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杜甫(712年2月12日 ~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出生于河南巩县,原籍湖北襄阳。三吏,是指唐朝诗人杜甫的三首诗:《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吏作品体现了杜甫的思想核心——儒家的仁政思想,以及“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主播...
恶霸波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8:16 身为中原河南人士,总会在某些时刻莫名觉得,中原河南有流传下的祖祖辈辈经验的基因,因为华夏寻找平原,成为华夏文化源头之一,因为平原所以适合耕种,因为耕种粮食富余,所以政治根基稳固,因此历史沿革 数座多朝古都,辉煌历史的背后是 平原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是乱世中被各方势力驱逐的那只鹿,逐鹿中原逐的是权 财 势 位,同时也是千千万万的百姓,这也是为什么河南人总会节约粮食,家里老人总会说耕地很重要,人民百姓活下来很艰苦的,希望有旅游爱好者可以来河南,历史古迹和厚重的人文会带给你惊喜,非常推荐 郑州市中牟县的 《只有河南》剧场,一年中去了很多次,肯定不会失望的
疯狂大背头
2年前
上海
0
22:40 和现在的俄罗斯很像
芙颂
4个月前
陕西
0
09:31 啥时候进主题
不工作
6个月前
四川
0
27:28 群进不去了呜呜

柠风如月
10个月前
湖南
0
有群 我居然不知道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52:25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现在才能慢慢明白当年教科书里学的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年老体衰,居所只是茅草之屋,但仍旧心系天下百姓,想要广厦千万间,假如有一天实现了如此,那我冻死在破茅庐里也是心满意足的!
读至此处,只能感叹杜甫和这首千古绝唱了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49:36 不是咱们没有经历战争,而是上一代上上一代的仗帮我们这两三代的仗打完了,唱高调就是 因为有国家强大了,轻易没有外敌了,事实其实也是如此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48:43 赞同张小娘的观点 说得很好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9:24 东汉设立潼关,潼关地处黄河渡口,位居晋、陕、豫三省要冲,扼长安至洛阳驿道的要冲,是进出三秦之锁钥,所以成为汉末以来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6:59 我觉得也有杜大爷本身把自己客体化了,有可能也是在写自己也会哭的,跟白居易自己写江州司马青衫湿有些类似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5:54 杜甫真的是诗圣,组诗叙事诗,以诗证史,以诗慨叹!中国几千年来推崇杜大爷是有内外原因和道理的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1:47 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有河阳就有河阴,阴阳是古人根据地理位置 、太阳照射山 水的位置来称呼地名的,河阴也在河南省,本是跟河阳相对,后来到了唐朝为了水文建设,在今河南省荥阳和郑州上方置 河阴县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1:16 波哥把杜大爷的故事和诗歌背后的历史背景讲的很生动有趣,假如有更想了解杜甫本人的,可以买 盛世 杜甫的历史图景 这本书来看一看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1:16 三门峡夏商周时期称呼为陕塬,周公分陕而治,以陕塬西为 陕西(今陕西来源),东为河南广大地界。历来沿革三门峡为 陕州 ,民国解放后为 三门峡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30:49 新安县今未撤县制,仍属河南省洛阳市管辖

辛涅
1年前
河南
0
29:57 坐而论道、清谈者多辄是鼓吹战争,另则是鼓吹世界大和平主义和无国界人士,二者无异,都是臆想中的虚伪。

lilala1
2年前
浙江
1
很喜欢百姓视角的历史。

王哈罗
2年前
天津
1
瑰丽盛唐在喜马拉雅吗

王哈罗
2年前
天津
2
怎么加听友群鸭,听野史下酒八年了

lilala1
2年前
浙江
5
之前一直潜水,现在来表白一下野史下酒,听恶霸波讲故事很有代入感,并不是像你说的那样乏味之类的,讲的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