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长:
76分钟
播放:
7,529
发布:
5个月前
主播...
简介...
本期播客是我们为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准备的特别节目,邀请到了国内“性别经济学”概念最早的倡导者之一、经济学博士刘倩。我们聊了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性,性别经济学的双重镜像,当代社会性别角色的转变与博弈,以及女性如何提高自己的“财商”。
愿每位女性都能在财富与智慧的共振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节日快乐!
本期嘉宾
刘倩,经济学家,博士毕业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长期专注于劳动经济学、性别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东西均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经济学人集团大中华区前总裁。2019年获得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
本期节目特别鸣谢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将在评论区精选两位留言点赞最高的听友,各送上一本中信出版社新出版的刘倩老师的著作《性别经济学》,截止时间3月16日。也欢迎大家把节目分享给自己的亲友,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期知识点
性别经济学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授予了哈佛大学的Claudia Goldin教授,以表彰“她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研究的贡献”。性别经济学最初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性别相关问题。性别视角对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PaulSamuelson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中,尽管该书已经重印20版,但在其1178页的内容中,仅有不到半页讨论了女性劳动市场的歧视问题。
效用
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其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可以是收入最大化,也可以是幸福最大化或快乐最大化。这些概念并不相同,简单来说,效用最大化就是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效用是无法与他人比较的。例如,有人享受婚姻生活,而有人则更喜欢单身,各自的快乐是无法被他人完全理解的,因为每个人对效用的定义各不相同。我们唯一能进行比较的是,在做不同选择时,哪种选择的效用更高。例如,今天是否比昨天快乐,工作是否比休息更充实,旅游是否比读书更能开阔视野。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
这是一个伪命题,它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相悖。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无法实现完美的平衡。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例如,生育的直接成本包括奶粉、教育和房租等,但更高且常被忽视的是通常由母亲承担的机会成本,也称为“母职惩罚”。这是指女性因生育而在职场上可能面临的一生中20%收入的损失。
教育的投资回报率
乔治敦大学的GeorgiosPsacharopoulos和世界银行的Harry Patrinos研究了过去60多年全球的教育投资,发现平均而言,多接受一年教育,未来工作每年的收入将提高8.8%。女性的教育投资回报率普遍高于男性,平均接近10%,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投资回报率。相比之下,纽约大学的Aswath Damodaran教授研究发现,美国1966—2015年股票和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4%。
此外,投资女性教育还会带来以下益处:
提升女性自身的工作收入;
提高丈夫的收入和寿命;
增强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因此,对女性的教育投资是最具性价比、低风险且稳赚不赔的投资选择。
时间轴
04:10 为什么读博?因为想去联合国工作
13:00 “妇女节”还是“女神节”?
16:09 性别经济学的两个方向:用经济学研究性别问题,以及用性别视角重新研究经济学。
25:06 中国女性生一个孩子的母职惩罚:57万
36:26 女性选择不婚不育,是一种沉默的反抗
48:09 婚姻其实是男性拿各种资源去和女性交换当爸爸的权利
59:38 女性最重要的财商,就是投资自己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本期嘉宾推荐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II. Larghetto (Martha Argerich)
【本期主播】
海云:文化研究博士,一个做媒体的
红总:传播学博士,一个留学咨询师
【制作团队】
·制作人:响子、Daytun
·出品人:红总
【出品方】
上海杭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加入听友群方法:关注微信公众号:《我是女博士》,给公众号留言申请加入。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欢迎愿意分享经验的女博士通过以下方式报名参与节目:
[email protected]
收听途径:小宇宙、喜马拉雅、podcasts、网易云音乐,搜索“我是女博士”
愿每位女性都能在财富与智慧的共振中找到自己的节奏,节日快乐!
本期嘉宾
刘倩,经济学家,博士毕业于瑞典乌普萨拉大学。长期专注于劳动经济学、性别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研究。东西均咨询公司创始人兼CEO。经济学人集团大中华区前总裁。2019年获得世界经济论坛“全球青年领袖”称号。
本期节目特别鸣谢
中信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将在评论区精选两位留言点赞最高的听友,各送上一本中信出版社新出版的刘倩老师的著作《性别经济学》,截止时间3月16日。也欢迎大家把节目分享给自己的亲友,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期知识点
性别经济学
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首次授予了哈佛大学的Claudia Goldin教授,以表彰“她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研究的贡献”。性别经济学最初是劳动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从女性的角度出发,用经济学理论研究性别相关问题。性别视角对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例如,在PaulSamuelson的经典《经济学》教科书中,尽管该书已经重印20版,但在其1178页的内容中,仅有不到半页讨论了女性劳动市场的歧视问题。
效用
经济学认为人是理性的,其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这可以是收入最大化,也可以是幸福最大化或快乐最大化。这些概念并不相同,简单来说,效用最大化就是满足自己最大的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效用是无法与他人比较的。例如,有人享受婚姻生活,而有人则更喜欢单身,各自的快乐是无法被他人完全理解的,因为每个人对效用的定义各不相同。我们唯一能进行比较的是,在做不同选择时,哪种选择的效用更高。例如,今天是否比昨天快乐,工作是否比休息更充实,旅游是否比读书更能开阔视野。
事业与家庭的平衡
这是一个伪命题,它与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概念相悖。无论是女性还是男性,都无法实现完美的平衡。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东西。例如,生育的直接成本包括奶粉、教育和房租等,但更高且常被忽视的是通常由母亲承担的机会成本,也称为“母职惩罚”。这是指女性因生育而在职场上可能面临的一生中20%收入的损失。
教育的投资回报率
乔治敦大学的GeorgiosPsacharopoulos和世界银行的Harry Patrinos研究了过去60多年全球的教育投资,发现平均而言,多接受一年教育,未来工作每年的收入将提高8.8%。女性的教育投资回报率普遍高于男性,平均接近10%,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投资回报率。相比之下,纽约大学的Aswath Damodaran教授研究发现,美国1966—2015年股票和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仅为2.4%。
此外,投资女性教育还会带来以下益处:
提升女性自身的工作收入;
提高丈夫的收入和寿命;
增强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学习成绩;
促进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因此,对女性的教育投资是最具性价比、低风险且稳赚不赔的投资选择。
时间轴
04:10 为什么读博?因为想去联合国工作
13:00 “妇女节”还是“女神节”?
16:09 性别经济学的两个方向:用经济学研究性别问题,以及用性别视角重新研究经济学。
25:06 中国女性生一个孩子的母职惩罚:57万
36:26 女性选择不婚不育,是一种沉默的反抗
48:09 婚姻其实是男性拿各种资源去和女性交换当爸爸的权利
59:38 女性最重要的财商,就是投资自己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本期嘉宾推荐
Chopin: Piano Concerto No.1 in E minor, Op.11 -II. Larghetto (Martha Argerich)
【本期主播】
海云:文化研究博士,一个做媒体的
红总:传播学博士,一个留学咨询师
【制作团队】
·制作人:响子、Daytun
·出品人:红总
【出品方】
上海杭苇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
加入听友群方法:关注微信公众号:《我是女博士》,给公众号留言申请加入。
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欢迎愿意分享经验的女博士通过以下方式报名参与节目:
[email protected]
收听途径:小宇宙、喜马拉雅、podcasts、网易云音乐,搜索“我是女博士”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lucklly
5个月前
北京
20
喜欢的播客更新啦,今天学习了性别视角下的劳动经济学,当前的三十年是九紫离火,很旺女生。202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哈佛大学的Goldin教授论证,女性只占0.403边。而且,全国女性参与工作比例68.2%,安哥拉可以达到94.8%,与伊拉克的16.4%相比相差特别多,中国的这一数字是84.1%,性别只是一个范围很大的分层,这里面也有很多小亚层,都是需要我们关注了解认同的。 还有太多方面,我们要继续努力努力
Ccile_iGoo
5个月前
北京
13
16:21 我以前喜欢叫女神节,自从了解三八妇女节全称是“联合国妇女权益和国际和平日”,我就更喜欢叫妇女节或女权节。毕竟是为了纪念女性为争取平等权利、劳动权益和社会参与所作出的斗争。
九一之下
5个月前
湖北
9
1:00:00终于结束了漫长的男性话题,虽然你们聊的很开心,好像有一种反过来“调侃”男性的快乐。但我个人会觉得,妇女节主题还聊男的真的无趣了…
我_1x0w
5个月前
辽宁
8
这次的博客,有点怪 怪的
小青不轻
5个月前
陕西
7
结婚本质属于合作共赢,但是大部分女生在婚姻当中都是亏本买卖,谁还愿意结婚呀?
钨铷锌
4个月前
湖北
7
16:03 妇女的“妇”是女性可以推翻大山。

倪瞠
5个月前
天津
6
15:33 妇这个字还是有附属或贬义,与之相关的词可说明问题,如妇人之仁,妇道人家,夫唱妇随,妇人之见等。一段时间之内称人为妇女也有戏谑或者调侃。大家不愿意用妇这个字,除了土,大概也有这种考量。
窃以为既然是舶来品,那不妨直说为女人节。woman只是与man对应的词。妇 女 若是分别指的已婚未婚,那为何没有与之相对的~男?

红总
5个月前
广东
6
感谢大家收听本期节目,中信出版社将在评论区精选两位留言点赞最高的听友,各送上一本刘倩老师的著作《性别经济学》,截止时间3月16日。也欢迎大家把节目分享给自己的亲友,感谢大家的支持。

卡住了
5个月前
美国
5
之前是一腔热血的做女性主义研究事宜,但最近越来越注重经济给女性带来的更为显著剧烈的影响,读到伍尔夫在近一百年前剑桥图书馆前,因为性别而不能入内,发现剑桥女院因为资金短缺只能有更少的书籍,更朴素的餐食,但是伍尔夫继承了姑姑的财产后,可以将肆意读书,可以毫不在意男人的点评和目光,我们不仅仅要有强大的女性主体意识,我们也要手握实权/经济,更大程序保护和表达自我,两者相辅相成。

夏息澈
4个月前
北京
5
第一次刘倩博士是在知行小酒馆,感谢有这样优秀的前辈在研究性别相关的经济学内容,你们的视角实用又重要,给我很多能量,让我知道投资自己,争取更多资源就是最棒的选择~期待你们的内容越来越被瞩目和接纳,造福更多女性和社会🎉🎉🎉更喜欢妇女节或者女性权益节,当然如果有一天,「女神节」不是为了让女性买买买,而是真正赞美女性的力量,那这些也不过是一个名字

周直三
5个月前
北京
4
最近正好看到有很多代表提议取消离婚冷静期。法律的制定是为了让做坏事的代价更高,但让离婚的代价变高,等同于在鼓励不离婚。但婚姻本质上是个人行为和自由,为什么要强行设置门槛?如果没有顺利的准退机制,只会让更多人更恐惧婚姻

别下雪
4个月前
上海
4
14:26 觉得妇女土不就是已经带有偏见色彩看待了吗?为什么还要求别人对女神不带偏见😨
趴趴婆Helena
4个月前
未知
3
作为一名HR,对劳动经济学还是挺感兴趣的,觉得劳动经济学在中国应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快速发展阶段,国内更注重人口红利(量)的研究,现如今,随着生育率下降,对于质的研究(如人力资本的投资与回报)更为必要和迫切。这就让我想到近年来公司运营都倡导的降本增效,随着AI的出现只会愈演愈烈,现在我们公司已经在开始分析AI对人力的释放,组织结构的变化,以及技能的转变,这应该也是目前劳动经济学研究热门领域吧。
这期播客中也有一些惊喜发现,比如了解到了性别经济学,作为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对女性平权一定有推动作用,希望在家务分工、职场机会上能日趋实现男女平等,在平等的情况下,女性可以更好去思考婚姻和生育选择。支持倡导经济学研究和政策制定应更多考虑性别视角。
日圆
4个月前
山东
3
一直很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就是,虽然不是女博士也可以学习很多专业的知识,我一直相信启蒙,也可以有二次启蒙,不管是什么方式。当听到“机会成本”“财商”的学术解释,结合自己日常经验,瞬间明朗了。投资自己,读书,听我们女博士的节目,不断push our limits,自己受益,也是家人受益。非常感谢每一期的知识启蒙🌹

lola-------
5个月前
河北
3
14:52 因为女神这个词在现代更多指向漂亮吧
九一之下
5个月前
湖北
2
30:51 或许有些女性是想顾家,选择了退出工作/灵活工作;也有不少女性是被劝选择能顾家的职业,父母会这样说(职业做老师/公务员好股价)、周围的人会这样说,甚至到了同一个单位里,也会更一线重要的职位都不要女性,默认女性的重点的“家庭”。但是如果跟他们说自己没这个打算,也并不会获得重要职位的机会…整个社会默认“顾家”是女性的责任,但男性才是“一家之主”

黄连队长阿欢
4个月前
上海
2
56:02 我觉得有选择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现状并不会很快的改变。而现状是男的赚的多,但在家庭里面用钱的支配权不在男的手上。女的赚的少,但在家庭中钱的支配权其实在女的手上。要讨论这个到底公平还是公不公平,需要研究同一个岗位有多少女的比男的赚的少,少赚多少。在家庭中有多少女的掌握家庭财政的支配权,比例又是多少?然后再看看多少比例的男女想要调换社会角色?
炫呐
4个月前
广东
1
1:01:12 这一段高亮!“从全球过去五十年数据来看,同一块钱,投资在美国股市、债券市场的平均每年金融投资收益率是2.4%,但投资让自己多读书上,平均多读一年学,未来工作每年收入会提高8.8%,甚至女性的投资教育回报率还高于男性,达到10%。”
見過冇二
4个月前
山东
1
14:25 一般 个人偏见多了 不够客观也不够新鲜 放弃

黄连队长阿欢
4个月前
上海
1
23:16 实际上一个国家的生育率跟这些什么花费多不多的关系不是很大。真正关系大的是,只要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生育率就会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