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和我聊天的是刚刚从二级市场卖方消费首席分析师离职的江东猫草老师。(她的号叫“远行者与碎冰匠”,播客同号)
(为什么说是“刚”呢,因为实际上录制时间大概是半年前……对,我的拖延症真是没救了,后面争取播客恢复规律更新)
拖延的这半年,猫草老师已成财经播客领域串台王了,除了她个人是如此才华横溢,也可见二级市场的工作对于人的锻炼还是很强的 。
当时猫草老师离职写了一篇《再见,金融行业》,让我这个从职场先走一步的一级🐶感受到了同类的心有戚戚。
最近几年,曾经大家认为是多金体面的金融行业,降薪潮加强监管,叠加各种BT的外部环境变化,泥沙俱下,无人幸存。
一级二级手牵手,谁先起飞谁是狗。
我是一个从互联网半路出家的人,换工作的第一天,从根子上就没把自己当成去做金融。我互联网的大部分前同事,他们甚至没法区分VC/PE 和投行的区别。
选择一级,只是因为我们喜欢创新创业的精神,喜欢和最优秀的一帮创始人打交道,希望帮他们成功的同时也让自己有收获和成长。
现在的市场环境和我当年入行差别很大,风险投资在这个年头,在很多创业者心中,成了“高利贷”的同义词。
但是还有很多人保持初心。
我和猫草老师都一样,离开光鲜亮丽大平台的庇护,脱离建制化的生活,像一场漫长的戒断。
有遗憾,爱过,可能依旧还爱着,但是回不去了,我们只能向前走。
也许财富上还没有自由,但是我们的精神世界和支配自己时间的能力,先走到了下一个阶段。
每个人一天都只有 24 小时,我们被我们摄入的食物,吸收的信息,交往的人,选择的生活方式塑造成了今天的样子。
Where you spend your time shapes who you are.
至少目前,我觉得我们还不错。
希望这场迟来的对谈可以给金融行业焦虑中的你,带来一点点的精神力量。
shownotes:
Part 1 寒冬中的金融业:周期、裁员与生态重构
00:04 东南亚储蓄率之谜:东亚社会的焦虑与美式创业逻辑
00:34 美股餐饮启示录:达美乐的“持续增长”为何比回本周期更重要?
01:12 一级与二级市场的生存对比:买方与卖方的底层逻辑差异
02:10 从环境科学到金融研究:非科班如何跨界破局?
03:55 消费行业的“黄金年代”与泡沫破灭:旅游、餐饮的证券化困境
Part 2 从买方到卖方:漫漫首席成长路
06:48 卖方研究员的成长陷阱:体系缺失与行情依赖
09:12 买方VS卖方的核心差异:向结果负责,还是向市场负责?
12:09 行业研究的“随机性”:消费股的夯实与科技股的波动
14:32 研报的困境:合规枷锁下,信息含量为何越来越低?
17:16 卖方分析师的日常:路演、调研与生存压力
Part 3 消费行业的冰与火:从狂飙到理性
23:43 消费升级的幻灭:中产缩水与平替逻辑的崛起
27:14 彩妆、医美与轻奢:品牌故事在中国的失效
31:36 拼多多现象:低价策略如何重塑消费心智?
35:08 从“小时代”到“平替时代”:仪式感消亡与生命力转移
40:24 线下生意的终局:滴灌通、加盟模式与现金流博弈
Part 4 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金融人的出路探索
42:08 从二级到一级:为什么多数人成了“围城中的困兽”?
45:49 创业的诱惑与残酷:为什么金融人难逃“管理半径”魔咒?
52:47 体制内VS市场化:东亚高储蓄率背后的安全感缺失
58:41 影响力经济:自媒体与内容创业能否成为新杠杆?
Part 5 在周期中扎根:金融人的终极心法
01:03:43 研究员的“记分牌”:薪酬、头衔与自我价值的平衡
01:05:50 长期主义者的生存法则:像买股票一样经营职业生涯
01:07:34 结语:在寒冬中,成为自己的“贝塔”
主播的话:
我更新主要在公众号,欢迎点这里关注一下:佩妮penny的世界 (点击可达)
也欢迎大家加入创投会员社群,和我俩一起交流。适合创业者,投资人,和对创投感兴趣的朋友。具体介绍及加入方式如下,实名审核,不通过会退还。感恩的心!(保存以下图片扫码就可以啦)
会员权益说明请看这里:佩妮创投会员社群 介绍说明👈
我是佩妮,关注我,一个只说真话的创投人
小红书:@佩妮penny的世界
即刻:佩妮小阿姨
剪辑:默默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