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我和华大集团CEO、生物学博士尹烨的直播对谈,聊天非常愉悦,直播过程中尹烨应评论需求,现场来了一段贯口,引来伙伴们一阵赞叹。
在和尹烨博士的对谈中,印象最深的是其父母对他别具一格的教育,在此分享一下:
1.培养成像徐霞客一样的人
尹烨分享说她妈妈是满族人,倾向于把尹烨培养成像徐霞客一样的人,每天带他去玩,主要是爬山。春夏秋冬四时风光不同,春有百花,夏有月,秋有凉风,冬有雪。在这个过程中,会关注节气里能看到什么,比如下完雨上山采蘑菇,还会挖野菜、采野果子,儿时他妈甚至弄一些野生动物拿回家养,比如像刺猬。儿时对自然和动物的亲近,让尹烨对生物学一直保持着兴趣。
2.用独特的方式练习口才和笔头
尹烨爸爸对他的影响则重在说和写的能力。尹烨说他爹喜欢曲艺,从小就带他讲相声,让他天天练贯口 。从小让他听名家评书和相声,练他的嘴皮子。对于写,一方面尹烨爸爸自己爱写东西,笔耕不辍,起到了很好的“身范”效应,另一方面,尹烨爸爸会让他用三四种语言去描述一个东西。从而让他学会了打比方和从不同的点去描述同一个问题的解构能力。
尹烨表示,从小锻炼的好口才和笔头,在之后的工作尤其是成为管理人才后,影响深远。无用之用,方有大用。不带功利性的学习,才是真正能够造就一个人的学习。
3.构建自己的时空坐标体系,创建知识连接
尹烨提到,父母对自己并不是特意培养,而是自然长出来的。当我们特别苛求一件事情的时候,其实什么都抓不住。就像你手里面抓着一个东西了,你抓得越紧,你越没有机会抓其他的东西,只有你放开了,你才有机会抓别的。
尹烨说,他爹上过电大,学的历史,从小给他灌输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你看任何一方面的历史,你都得不出真相,要多视角甚至相反的双方视角去看,充分地去还原和接近真相。另一方面,如果你以一两年的时间跨度去看事物,肯定无法真正理解,要以一百年为时间跨度去看待事物 。以百年的尺度看,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个视角,让尹烨在看待和记忆事物时,会构建起自己的时空坐标系,之后将对应的知识填入其中。这样会发现,在同一时空点上,大家所面临的状态虽有不同,但也存在诸多相同与相通之处
【本期访谈内容概览】
00:01:53 聊聊教育理念与生命科学绘本创作起源
00:12:46 关于生命科普漫画书创作、自然教育及教育重构的探讨
00:39:06 聊聊《大演化》创作、演化意义及生活感悟
01:09:02 记录个体故事构建更真实丰富的历史认知
01:13:16 尹烨聊父亲对他的培养与影响
01:21:51 尹烨原生家庭对口才、笔杆等能力培养的影响及相关见解
01:27:06 教育应摆脱功利,重视亲子陪伴质量与玩的能力
01:40:22 关于东亚人内卷原因及相关趣事的交流
01:41:42 陪孩子过程中的有趣互动与感悟
01:45:11 关于《西游记》、书籍创作、性别平等及育儿等的交流
【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听到我的访谈,欢迎关注我的视频号@李一诺Y.L,我会不定期跟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作者等进行直播对谈。3月14日(周五)中午12点,我将会和余秀华老师连麦,一起聊聊寻找生命的诗意,欢迎扫码预约直播~

也欢迎你加入我的成长社群——诺言社区,可以看全部的直播回放。诺言社区已经7年了,里面有3万名来自全球113个国家527个城市不同行业的朋友们。是一个有趣有料的社区,期待你的加入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