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最近,马家辉老师出了一本新书叫《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是他与夫人张家瑜的散文合集,大家一听书名可能都会特别有共鸣。借着新书上市之际,我也有机会跟马老师在直播间聊聊天。

很长时间以来,马家辉老师在各种热门电视节目上做嘉宾,大家可能经常看到他。我觉得他是一个多面手,一方面,他有着非常外向的公众形象;另一方面,他也是一位创作了大量作品的作家,有着非常内敛的写作状态。

直播对谈已上线,分享几个印象颇深的点:

1.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

马家辉老师在书的序言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角色期待当然不限于年龄,任何关系网络都涉及角色,有角色便有身份,便有期待,所以你要做丈夫该做的事,妻子该做的事,媳妇女婿该做的事,男性女性该做的事,父亲母亲该做的事,等等,重叠的角色期待像蜘蛛网般把你缠住困住,而你茫然不察,察而无所谓,甚至做得非常自在,仿佛天经地义,一旦违逆,往往遭受有形无形的惩罚和压力。”

而书名“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看起来就是对角色期待的叛逆,“假如你有抱着一个高中生、初中生甚至小学生的心态,或许你的大人可以做得比较有弹性,比较快乐。”

2.专注是一种魅力

马老师谈及写作状态,用了“专注”二字。“如同运动员,一拿起球拍就能打球,我们的肌肉都有记忆。所以,写作也是需要锻炼的。”他希望自己的文字文章可以表达出一个人对于某种事情的热爱、偏爱,还有人间的温暖,希望写出背后人跟人的无形的感情、感觉的交流。

3.人是用语言文字来思考的

马老师提到,人是用语言文字来思考的,用语言文字来承载这个世界。当你拿起笔书写时,文字会牵引着你的思维。许多你本已遗忘的事情、难以把握的感觉,都会在你运用不同文字修辞进行创作时涌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你实际上是在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忆与感受。就拿描述父亲来说,你会斟酌用词,是说父亲 “很凶”“严厉”,还是 “脾气坏”“期待高”。不同的词汇,会在你心中重新定位父亲的形象,将他置于不同位置,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比如他对你有美好的期待,或者对你十分严苛。当你挑选恰当、贴切的词汇去描写父母、子女以及自己时,就像是踏上了一趟回顾自身记忆的旅程,甚至能从父母、孩子的角度去审视,选择合适的文字来重整记忆,等于重活了一次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0:01 马家辉谈新书及人生角色与体验

00:11:09 关于创作状态、对世界的思考及书中失智故事的交流

00:27:07 马家辉分享书籍及家庭故事,探讨亲子相处与身份认知

00:48:07 原生家庭、社会支持及亲子相处与记忆的探讨

01:19:10 马家辉谈写作、成长、心态及分享信件朗读

01:35:04 关于买书价值、书的意义等的讨论

【《你不必着急成为一个大人》在这里买】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3月19日(周三)中午12点,我将会和严飞、刘擎连麦,一起聊聊跳出[思维]的罐头 看清人生的走向,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主播...
奴隶社会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