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你是否渴望一场与自然的对话?」从露营爆火到清明假期高铁拥挤,现代人正以各种方式重返自然。这一现象背后,是延续千年的踏青文化——它曾是先秦先民的春社祭祀,是《诗经》中「赠之以芍药」的浪漫,更是王羲之兰亭雅集的文人风雅。为什么踏青能跨越时空成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穿越千年,解锁踏青背后的文化密码。

【收听指南】
00:00:36 自然与城市的对话:现代人的踏青情结
00:01:43 文化溯源:远古时期“踏青”不是为风雅,而是刚需
00:02:38 春社仪式:先民对自然的模仿与崇拜
00:06:40 踏青与社交:古代相亲角
00:08:47 兰亭雅集:文人踏青的巅峰之作
00:11:32 清明上河图:宋代踏青的商业图景
00:13:36 明清文人:踏青也“内卷”
00:18:25 自由的召唤:踏青作为永恒的精神出逃

《兰亭修禊图》又称《宴饮流觞图卷》是清代画家樊圻的青绿山水的代表作之一,画作尺寸纵28.4厘米,横392.8厘米,现收藏于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这幅画是墨墨在国博2023年的大展《盛世修典》中最喜欢的一幅画。

      修禊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称“修禊”。古俗称之为:“祓禊”。勃勃生机的春意带给人们振奋的情绪和吉祥幸福的心愿,传达出一种美好的企盼,祝愿生活美满顺利,同时也有一种超脱世俗的文人情怀,获得一丝心灵的静谧与休憩。后文人雅士相约饮酒赋诗的集会,也被称之为“修禊”。东晋时期永和九年(353年)暮春三月三日,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与他的好友孙绰、谢安等四十一位名士聚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的兰亭,行“祓禊”之礼,借助溪水的流动,使酒觞顺势而下,觞顺水留置谁人之前,此人必须赋诗一首,如若不成则罚酒三觞。聚后,将众人的诗作集于一处,于是王羲之援笔便写下艺术性与思想性俱佳、脍炙人口人尽皆知的著名文学作品《兰亭序》。这场雅集场景被后世称为“兰亭修禊”。自此“兰亭修禊”成为后世文人墨客重要题材之一。

【友友们集合啦!】

欢迎大家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听友群交流💗

或者可以添加BeverlyMOMO拉你进群~👇

这里提供各行各业新动态,组成互帮互助小组,可以聊工作生活恋爱和八卦。

🧚‍♀️ 主播:

大家可以叫我墨墨,是一个热爱生活,在生活中搞田野调查的非严肃历史学者,对万事万物都会产生好奇并且想要探究一二的冒险家。如果你热爱历史人文社科艺术以及运动和电影,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成为朋友~

🪐播客发布:

小宇宙、苹果播客、荔枝fm、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微博听听、微信视频号同步更新

bgm:片头-片尾-《春三月》-司南

主播...
BeverlyMOMO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