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今天节目当中请吴建京给我们介绍一下他的最新专辑《东岸西岸》,这张专辑从2019年开始创作,时隔三年发表,是吴建京在摩登天空发行的第三张个人专辑,这张专辑在气质上还是延续了之前的两张《爱是种感觉》和《八厘米》的感觉,是跟上海这座城市有关的三部曲。

”从我第一次来到上海到现在这么多年,有很多回忆,我想在这三张专辑里面把我对上海这座城市的一些感触通过音乐来表达出来。东岸西岸就是浦东浦西的两个公共空间,这两个空间也是我这几年经常活动的地方,我觉得东岸西岸对生活在上海的这些都市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摆脱平时那些比较繁琐,比较忙碌拥挤的都市生活,在一个面对开阔的黄浦江的公共空间里面去释放自己,我觉得我想表达的就是一个内涵。“

00:02:29 吴建京 - 不眠者幻想曲

00:10:11 吴建京 - 印象派

00:19:27 The Blue Nile - Over The Hillside

和吴建京聊起八十年代的音乐总有很多共同语言。

在华语乐坛最早用普通话演唱带有电子合成器风格的歌曲的是80年代来自深圳的流行歌手周峰,他的第一盘磁带《眼之魅》大部分都是把八十年代欧美的流行歌曲填上中文词演唱,比方说那首《季候风》就是翻唱Laura Branigan的Self Control,典型的80年代流行歌曲的配器风格。

我和吴建京共同喜爱的歌手Bryan Ferry和Roxy Music是他最想翻唱的音乐人,他曾经把我最喜欢的More Than This填上中文词演唱,如果在以后的专辑里有机会翻唱一首来自80年代的老歌,吴建京说他最想翻唱的是Japan的Nightporter,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乐队和歌曲,达明的《禁色》就曾明显受到这首歌曲的影响。

国内的摇滚音乐人骅梓也是华语都市电子流行风格的先驱,我在八十年代就认识骅梓,他当时还是一名鼓手,经常在各种地下摇滚Party上见到他,骅梓组建的自我教育乐队首次演出是在1991年北京的马克西姆餐厅,我第一次看到以前都是坐在后面打鼓的骅梓走到台前摇身变成了乐队主唱,戴着墨镜站在麦克风前唱着《不要匆忙》,后面站着四个美女模特跟着节奏性感地摇摆,我记得当时在场得朋友们都震惊了,在台下使劲地起哄叫好,那个瞬间应该是中国摇滚乐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刻。前两天骅梓发给我了一个从来没有曝光的《不要匆忙》在2015年的现场乐队版,这是我第一次在节目里播放。90年代骅梓在红星生产社出版的首张个人专辑《不要匆忙》是他从年轻时反叛的摇滚乐到成熟冷漠自省与时髦的电子流行乐的转变,也是中国摇滚乐走向成熟和市场化的重要标志,现在看来是一次难得的尝试与突破,但是之后他没有延续这个风格,而是又返回到具有批判性和自嘲的《都是摇滚犯的CUO》,有机会请骅梓来跟我聊聊他当时的想法。

00:24:40 周峰 - 季候风

00:26:56 Laura Branigan - Self Control

00:31:25 Japan - Nightporter

00:39:22 骅梓 - 不要匆忙(2015现场版)

00:42:59 骅梓 - 不要匆忙(专辑版)

00:47:31 吴建京 - 永不消逝的电波

有待的黑胶对谈在小宇宙,欢迎互动转发。

主播...
有待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