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主播 | 魏倩,《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嘉宾 | 余物非,《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2024年10月2日和10月4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哈巴雪山接连发生两起事故,一位26岁向导在带领徒步者游玩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仅隔一天之后,又有一位22岁的徒步者未经审批报备,从虎跳峡区域进入景区后失联,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倒在了4200米的哈巴雪山上,法医鉴定其死为高原反应。
哈巴雪山是一座海拔5396米的积雪山峰,因为有合适的路线和海拔爬升高度,被认为是入门级训练首选的雪山之一,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广泛追捧,甚至成为不少人的“人生第一座雪山”打卡地。
两位登山者为何来到这座雪山?都只20多岁的他们,缘何接连在此发生事故?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这座山峰如何成为年轻人追捧的“人生第一座雪山”?当流量涌入户外圈,我们又该做哪些准备?
事件发生后,《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余物非前往现场调查,采访到了遇难者家属和多位相关人士。本期节目,我们将同他一起,了解此次事故的背后并讨论户外探险的相关话题。
备注: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名字“张起灵”,是遇难者生前一直使用的化名。事故发生后,他的家人希望我们在报道中使用这个名字,以作纪念。
【时间轴】
00:01:36 一座雪山接连发生两起事故
00:05:12 现场还原:“第一反应这个人真的穿的特别少”
00:13:20 在户外圈,哈巴雪山是怎样一个存在?
00:28:55 “张起灵”到云南后
00:31:57 10月2号,26岁的向导之死
00:37:47 从探险者到大学生,哈巴雪山如何成为了户外打卡地?
00:57:14 户外探险VS事故风险,当地应该如何平衡?
01:04:51 当流量涌入户外圈,“心中有数再出发”
延伸推荐:
文章丨22岁大学生,倒在雪山上
——————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嘉宾 | 余物非,《三联生活周刊》记者
2024年10月2日和10月4日,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哈巴雪山接连发生两起事故,一位26岁向导在带领徒步者游玩的时候,突发疾病去世。仅隔一天之后,又有一位22岁的徒步者未经审批报备,从虎跳峡区域进入景区后失联,被发现时已无生命体征,倒在了4200米的哈巴雪山上,法医鉴定其死为高原反应。
哈巴雪山是一座海拔5396米的积雪山峰,因为有合适的路线和海拔爬升高度,被认为是入门级训练首选的雪山之一,近年来受到年轻人的广泛追捧,甚至成为不少人的“人生第一座雪山”打卡地。
两位登山者为何来到这座雪山?都只20多岁的他们,缘何接连在此发生事故?过去的近30年时间里,这座山峰如何成为年轻人追捧的“人生第一座雪山”?当流量涌入户外圈,我们又该做哪些准备?
事件发生后,《三联生活周刊》记者余物非前往现场调查,采访到了遇难者家属和多位相关人士。本期节目,我们将同他一起,了解此次事故的背后并讨论户外探险的相关话题。
备注:本期节目中提到的名字“张起灵”,是遇难者生前一直使用的化名。事故发生后,他的家人希望我们在报道中使用这个名字,以作纪念。
【时间轴】
00:01:36 一座雪山接连发生两起事故
00:05:12 现场还原:“第一反应这个人真的穿的特别少”
00:13:20 在户外圈,哈巴雪山是怎样一个存在?
00:28:55 “张起灵”到云南后
00:31:57 10月2号,26岁的向导之死
00:37:47 从探险者到大学生,哈巴雪山如何成为了户外打卡地?
00:57:14 户外探险VS事故风险,当地应该如何平衡?
01:04:51 当流量涌入户外圈,“心中有数再出发”
延伸推荐:
文章丨22岁大学生,倒在雪山上
——————
编辑:天健
剪辑:译丹
《现场!现场!》是一档由《三联生活周刊》编辑部记者主理的,关注社会新闻现场的播客。
在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三联中读APP | 小宇宙 | 喜马拉雅 | 苹果播客 | 网易云音乐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 |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丨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多一种生活 | 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欢迎点赞支持,或者把我们的节目推荐给更多的朋友~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Sebby
7个月前
上海
41
小臭书让更多人知晓了户外,但靓丽的照片并没有告诉观众直面真实的荒野应该多严肃、多专业
刘丫丫哼
7个月前
上海
22
15:29 永远要敬畏高山 敬畏大自然

YanLy
7个月前
广东
11
1:10:03 本只觉得遇难的年轻人犯了一些错误装备不行运气不好很遗憾,听到最后讲到他的背景,感觉跟他的家境和经历有种残忍的关联,为什么这个山非登不可为什么不请向导,不忍细思

大力强
7个月前
云南
6
1:01:09 传播更多基本知识,事故报告,安全保障,基本技术培训。

柯基味可颂
7个月前
上海
4
没有李晓洁,伤心💔

my_my_
7个月前
美国
4
54:41 不需要报备呀…嘉宾提到的可能是说有一些很火的国家公园的某些路段在旺季需要提前抽lottery或者抢门票,这个主要是为了控制人流…抢票一般都是提前一天/一两周,但要抽位置的话确实有几个特别火的非常看运气,有的人连抽好几年也抽不中lol…但他们不会管你在公园里还是公园外进行露营登山攀岩还是其他什么户外活动冒险活动,但自己为自己负责,有什么后果自己承担…上周我们去附近的一个国家公园(也是雪山),他们只会提醒你山上路面结冰需要备雪链(但他们也不会真的检查带没带,有头铁的非要试试那就冲,冲不上去就自己下来了),以及四点就要开始下山晚上要封路,上去之后snowshoeing的滑雪的露营的冲顶的啥装备没有就是硬走的,干啥的都有…但可能因为美国一直就这样,大家基本都有这个需要自己对风险对自己的能力做评估的认识…国家公园的建立主要是为了保护那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其次才是给人提供了一个可以相对便捷和安全的access这些地方的途径(毕竟这里的路和基础设施是有人维护的),所以他们的硬性规定也基本都是围绕着自然保护上的,譬如说除了一些特别允许的例外不能采摘公园里的植物呀,不能在公园里打猎呀什么的…但美国本身就人口更小,所以管理上的挑战也小很多,像那些national forest/state forest,管得更少,很多都是开了一天人影都不见几个,就是大家自己提前了解能做什么,自己判断要做什么,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zoeJ
7个月前
河北
3
这个记者到底调查了啥…问啥啥都不知道
SHUJING_WRoB
7个月前
浙江
2
终于听到魏主播的声音了

装甲战兔
7个月前
上海
2
30:07 户外导致去世的大部分都是这种懂一点但是又不是完全懂的

你谁呀哈哈哈
6个月前
北京
2
非常喜欢听这种主题,人在大自然面前真的要有敬畏之心。
恣意追风
6个月前
吉林
2
想知道三联的记者都是专业的吗?还是说兼职呢?连续听了好几期,发现有的还是学生,有的是物理学博士,这期的记者听感是最不好的,叙述混乱,细节问题自己也不知道,该科普给外行的知识解释不清,同样的内容反复地说😂

大力强
7个月前
云南
1
对于技术攀登,入门探索,记者的叙述真清晰。

大力强
7个月前
云南
1
37:43 好友就是高海拔雪山地区成长的,从小对雪山,对攀登,都充满敬畏。。。。。。。
。。。。。别的真的不知道说什么了
阿珂_I5IG
7个月前
上海
1
1:02:55 啊 价格限制不是商人的获利手段吗 统一底线就会安全吗

溪佩
7个月前
广西
1
57:44 是都安九顿天窗吧?
HD431916l
5个月前
云南
1
53:53 非常感谢余老师提出这个问题。作为可持续发展和转型板块的从业者,越是和珍贵/高风险/稀缺性地方资源开发相关的议题,当地居民生计和发展相关的问题,越需要被仔细审视。
HD942890q
3个月前
山东
1
51:17 这位男记者有点啰嗦。

生巧
3个月前
辽宁
1
嘉宾口条真差啊 一句话里n个“可能”

小曲
3个月前
贵州
0
06:27 ?就这样就上啦?!

小曲
3个月前
贵州
0
14:00 还不就是小红书炒起来的,动不动就说什么“有腿就行”,多少人户外出事都是被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