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一切人际关系的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阿德勒 《被讨厌的勇气》
欢迎你!毕不了业36期的听众👏本期话题的起因是从来没做过心理咨询的宏宏和习惯定期进行心理咨询的羊伊,在进行了同样一场心理测评后展开的讨论:
在这里也和大家科普一下🔍【心理评估】是在正式的心理咨询之前,通过专业的测评量表及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对话,去反馈你的心理健康水平、情绪困惑来源,而后提供心理健康解决方案。
结束这次心理评估后,结合自身的体验&内观,宏宏羊伊发现某些内心深层次的伤痛全部和原生家庭有关。当然如果你听完本期节目就会知道,我们决不主张把成人以后生活面临的一切困境归咎于原生家庭。但这不妨碍我们去去回望、去正视这个部分,因为逃避并不会带来自由,只有盲目:
“除非让潜意识变得有意识,否则它将指引你的人生,而你却称之为命运。”
本期节目从两位主播与自己父母的依恋关系、相处模式入手,尝试解读中国小孩与原生家庭关系的典型困境。通过这些困境与反思,我们可以内观出与父母之间的依恋连接是否健康、是否曾受到创伤、这些创伤如何具有破坏力并影响成年的我们。在这个框架里,一些基础的心理学概念、流派分类贯穿其中,也是一期心理学入门科普的轻松对谈

📍一些本期节目涉及的心理学理论:

阿德勒——积极学理学代表人物,与佛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流派相比,倾向于目的论而非原因论,鼓励人们自主追求幸福:现在的不幸与过去无关。把不幸归因于过去的经历,只会让我们陷入永远无法改变的困境。相反,我们应该关注可以改变的未来目标。
荣格内在小孩理论——“your inner child of the past” ,即人内心中未成长、未被安抚好的部分。PTSD情绪闪回:遭受攻击的、有应激反应。
自我疗愈——拥抱内在小孩和它对话:觉察(情绪)-理解(处境)-接纳(当时的自己)-认可与鼓励(当时的自己)

🎙️听友群:请添加微信号 bibuliaoye123
📣主播:羊伊 xhs@懒羊羊伊,宏宏 xhs@宏宏跑步去

05:44 自我探索的意义是什么,是否只有已经产生心理问题才需要心理辅导

14:02 中国式父母的典型教育——打是疼爱,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17:02 父母的“允许”帮宏宏走出校园霸凌,他们甚至没做出什么行为

22:02 直接面对使人保持谦卑,逃避会带来无知的傲慢

28:13 照顾母亲带来的“伤痛感受”被羊伊小心隐藏起来,但不代表不存在

32:51 “我所有未被满足或实现的部分,全部都是原生家庭造成的”

37:30 过去的三十年,我过度背负了母亲的人生

44:20 羊伊的强干涉与宏宏的反干涉都带来了某种程度的痛苦

50:22 连另一半五险一金交多少都要干涉的妈,要如何相处

53:21 两个中国式女儿:“我管你”VS “别管我”!

1:00:31 截然相反的人生脚本却可以用同样的心理学工具解构

01:02:06 阿德勒的解法——目的论与积极心理学

01:06:20 萨特与阿德勒在鼓励人们主动对抗消极时的相似观点

01:11:10 怎么判断是谁的课题?结果谁承担就是谁的课题

01:20:03 荣格的解法——找到心里那个被忽视的小孩:自我觉察、疗愈创伤

01:23:39 觉察(情绪)-理解(处境)-接纳与鼓励(当时的自己)

📚本期推荐书籍:
岸件一郎,阿德勒心理学系列—《从此刻开始幸福》
张沛超,《我的内在无穷大》
范德考克,《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主播...
宏宏跑步去
羊伊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荓翳_rain
5个月前 甘肃
12
算是一个题外话,给一些喜欢哲学但是年纪比较小的朋友们。 哲学可以去学,它也很有意义,但是不能太深究。 我是从小就很喜欢哲学,初一开始接触唯心主义,一直都是偏唯心。初二遇到疫情,一直在家上网课,我又开始深入了解哲学。当时一方面网课比较压抑,一方面年纪比较小三观还在建立,我当时就陷入了虚无主义的桎梏。当时的我没有办法给出我活着的意义,特别的痛苦。然而也没有办法从虚无主义跳脱出来,一度很迷茫。 它可以辅助你去理解这个世界,但是想不明白也可以不去想。
河洼
5个月前 北京
9
17:24 允许比禁止更有力量!!
_Terra_
5个月前 上海
7
1:05:15 关于课题分离这一点,有问题想请教🙋🏻‍♀️比如伴侣或者父母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或者行为方式,理论上这些课题后果都会由他们自己承受(比如患病等),但是届时如果他们真的患病了,作为家人的我们也会付出时间精力去照顾,这是不是说我们也是课题承受的一部分?这种情况下如何课题分离?撒手不管、放任吗,或者是孜孜劝诫、试图改变,如果是后者,对方是很固执的人,反而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会感到无力
咖啡加点醋
5个月前 北京
6
52:49 “除非你让潜意识变成有意识,否则它将指引你的人生,而你却还称之为命运”
痒痒吖
5个月前 湖南
6
每周获得一个关键词,让自己跟自己和解,本周关键词(句)“允许比禁止更有力量”
河洼
5个月前 北京
5
39:19 “妈妈 我是你的女儿 不是你的老公”想起这句
QkoQko
5个月前 上海
4
44:04 很能共情这一点,我爸是很自私不负责的人。20岁开始,我就是我妈的‘情绪垃圾桶+速效救心丸’。她老公出轨找我,她儿子在学校出了问题找我,她女儿厌学也找我……等等反反复复。大三的时候突然有一段时间特别自闭情绪低沉,在宿舍一周都不愿意出门。毕业后慢慢觉醒,我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心疼她,不想看她一个人承受。也认识到这一切的发生,和她的性格也有关,做人稀里糊涂、没底线、爱自我感动等等。在一次次帮她解决,又一次次被她的行为被刺,我意识到,她是救不好的,因为她沉浸其中自己也不愿意改变。我不是救世主只是个25岁的普通女孩。那就人各有命吧,我毕业一年后离开了那个城市。现在已离家4年,她们还是老样子,我目前生活的很好,很少和家里联系。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一定是从前的决定和选择累积出来的。我不强求别人改变观念和性格,也会承担合理的应尽的义务。我坚定的信念:人不是另一个人的救世主;成年人为自己的行为买单,对自己、对原生家庭。
琴心心理咨询家庭教育
5个月前 四川
2
听到羊伊曾经为母亲承载了那么多情绪和抱负,很心痛,但同时也很欣慰现在的她看见了那些伤痛积极意义的另一面。
一路向东_VfBj
5个月前 四川
2
束缚无处不在,原生的、工作的、法律行为的、道德伦理的……;挣脱是永远的话题、行为。自我探索无止境,没有了束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帕的旅馆
5个月前 浙江
2
或许有听友记得主播推荐的书是什么不~
m_我是一朵云
5个月前 四川
2
这一期听得好压抑好沉重 就是心里有一块石头一样 不知道 父母根本不会改变 我们也躲不开
秋天的木木
5个月前 云南
1
49:08 听这一段心疼宏宏。每个人都有叛逆期,来得早来得晚。抱抱🫂宏宏
春生楠木
4个月前 湖北
1
我也是最近开始慢慢向内看自己,能分析出自己现在的状态和情绪,我也很喜欢心理学但苦于不知道怎么进入这门学科。我在小红书搜了好几次相关内容,大部分都是推荐书籍,但我觉得不是很系统。而且心理学分类不少儿童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犯罪心理学等太多了,一时不知道怎么开始。在此特别希望两位博主能不能在某一期的博客里,谈谈关于外行人怎么去选适合自己的心理学书,是系统学看专业书,还是看符合当前适合疗愈自己的心理学书
Chenyan_
5个月前 上海
1
哈哈哈哈 是不是姓李的小孩的妈妈都是同款 虽然没有学钢琴小提琴 但从小学画画 书法 象棋 各种培训班,虽然我没有成为别人家的小孩那般优秀,但是妈妈所在的工作环境里的朋友同事都是别人家的小孩。大学毕业后曾经每个周末都在相亲,妈妈的各种具像化标准都是如出一辙的,直到现在我也未婚。再到上个月妈妈70岁生日的愿望居然是希望我早日结婚生小孩,是不是同款妈妈👩
羊伊
5个月前 北京
1
感谢好朋友简单心理对本期节目的支持! 欢迎参加宏宏和羊伊体验的线上首次咨询活动,包含3份专业的心理量表,和心理咨询师50分钟的1v1视频访谈以及定制化的健康服务方案。想要尝试的毕业生🎓赶快去【简单心理公众号】回复暗号【毕业】,享受新年超值补贴199听友价!在北京的朋友也可以选择到简单森林进行线下评估或咨询哦🎉
脱脂kiwi果
3个月前 北京
0
53:03 好棒
何小勤劳
3个月前 北京
0
这一期听的心里湿漉漉的。
MORNING_s7jU
3个月前 江苏
0
1:01:38 太好啦还讲了课题分离
Randilano
2个月前 广东
0
48:52 太同感了,父母真的大小事都要管,真的好烦,而且真连对方的身高都要管
Mercury的水星记
5个月前 湖北
0
1:11:23 #课题分离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赋予过去经历的意义。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