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曾焱,媒体人,《三联生活周刊》前副主编

本期目的地:西班牙

本期节目,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去年的一次圣地亚哥之路的徒步旅行,这条路也被称为“朝圣之路”,我要用5天时间走完其中的112公里,作为当时一个从未有过正经徒步经验,将近一年没有参加过体育运动,并且,在十人团队里属最为高龄的非户外运动爱好者,“这样的我,能如愿走到终点吗?”

在出门前,我对这条未知的路做了些功课:保罗·柯哀略的《朝圣》记录了他跟随一位修行师傅,沿途经历了怎样惊心动魄的身心灵的变化;电影《朝圣之路》里,三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徒步者有着各自的困境,这让我不禁思考,想踏上这条路的人一定要携带一个疗伤的理由吗?

我们应该用什么理由来踏上朝圣之路?

圣地亚哥之路从11世纪开始就成为一条“国际公路”,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和徒步者。图为它的一张旧海报

第一天23公里的顺利出发到第二天体验身体的极限,我在徒步中理解了保罗·柯哀略在书里描述的内心独白,并非夸大其词,“我开始与出现在路上的一切事物对话:树干、水洼、落叶、绿藤。这件事我们每个人都做过,孩提时便会,成年后却忘记了。与此同时,万事万物都给出了自己神秘的答案,仿佛它们懂得我说的话。”

《朝圣之路》剧照

在今年3月的交流会上,主持人问我,这条路是否让我对艺术有了新的观感?“确实有”

比如,这一路的古老教堂和修道院,大多孤零零地耸立在山坡之上,云团之下,远远看过去,会让人产生一种难以形容的森然,等到行程过半的时候,我却感觉他们亲近起来,就像是朝圣之路上一个个更大的路碑,对于艺术史中经常谈论的“纪念碑性”,我有了自己的理解。

抵达了“欢呼山”,一路跋涉的徒步者便能远眺圣地亚哥城了,这个地名描述了目的地就在眼前的激动心情(Lei Tao 摄)

在这个路上,我遇到的每一件艺术作品或者说作品,首先抵达的是它最深的那一层的内核,也就是对人和处境的理解所唤起的共鸣,我总觉得艺术作品如果是无病呻吟的,没有对人和人的处境的理解,放在朝圣之路这样一个需要特别真实探索身体和精神边界的过程之中,那么一件浅薄的、表面的作品,或者纯粹为了在一个白空间里面展示而作的作品,是经不起这样的观看和感受的。这就是这次行走朝圣之路,对我的艺术观念所带来的一个新的补充。

【时间轴】

00:03:19 抵达萨里亚(Sarria)的小镇:每年将近四分之一徒步者都会选择的传统起始点。

00:05:34 畅销作家保罗·科埃略《朝圣》,三个月徒步朝圣之路的经历

00:06:59 电影《朝圣之路》:踏上这条路的人一定要携带一个疗伤的理由吗?

00:10:25 朝圣之路的有两条路线:“葡萄牙之路”和“白银之路”

00:13:06 1984年,路标第一次出现在朝圣路上

00:17:10 “灵魂三问”:当我对自己的身体失去的掌控

00:21:25 古老的圣地亚哥之路上有一条法则,“那便是一旦启程,唯一允许放弃的理由就是生病。如果你的伤口无法愈合,并且继续发烧,恐怕我们的旅程就只能到此为止”。

00:26:20 徒步之后,让我对艺术产生了哪些新的理解?

【相关延伸】

文章丨没有理由,也可以出发:我的圣地亚哥徒步之路

| 跟着艺术去旅行 |

“跟着艺术去旅行”聚焦世界各地美术馆与博物馆。让我们跟随《三联生活周刊》原副主编曾焱的声音,一同前往华盛顿、纽约、巴黎、伦敦、巴塞尔、东京和中国香港,拜访当地不容错过的艺术机构,探索展品背后的历史故事。

——————————

| 本档播客由三联中读APP出品 |

编辑/天健,音频剪辑/译丹

你可以通过以下平台收听这档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苹果播客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 中场时间 |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从照护到安宁疗护

关于三联中读:

App / 三联中读 | 官网 /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公众号 / 三联中读 | 微博 / @三联中读 | 小红书 / 三联中读

商务合作:

[email protected]

主播...
三联中读
曾焱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