前
浙江
0
05:26 不要上A股

李叨叨
2个月前
北京
0
他犹豫了,其实旷视的整个发展周期中都是明星级的,所以其他他基本上没遇到什么困难

姥姥王
2个月前
上海
0
时代的一滴泪

天明了
2个月前
江苏
0
“Hope更大了,希望更多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