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从隆庆开关到明末清初,从1516年到1644年,这一百年间明清朝代更迭风云变幻。此后康雍乾,大清却从开放到封闭,从盛世到落寞,我们曾经失去了什么?明朝时期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等种种对外经济文化活动,为何到了清朝却走向闭关锁国,与世界渐行渐远?


在新书《失去的300年》里,作者郭建龙追溯从地理大发现到1840年这三百多年里,中国的开放与失败,深入三百年间几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从政治、社会、商业、科技、官僚体系等多个角度,解读历史中的关键细节和重要因素,寻找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历史成因,探索其中的得与失。


本期思想早餐,与作家郭建龙一起,聊聊那些刻板印象之外的明清历史。欢迎评论留言,与我们分享你的看法与观点。


|本期主播|


吴晨,著名财经作家、著有《突围》《商业场景》《潜流》和《超越乌卡》等(微博@财经作家吴晨)


|本期嘉宾|


郭建龙,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世界近代史。近十年来,实地探访几乎整个中国以及非洲、欧洲、中东、中亚、东南亚等地数十个国家,用游走的方式观察和记录世界。善于从不同的宗教、文化根源入手,多视角叩问地域文化,带领读者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穿梭,透视千年文明的兴衰存亡。已出版历史畅销书《汴京之围》《盛世的崩塌》《丝绸之路大历史》、“帝国密码三部曲”《中央帝国的财政密码》《中央帝国的哲学密码》《中央帝国的军事密码》,历史游记《穿越非洲两百年》《穿越百年中东》《失落的世界》等。


|时间轴|


02:19 填补历史中的断裂,探寻中国的航海时代


13:14 为什么说晚明比清朝更开放


26:58 明清时代南洋华人的海商集团


34:44 清代闭关锁国的重要历史节点


42:58 满清时期的对外往来是怎样一种形态?


51:21 晚明之后,传教士对中国的影响


01:02:39 更加需要警惕的,是思想的封闭


|更多内容|


小红书:@吴晨商业观察


公众号晨读书局相关阅读:


《巴拉吉预言》走出低效阅读陷阱


五本书,读懂马斯克


从推特到白宫,新任“发改委主任”马斯克想干啥?


——


【吴晨商业观察营】VIP会员持续招募中,专享全年五大权益,第一时间获取全球财经科技新知。


⬇️点击下方海报二维码查看详情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Nina_pbvZ
7个月前 四川
5
从健身来的体会:静态的稳定不是稳定,追求静态稳定会让身体更不稳定,事是虚弱,动态的稳定才是最强壮。
HD613174x
7个月前 湖北
3
“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困扰了两千年的 问题是:不管一个时代采取了多少改革和 开放的措施,但到最后,集权主义所产生的稳定需求,最后都会导致权力重归闭塞,将之前的所有成果尽数推翻。”——《失去的 三百年》
Eric666666
7个月前 未知
2
1:13:12 为啥听完了感觉一切都没有变呢
HD269614p
7个月前 辽宁
1
12:04 12分钟那怎么了
野客闲侃
7个月前 湖北
1
现在不是你要闭关锁国,关键是人家要贸易壁垒,对你闭关锁国。一个巴掌拍不响,不要你觉得,还要人家也觉得,是互相的,相对的,自嗨意淫是没办法的
HD909140s
7个月前 北京
1
中国的航海,包括郑和航海,都是近岸航海,这个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航海。
徐涛_KZ4v
7个月前 广东
1
1:12:02 1:11:40 法律上叫行为犯 思想犯,法律不能规范思想只能约束行为。
艾伦Wong
7个月前 上海
0
独步91
7个月前 浙江
0
小板凳坐好了!
Nina_pbvZ
7个月前 未知
0
1:06:47 哈哈哈!知识的引入带来得的不确定性。所以从宋以来推孝!
糖果快没了
7个月前 安徽
0
刚刚又重新听了小酒馆一期,无缝衔接上了,期待
il-Matto
7个月前 广东
0
不错👍
北境巡航
7个月前 北京
0
彼时绝大部分中国人把那些科学 和变戏法 一样看吧
星巴克平章事
7个月前 天津
0
1:13:26 没有规则就是规则,没有原则就是原则
__noble__
6个月前 北京
0
55:11 是不是搞反了,繁荣带来了大翻译
严宽_tA3Y
6个月前 上海
0
知识引入造成的不稳定性,怕的是无法与知识匹配的刚性的稳定, 要学会柔性的去中心化的稳定。东方式前置控制成本太高,精英会润,税收会崩盘。
HD508329m
5个月前 山西
0
对比起来主播的声音太小了,带耳机有些听不到
chaumontch
3个月前 福建
0
感觉满场听下来好多都不知道要射向谁的回旋镖或是螺旋镖🤣 觉得很多分析近代闭关锁国落后的因素,都过于主观,更有很多其实配合当下自我内心投射,缺乏逻辑关系和实证。我还是倾向贾雷德.戴蒙德早年那本书中对人类社会发展最大影响因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 无论大航海由国家扩张走投无路的南欧开启,还是工业革命由缺乏内外部资源禀赋的英国首发,以及东大近代的保守和封闭,其实都是地理环境和由其带来的资源禀赋决定的,从历史到现代,几乎能解释人类发展一切现象,有点相声段子里的“桃园三结义,孤独一枝花”的意思了。 至于什么传教士带来的先进元素、中外通商只有欧洲商船队单向互动等等未能引发内部变革都是经济学在古代资源极为有限下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体现。那时候社会生存过剩资源真的有限,不能直接带来显著增益事没人会推广,古人有局限性没有当代风投的意识,把这归罪与是古代意识形态有点过了。不然,你看那些外来的能直接带来好处的东西就推广很快,如土豆、红薯、辣椒。至于后面跨海贸易的保守,从财务学上来说就是高议价地位下追求利润最大化,一般高风险高成本的跨海航运并不能让不掌控销售终端资源的卖家——我们财报好看。欧洲跨海远程航线损失率高的吓人,这也催生出一些科技和商业的巨大进步,这还是地理环境因素被动引发的。阿拉伯印度航线千年顺风顺水就没这么多事。 很多像是历史的偶然,彼时香料在欧洲的天价和美洲白银恰好支撑了两牙牙持续的高风险拓展;明清两朝正好都缺乏海洋扩张野心,背后都是地理环境。乃至到当代 资源诅咒、货币霸权叠加产业空心化都是对所处环境的顺从或抗争的选择结果。现代人掌握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过剩资源,也许到了可以为自己充分未雨绸缪时代摆脱地理环境约束的时代。对于古时的各种意识形态层面反思就没必要过于纠结,保持进取心,从当下客观出发布局未来即可。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