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节目简介】
在过去,“中产”一词更容易让人联想指代那些在北上广深、身穿Lululemon、脚踩Salomon、手持一杯bluebottle咖啡,在繁华都市的CBD间自信穿梭,对未来充满希望,超前消费过着「精致品味生活」。
时过境迁,近两年互联网语境中的“中产”,又多了一些新的标配:上有老下有小,一面苦苦偿还房贷车贷,一面被股票基金套牢,消费趋于务实理性,开始思考生活意义但仍挣扎于摆脱「生存困境」。
2024年,“中产”也成为了我们团队在各种咨询项目研究中最高频的存在。因此,在2025年蛇年首期节目,主播邀请团队成员一起深度解剖“中产”这一矛盾群体。从他们(也包括我们)生活焦虑、消费心态和个人经验等多角度切入,探讨中产生活在“穷”与“精致”之间的撕裂与重构。
【订阅听友福利】
本期播客大部分内容核心观点出自团队撰写总结的【2025中产生存指南:中产生活方式新风向洞察,品牌创新的商业启示】报告。内容涵盖中产人群的三分化、中产的三种焦虑、中产精致生存策略以及品牌未来的商业启示。
报告内容主要源于桌面研究,以及服务不同行业品牌客户的咨询项目中的中产特征用户深度调研对话,话题覆盖生活方式、消费习惯、置业选择、人生追求以及未来展望。我们将这些散落在项目报告、访谈记录、每月月报以及团队日常讨论中的“中产素材”收集起来,提炼凝聚成这份对“中产”生存状态的洞察与思考,并展望2025年品牌可能引领中产消费的「12大商业启示」。
【获取方式】
听友可以完成以下三步,获取报告pdf:
步骤一:订阅【生活湿地】
步骤二:在本期播客区评论留言
步骤三:添加主播联系方式(VX:tzl_315)获取,备注来意




【嘉宾介绍】
轩豪:泛00后消费者研究员&服务设计师,线上海上都沖浪的数字游民。关注人和生活方式的观察、及事物背后的线索。
宏哥:消费者研究专家&品牌策略顾问。20年品牌、产品、服务设计从业经验,曾服务超过300+消费、零售与地产品牌。80后的身体,00后的灵魂,永远对前沿趋势保持敏锐与深度思考。
宇典:00后服务设计师,长期研究Z世代和中产人群研究,关注社会创新。
铁铮:【生活湿地】主播
【时间轴:AI赋能:)】
06:45 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与消费行为探讨
讨论了中产阶级在消费行为中的典型特征,特别是通过购买特定品牌如lululemon来标榜生活方式的现象。他们分析了中产阶级在追求理想生活方式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矛盾心理,以及通过使用符号性物品来习得白人中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趋势。此外,讨论还涉及中产阶级在使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时寻找意义和价值的行为,以及他们面对经济压力时仍追求高端消费的割裂感。最后,参与者分享了自己作为中产阶级在近两年的生活体验和典型行为。
09:39 2024年中产阶级的自我提升与安全感寻求
对话者认为中产阶级的身份不仅仅取决于财富,而更多是一种基于工资收入和渴望自我提升的价值观。在不稳定的环境中,中产阶级通过符号性的消费来获得财富的表象,并在社会比较中寻求相对优势。面对2024年可能的经济不确定性,对话者表达了对持续安全感的渴望,以及作为一线城市的打工人,如何在流动的状态中寻找自我提升和财富安全感。
12:11 中产阶级认知的变迁与反思
中产阶级的概念在过去的二十年间经历了显著变化。早年间,成为中产被视为一种对西方生活方式的向往,标志性的消费如星巴克咖啡成为炫耀的符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符号逐渐失去了它们的优越性,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而非身份象征。现代年轻人对于中产的理解和追求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他们开始质疑成为中产的必要性,以及中产身份是否真正代表了个人价值和生活方式。这种反思揭示了社会对于中产定义的成熟和深化,表明人们更加注重自我认同和社会标签之间的平衡。
17:18 中年人租房趋势与新时代中产阶级的价值观转变
近年来,全国35岁以上人群租房子的比例持续上升,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中年人开始选择租房而非拥有房产。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中产阶级对于物质意义和生活价值的重新定义。一方面,经济环境不佳和意识形态的开放让一些人开始反感传统意义上的成功叙事,追求更个人化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部分人通过参与如攀岩等有明确进阶路径的活动,寻找确定性和自我提升感,这体现了中产阶级在寻找人生意义时的多样化选择。
21:26 中产阶级的焦虑与时代变化
对话围绕中产阶级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的焦虑展开,强调了主体性和生命力成为2024年的关键词。讨论指出,中产阶级开始反思个人需求和生活方式,寻求更有意义的生活,同时面临优质主义和小镇做题家惯性的挑战。焦虑源于大环境的相对停滞和赚钱难度的增加,促使中产阶级探索多样化的生存方式和可能性。
24:20 新兴中产阶级的三种生活态度
对话探讨了新兴中产阶级在面对社会压力和不确定性时的三种不同生活态度:攀爬派、抵御派和下流派。攀爬派追随向外卷,追求更高的社会地位;抵御派则更倾向于节流和低欲望生活,减少精神压力;下流派放弃社会比较和标签,探索个人价值体系,通过兴趣爱好寻找新的生活方式。特别提到了在杭州的研究,发现新兴中产群体表现出强烈的生命力和探索精神,许多人在尝试副业和新的可能性,试图跳出传统的社会路径。
33:40 中产阶级的焦虑与终局思考
对话探讨了中产阶级在现代社会中的处境、焦虑及其可能的终局。中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在不同社会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越来越坚固的过程,尤其在欧美社会中表现明显。后发国家在模仿和学习这些模式后,开始质疑和反思中产阶级的定义和意义。讨论集中在中产阶级的焦虑源自对未来的想象和恐惧,包括向上奋斗成为统治阶级的诱惑以及向下滑落至贫困的恐吓。对话强调了保持当前状态的重要性,避免被诱惑和恐吓所左右,通过退出比较,保持主体性,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最后,通过电影《让子弹飞》中的情节,比喻面对诱惑和恐惧时的选择,指出不比较、不纠结于向上或向下,可能是解决焦虑的关键。
39:14 中产阶级的焦虑与社会流动性
对话探讨了中产阶级的焦虑源于社会流动性以及与体力劳动者的生活状态对比。指出在欧美社会结构中,蓝领工人的收入和生活质量并不亚于白领,强调中产阶级并不单指知识工作者。反思了社会刻板印象对个人选择和焦虑的影响,呼吁减少比较,重视个人价值和状态,而不是过分关注物质和身份。同时,讨论了社会结构如何设计以维持中产阶级的流动性,及其带来的向上渴望和向下恐慌。
47:47 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与社会结构
对话深入探讨了中国中产阶级的焦虑来源,包括社会流动性、阶级攀爬的压力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以及对贫困、平庸和知识型劳动危机的恐惧。此外,还讨论了中国中产阶级的定义与国外的差异,强调了中国中产阶级对于知识型劳动和良好教育的重视。同时,指出社会对于中产阶级的刻板印象,以及对蓝领工人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忽视,呼吁打破阶级鄙视链,建立更加务实和包容的中产阶级观念。
53:59 中产阶级在经济压力下的精致生活策略
对话围绕中产阶级在经济压力下如何寻找生活中的小确幸和意义进行探讨。通过个人经验分享,如通过闲鱼购买便宜的船票,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上海萨普(刚果的萨普人用廉价衣物打造时髦时装),展示了中产阶级在有限经济条件下追求精致生活的态度。此外,提到了“微光的总和”概念,即通过关注生活中的微小细节,如公园、小镇小吃、陪孩子捡落叶等低成本活动,来替代以往的高消费生活方式,以寻找更朴实、免费的乐趣。同时,通过记录每日的热量摄入和运动消耗等小成就,作为激励计划,反映出在经济压力下,中产阶级正逐渐转向更现实和感受导向的生活方式。
01:08:48 中产阶级在经济压力下的家庭责任与穷中作乐
这段对话探讨了遭遇经济变故的中产阶级如何在经济压力下寻找快乐。主要观点是,这种快乐的源头不再单纯依赖于消费主义和物质财富,而是转向了对家庭责任的关注和家庭活动的参与。通过低成本的家庭活动,如徒步、种地、烹饪,中产阶级在体验和经历中找到快乐,同时强化了家庭成员间的联系和亲情。未来的消费趋势可能会更加注重真实生活体验,而非品牌方编织的故事和面子消费。这一现象反映了中产阶级在社会动荡中寻求实际生活中的滋味和家庭互动的重要性。
01:13:15 中年中产的回归家庭与消费策略
对话探讨了中年中产回归家庭是无奈还是主动选择,认为两者都有,但更多是源自现实生活的被动选择。讨论指出,社会发展中,中年人在面对工作压力和生活变故时,往往没有时间去深思其选择的主动或被动性质。此外,还提到了中年人在消费策略上的转变,包括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混搭大牌和拼多多商品,以及更注重家庭和小单位的幸福感。最后,提到研报中包含更多中产消解压力的方式,并欢迎对研报感兴趣的读者后台私信获取电子版。
01:15:57 AI对中产阶级未来的影响与反思
讨论围绕AI技术对中产阶级未来发展的潜在影响展开,特别是AI在替代知识型工作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提出AI不仅能在日常任务如做菜、洗衣服上提供帮助,更能在知识创造领域如写作、作画等方面展示其能力。通过对比不同职业的易被AI替代性,讨论了未来中产阶级如何通过增强自身的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来避免被AI取代。同时,强调了自我反省和不断学习新技能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AI和互联网资源来提升个人能力,从而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保持竞争力。
播客三个专栏不定期更新:
「生活Nomad」:一场世界精神漫游,像游牧民族一样穿梭于不同文化间,记录不同足迹之下对于生活方式的观察与实践。
「生活Knowhow」:一本生活方式品牌的自我修养。思考大千商业世界背后,人们追求的生活方式。
「生活style」:一个精神财富储蓄盒。记录真实生活中有趣的个体灵魂如何以自己的方式活着。
【联系我们】
🎧欢迎订阅「生活湿地」与在评论区留言
🤝想认识进一步交流的朋友,可以添加主播铁铮的微信:tzl_315,备注“听友”、“合作”或“嘉宾自荐”。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