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回应黑火车老师,一点浅见,纯聊天儿。
主播...
沙丹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波长cinema
6个月前 浙江
40
首先,同意沙丹老师说映后资源目前还很少,也还在发展阶段。但我觉得正是因为少,所以要严格把控映后的质量,不只是北上,以我所在的宁波为例,当下确实有很多嘉宾,他们的思维过于笼统,经常不如某些认真的影迷,他们或许也能带来一些氛围,但观众值得更好的。以及,也不是不能请一些别的领域的老师,但需要注重的是,对方应该对展映的片子有独到思考,甚至与展映主题有质的连接,比如你说的音乐方面的连接,这完全是可行的,但目前的情况是,经常出现与情境不符的嘉宾,他们总对电影感到陌生,显得嚅嗫。
Lumire_TYT2
6个月前 北京
13
既然对“精英”意见这么大,那就把电影票上的“学术放映”四个字去掉呗,学术放映的学术性、映后的学术性体现在哪了?
三宅旬
6个月前 江苏
5
很支持映后的正常化和普遍化,这样观众群才能被分类建立起来,学术映后才好作
HD394777z
6个月前 上海
5
之前上海文德斯电影展最后一场 事物的状态movie movie映后做的挺好的 对影片本身背景介绍 现在映后最大问题还是和放映的电影无关 提问环节也经常引发争议 周五看的敌映后 花了大量时间在导演广告业经历上 普通观众迫切的需要还是和刚刚看的电影相关的东西
Lumire_TYT2
6个月前 北京
4
如果有什么映后是自嗨,那机遇之歌的映后完全就是自嗨,您和戴的互动看似丝滑流畅但没有产生多少新意,QA更是提问者与演讲者廉价的自我感动。映后应该激发观众的探索和思考而不是让观众和演讲者用一些正确的废话麻痹或满足自己。
祝福
6个月前 北京
4
也不必都奔着长映后去,毕竟不是电影巨变,做点短映后,中映后也挺好的,只讲一个有趣的点也行啊,以前关于严俊就知道林黛之死,最近看周三老片,发现人家确实是多才多艺啊,汤尼·雷恩在平遥讲的也是民国老电影借鉴学习当时外国老电影的一面,也挺有趣的!还有观影团里的鲁豫观影团,鲁豫真的也不是从影评人的角度来做映后的,还会讲很多无关的点,但也还是很有意思很有趣的!
关雅荻
6个月前 河北
4
特别同意,我们需要「更多」的映后,内容形式可以多样 过去将近两年,针对院线电影,我做了超过130场90分钟长映后活动,一半时间邀请播客主播和主创交流,一半时间邀请现场观众讨论 所以映后时间尽量长,这是我在追求高频次基础上的第二个目标,希望能借此让更多人愿意回来影院,特别映后这个90分钟不增加观众成本,自由选择参加 尽量一直尝试下去 所有这些映后都录音做成现场播客,更新在「关雅荻·吾爱西尼马」专辑里,这是过去多年思考后,过去两年里没有停下的一个社会实践,赚钱很少,非商业化项目
一个三三
6个月前 加拿大
3
在有足够多的映后对谈的情况下不断找到更适合的话题、嘉宾和形式,而不是因为此刻精品映后不多而拒绝映后的存在。批评和讨论本身也是推动迭代和进步的重要方式。希望有更多更多讨论的声音出现,管它好坏,越多越好!
无趣_6d4l
6个月前 江苏
2
15:22 沙老师算一个
杜杜0907
6个月前 上海
2
上海MOViE MOViE影城的映后就很好,无论是之前刚结束的文德斯,还是今天“永恒的旋律”之一《八部半》。首先是电影本身的质量,秦老师选片非常讲究,选择了一部外国经典和一部中国经典(《小城之春》),但是首先的问题是电影本身要好,映后质量才有可能保证。其次才是需要主持人要有像秦老师这样的,你全艺联之前把《还是觉得你最好》这种都弄进来,你让人家映后能映出啥你告诉我?
_W3
6个月前 北京
2
作为普通观众,我对各种形式的映后都可以接受,可以是学术性的,也可以是相关领域的扩充。比如我看完爆裂鼓手就想听一些音乐专业人士解惑,这应该有助于我对电影的基础理解,而且完全不用讨论到电影主旨的地步。
Crystal猪仔
6个月前 北京
1
刚在微博刷到!!太神速了!
J20013
6个月前 辽宁
1
先让影院观影模式活下来。
菠萝鱼_
6个月前 北京
1
同意,希望有越来越多元的映后
猫查查
6个月前 江苏
1
就是,讨厌映后嘉宾就请去针对具体的人,怎么逻辑会成一锅端了呢?我还讨厌院线太多陈思诚呢,那我也不会说电影院都关了吧(当然我说啥也没人理我
HD847094y
6个月前 江苏
0
说到映后,苏州这几年大大小小映后参加的不少,去年相约香江,李镇老师的给人印象深刻,分享不同的观点,深入浅出,之后再也没有遇到了~
meinbayern
6个月前 北京
0
这个问题我的理解是,到底重点是把本来就是影迷的这个群体,培养成更专业、更学术的爱好者,还是要把偶尔看电影的、只是对这门艺术或者某个作品/创作者感兴趣的普通观众,往影迷的方向培养。一个是给学霸补习拿A,一个是让更多的人进教室听课。好的教育(映后实际上是一种艺术教育)应该是既考虑专业教育又考虑公众教育,资料馆在我的理解就跟博物馆差不多,也是这样的,既要搞学术研究也要搞公众教育。所以还是支持沙丹老师的观点,多多做映后!精英们自然会找到他们需要和喜欢的资源,但是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听到新知识、新见解,激发了自己的想法,总归是有收获的!
是牙牙
6个月前 上海
0
先让更多人走进来、看进去、留下来、并再回来。
淑美
5个月前 江苏
0
同意沙丹老师的观点。
淑美
5个月前 江苏
0
形式多样化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