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一代》上映前,贾樟柯的预想是,有两三万人观影、80万票房,他就满意了。在他看来,这部影片游历式的影像风格对大部分观众来说,是陌生的。
但他执意要做。他说:“作为一个创作者,我需要这部电影,因为它是我认为最美的一种电影形态。”
最终,限时上映22天后,《风流一代》票房达到1031.2万。尽管远超预期,但在动辄票房过亿的中国电影市场中,显得并不起眼。
与此同时,这部影片也收到了不少质疑。有人评论:“贾樟柯演我做饭,不看菜谱要什么,得看冰箱剩什么。”也有人说:“一切不过是再次证明贾樟柯早已失去他所有的时代感知能力。”截至目前,《风流一代》在豆瓣上的评分为6.3分,是贾樟柯所有作为导演的电影中最低的一部。
他怎么看待这些声音?又怎么看待自己的作品在时代中的位置?在外界的种种压力之下,他如何保持自己的坚定、平和?他对于当下这个时代,新的感知是怎么样的?
2024年年末,在结束了20余天步履不停的路演之后,贾樟柯带着频繁的咳嗽,解答了我们的这些疑问。
他说,《风流一代》记录了一个时代的结束,也暗示着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新的时代,他准备去做一些新的东西。
完整内容请点击音频收听。

【嘉宾介绍】
主播 | 李强(图左),《中国青年报》记者,90后,与贾樟柯的电影生涯同龄
嘉宾 | 贾樟柯(图右),电影导演,代表作《小武》《三峡好人》《山河故人》等
【时间轴&收听要点】
03:12 如何看待观众对《风流一代》的质疑?
08:33 电影创作中个体经验的重要性
15:13 在《风流一代》1000个小时的素材中,还藏着另一部电影
21:13 “只有离开故乡才能获得故乡”
26:46 对当下时代情绪的感受:井井有条,但缺少活力
31:37 面对割裂的舆论现状,“不辩论,不回应,去做新的东西”
36:37 《风流一代》不希望只是在怀旧,更想表达当下和未来
43:51 当代电影普遍面临历史感的缺失
46:06 电影行业上升机制的出现是一个巨大进步
49:05 在一个多元的价值观环境中,许多导演自我的坚定性不够
54:35 中国电影的本土性在增强,国际性在减弱
57:25 电影发行的大数据化造成了电影内在的一种保守
59:55 对于创作者来说,自由的心态是最主要的
1:01:35 “要有意志力去一直解决老问题”
监制|郑萍萍
制作|玄增星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