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美这件事上,我们矛盾又双标。借着新国辩辩题,我和妈妈(小湖老师)一起探讨了困扰我已久的问题——我们如何自由地爱美?“与其反思自己,不如指责结构”怎么实践?本期播客是我们的非标准答案手册:
00:01:25:💥小湖小溪的开杠时间:
小溪→小湖:你嘴上支持爱美是女性的自由,为什么还要没收学生的项链,带着厌恶的语气批评女学生“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
小湖→小溪:你一边喊着‘爱美’是枷锁,一边买九厘米的细根高跟鞋,算不算双标呢
00:02:23:part1:🔍重返辩论现场:
- 回顾新国辩”爱美之于女性是一种自由|不自由“
- 我们的新思考:“与其反思自己,不如指责结构”怎么实践?服美役和家庭、学校有什么关系?
00:07:56:part2:🆚流行审美面对面:
从”琼瑶式女主“到“元英主义“,我们跳出美的枷锁了吗?
- 00:02:23小湖老师:琼瑶式女主是柔弱苍白的,我那时憎恶自己,我觉得我怎么可以不生病
- 00:10:10 元英主义:当爱美与精致成为由外而内的大女主式宣言(更多信息见shownotes末尾)
- 00:13:50在K0POP美的范式下,我们好像失去了文化意义上成为少女的资格
part 3:❓什么样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容易培养出服美役的孩子?在帮助孩子脱美役上学校和家庭应该做些什么?
- 00:16:34:什么样的家庭与学校教育容易培养出服美役的孩子?
- 00:21:34家长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身体和外貌:一个案例与一本杂志《三联少年新知:每个身体都是一个奇迹》
- 00:24:26
小湖教师视角大坦白:当我没收学生项链口红的时候,我在想什么
小溪:不止爱美,我们的自我客体化倾向
- 00:27:47去客体化操作指南
- 00:34:26小溪:“把心思多放在学习上,少折腾头发”,美貌与智慧对立,是一种新的偏见
00:27:47 老师或许可以这样做——一场班会、一本杂志(eg"《新知少年刊:流行是怎样被制造出来的》)、更多的选择
特别推荐part:🚩去客体化可操作指南:
①觉察与反思,打破自动化思维
- 挑战观察者视
- 区分”功能“与价值
②在运动中体验”行为主体“的能力
③构建新叙事
- 认知重构练习
- 记录进步,接纳反复
part4:非标准化答案手册📕:我们如何自由地爱美
怎样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服美役行为?”不指责个人批判结构“,怎么实践?被互联网审判为服美役了怎么办?
- 00:39:06 非标准化依据:看看”爱美“这件事对你而言有没有性价比
- 00:40:51:小溪:我曾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聊今天这个话题
- 00:44:20情境实操:在微博上被他人批判为“服美役”,我该怎么办?
提到了:
服美役:惯例将对美的关注和对衣柜的维护变成苦役——波伏娃
元英主义(张元英主义)Wonyoungism:
“张元英” 这个名字已经从公众人物变成了一种令人向往的概念,一种新时代独立女孩向往元素的集合体,Wonyoungism 就此诞生。如今在平台上搜索相关词汇,你会看到各个肤色(亚洲面孔居多)、各个地区的女孩们分享自己如何在饮食、锻炼、护肤等方面践行 Wonyoungism。Wonyoungism 的实践可以分为行动和心理两部分。
行动上,网友们效仿张元英在公开资料中展现的个人生活 Routine。在心理层面,Wonyoungism 提倡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主张 “自律”、“自我提升” 和 “自我关怀”。其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视频标签为 “Wonyoungism Motivation”,通常是张元英的舞台视频配上 “I can’t cry over you, it’s bad for my skin.” 等类似鸡血文案。
另一种常见的 Wonyoungism Motivation 是一位女生正在镜头面前护 肤,配上文案:分手后,前男友以为我正在心碎流泪,其实我在(享受生活/护肤变美)。总之,视频传达着一种 “大女主” 心态:为了自己而努力,用我的美貌、好身材、高分等成就惊艳众人。
客体化理论:
客体化理论(Objectification Theory)由Fredrickson 和Roberts于1997年提出[1],理论认为,在西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女性的身体被他人过度关注,而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女性会将自己视为被外界观察和评价的对象,以一种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身体,即进行自我的客体化。
👧👩我们是谁?
小湖老师:从业二十五年的初中语文老师、有二十年班主任经历。同时,是一位愿意成长的母亲。
小溪:人大传播学在读学生,同时是小胡老师的女儿,一位愿意带着小胡老师一起成长的女儿。
🎰如何联系我们?
我们正在筹备听友群,入群链接:https://www.wjx.cn/vm/YmMMuhx.aspx#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