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是与「起朱楼宴宾客」主播大卫翁的串台节目。


前两天有听友转了一张图,推荐几个喜欢的播客,「轻刀快马」忝列其中,然后给我标记了一个「在日主播」。这个真没有,我只是特别关注平成年代的日本年轻人而已,大卫翁才是真正的「在日主播」。


这一次借着大老师回国的机会,我们录了这一期串台节目。在讨论大纲的时候,我一口气发了十几条消息(可能把大老师吓着了)说我特别想聊一聊「幸福感」这个话题,然后我们一拍即合。


我原本以为,大老师会畅聊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哪些资产是值得投资的,哪些行业会在第四消费时代焕发生机(原谅我的刻板印象),结果在我们聊天的三个小时里,大老师几乎没怎么提投资的事情,反而在聊一些看起来似乎“虚无缥缈”的东西,比如共情、比如专注、比如热爱。


所以,这一期节目大概率不会试图教你「找回幸福感的5个小妙招」,也无法告诉你「下行周期的投资致胜策略」,但这大概率会是一期足够坦诚,也足够真挚的节目。


除开一开头因为线下面基大卫翁过于激动而有点结巴和破音,我可以负责任地说,这是我最近录制状态最好的一期节目。不由得想要再说一句,播客真好啊!


P.S.感谢大老师的后期制作(时间轴也是大老师写的),片尾是《0.5的男人》OST,中间插了两段《完美的日子》OST,大老师有心了!


【时间轴】


00:00 两个主播的商业互吹时间。


04:49 付宇给大卫翁的第一个问题:日本的年轻人真的开始跑步进入股市了吗?他们都是怎么考虑投资理财这件事情的?


16:06 大卫翁给付宇的第一个问题:作为一个90后的年轻学者,你家里是怎么做投资理财的?


22:09 没有信心的时候,我们才会去谈论信心问题。就像只有腰痛的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腰的存在。那么,日本人现在开始有信心了吗?


28:57 付宇给大卫翁的第二个问题:在国外生活之后,回头看国内发生的事情、思潮的起伏会有一些不同的感受吗?


38:32 大卫翁给付宇的第二个问题:现在的年轻人究竟如何看待幸福感这件事?


46:07 进入正题:就业冰河期的日本年轻人们,都是去哪里寻找他们的幸福感的?


47:25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先要理解日本人的一些底层逻辑:耻文化和匠人精神。


57:58 中国人在日本的昆虫社会和西方的动物社会之间,可能更接近后者。


62:05 假说一:社会联系和归属感对幸福感的重要性。日本人过去一段时间正从公司饮酒会式的联系向兴趣爱好社团式的联系变迁。


76:47 假说二:教育时期接受到的信息和走出社会后发现的断层造成了巨大的无力感,从而对幸福感造成影响。日本的“宽松世代”在教育阶段就不再有出人头地、努力向上的输入,因此在走入社会后也就不会有太多落差造成的无力感。


83:09 假说三:对人和事的过度标签化让世界变得非黑即白,让人失去共情力和同理心,让人容易陷入内耗,从而更难找到幸福感。


89:01 如何获得幸福感的暴论一:拥有可以为自己所用的共情力。


100:41 如何获得幸福感的暴论二: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


105:44 日剧《0.5的男人》里的隐蔽青年,电影《刺猬》里的精神病人,线下活动担忧的妈妈口中的不高兴的大学生,他们是否都在做一种战略转移?是否可以允许现在的年轻人对于时间的思考与以前不同?


115:29 电影《完美的日子》里那个曾经有过很多故事,但现在每一天都在很开心的扫厕所的大叔,就是当下日本的象征——经济腾飞的时候做一个有志青年,而浮华褪去后就专注于真实的生活。


133:10 如果寻找价值和意义会让你觉得幸福,那就去寻找,但如果这些事情让你烦恼,那不关心价值、不关心意义,只关心此时的快乐、此刻的晚霞也是应该被允许的。


135:05 美丽新世界里描绘的那种幸福,或许是我们最好的归宿?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我比闹钟醒的早
8个月前 江西
77
无力感的产生很多时候就是自己投入精力没有正向反馈,幸福感本质上也是一种自我满足的期许和得到的情绪反馈,个人始终认为人生是苦难多于快乐的,如果能找到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就好好去享受吧,不要给自己设定条条框框,你可以热爱摇滚乐躁动,也可以享受爵士优雅
棨棨棨棨
8个月前 福建
69
44:25 腰不疼的时候不知道腰在哪 这话真的好 我也是在家里遭受重大财务打击时才意识到资产管理,风险意识的重要性
Gk7i
8个月前 河北
61
听这期让我想到前段时间在鲁豫对话张春的播客中,鲁豫提到的话:“幸福是被过分评估、给我们带来很多困惑的词。人不需要每天都过的很幸福,每天过的怡然自得、很平静、很舒服是非常好的”。
鎏逸
8个月前 浙江
36
🆕刺猬 The Hedgehog 2024 🇨🇳🇭🇰 https://www.alipan.com/s/eHf26k8QRgM 🆕完美的日子 新活日常(港) Perfect Days 2023 🇯🇵🇩🇪 https://www.alipan.com/s/woeeUkQgPJG 0.5的男人 0.5の男 2023 🇯🇵 中日双语〔5集全完结〕 https://www.aliyundrive.com/s/9zcAp36nhgi
陈壹舟
8个月前 上海
27
妈呀 喜欢的两个主播一块做节目了🫨🫨
浔阳江头夜送客
8个月前 上海
26
36:57 因为精力消耗完了,一天牛马工作回到家后,只想躺着获取垃圾信息“爽爽得了”。
单色的魔方
8个月前 日本
23
两大偶像台合作,名不虚传。 以我对个人投资和对日本年轻人粗浅理解,如果把个人投资这的行为归结成三个前提条件的结果:闲钱,理财知识和意识(包括信心),这三样东西,日本的80后,90前半,几乎全都没有😊。 其根源可以近似的理解成同时期中国东北下岗潮下长大的人,对风险和未来的厌恶,恐惧和不屑。
菜呀菜呀菜呀
8个月前 广东
20
19:51 93年人,14年本科毕业,16-18年研究生毕业。所以身边同龄人买房基本都在19-22年。 身边有不少上岸,买车买房的。但感觉这个岸很微妙。 北上广深+其他城市,目前时点,很多朋友的房基本只能保本,还有能亏上几十万、一百万的……(目前卖出,扣除各种税+利息)。 工作,朋友当年本科能进银行,但是出去读个研究生,就进不去了。
HD863799s
8个月前 北京
16
大卫翁 付余 天楠 老钱 他们几个风格声音都好像啊
浔阳江头夜送客
8个月前 上海
15
54:51 56:09 动物文化(美国):向外求,幸福感是个人成就和社会认可。昆虫文化(日本):向内求,幸福感是平和与宁静,克服物欲。
麥當當
8个月前 江苏
14
聊着聊着就跑偏了,充满了(自认为)高知群体想当理中客的傲慢
Ass嘟嘟
8个月前 河北
13
「✅投资理财 - 日本」 日本经历了30年没有通胀的时代,这一代成长起来的人对于“钱贬值”没有概念。 更倾向于攒钱,而不是投资理财,对资本市场比较抵制。 去年日本迎来了30年来第一次通胀,对民众的刺激非常直接。比如一瓶饮用水,110日元→150日元。 但跑步进场,有一些夸大。 经历了就业冰河期的那代人的资产,相比其他时代的人更少。在金融化时代里,如果不投入资本市场,怎么面对养老是个问题。 「✅合成谬误」 当每个人都做出了对自己来说最合理的选择,当它合成了一个大的事情之后,就变成了一个错误的事。 当所有个体都在修复自己的资产负债表时,整个经济一定没过去那么繁荣。 「✅信心」 信心不是虚无缥缈的,是真实存在的。 对一个社会的群体来说,有某种自证预言存在的。因为你对未来有信心,所以未来真的会朝着你期待的那个方向发展。 当一个社会有信心时,不会讨论信心这件事;当大家都在谈论信心时,一定是大家都没信心的时候。就像只有腰疼的时候,才会意识到腰的存在。 信心修复非常难,会有路径依赖,是持续的思想钢印造成的。 「✅信息」 信息来源太多,反而更难分辨。知道的少一些,可能幸福一点。因为它本身过于复杂。把握住主线即可。 「✅幸福感」 你对中国未来的经济走势怎么看?你觉得你个人的发展怎么样? 2015年以前,对国家、个人很有信心;2020年对国家发展依然有信心,对个人开始转向消极和悲观。 2020年是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即使在个人层面上有很多对未来的焦虑或不确定性,依然可以用“这艘时代的大船还在往前走”安慰自己。 在今天,原来的叙事走不通了,无法寄希望于美好的未来,帮助你克服艰难的当下。 当你大部分时候情绪化还不错时,并不会觉得这些幸福的瞬间有那么特别。 「✅寻找幸福感」 1)底层逻辑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底层逻辑相似度远低于中国人和美国人。 耻文化:在有旁人看到的场合,有强烈的羞耻感,且必须紧绷起来。我不麻烦你,你也别麻烦我。中国人讲究邻里互帮互助。 匠人精神:做一件事情喜欢琢磨到最深的地方,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专注和成就感,整个社会也表彰这种极致。 用匠人的专注克服耻文化带来的约束感。 2)日本的昆虫社会和西方的动物社会 昆虫社会:把自己规定在某一个角色。 在西方语境下,谈论幸福感,谈论的是个人的成就、社会的认可,不断向外索取(向外求)。是一种更积极,更向外,更强调进取的幸福感。 在日本更多的是消极(向内求),强调平和、宁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中国的年轻人,以比较灵活的姿态看待所谓东西方幸福感的理解,保持开放的心态。 中国从理论上更接近欧美的动物社会,强调集体主义,更强调自己的个性。 时代变迁很快,所谓东西方只是认识世界的一个模子而已。 「✅社会联系 - 幸福感」 社会联系和归属感对幸福感的重要性。 社会联系、社会信任,比如兴趣社团、找搭子,能促进提升幸福感。 从一起约着踢足球、打篮球,到只要一个人就可以的健身,是很大的变化。 保有选择的权利,独处 or 社会联系。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被这个社会抛下?是否有归属于某一个群体的归属感? 从15~20年,年轻人对社会的整体信任似乎在下降。 “世界是个草台班子”同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突然变成了这样,而是之前你没有注意到而已。 现在能获取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原来被覆盖住的真相拉开了一角。问题在于你以为你看到的足够多,但这不又是事情的全部真相。 「✅无力感」 接受教育阶段,灌输的理念是只要努力就能有成就,但毕业后发现并非如此,就会产生无力感,也是不幸福的来源之一。 日本年轻一代接受的理念是要关注具体的生活、你工作之外的世界,而不是职业上的成就感。不是不关注收入、职位,而是关注再多,也不能对你长期发展有非常大的影响,选择把它淡化。因此走入社会后也不会有太多落差造成的无力感。 中国:只要高考的人数还在依然增加,只要研究生录取的人数还在依然增加,你可能很难期待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标签化」 玩梗:最初是自嘲、自黑的心态,但变成流量生意的一部分后,变成了煽动大家情绪的符号。 在算法的时代,因为它符合人性,流量平台只会越做越大,导致贴标签越来越严重。 互联网原住民:如果在网上认识到的整个世界都是一些抽象概念或符号的话,会失去在线下跟别人建立联系的能力。 可以给每个人都贴上标签,但如果习惯了标签先行,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对人和事的过度标签化让世界变得非黑即白,让人失去共情力和同理心,让人容易陷入内耗,从而更难找到幸福感。
loge
8个月前 云南
10
43:32 仔细回想了一下,上一次感觉到幸福是研究生毕业前的那段时间,那时候我已经签了工作,不用再上课,有大把大把空闲时间,我花了两个月去实习,攒了一小笔钱,实习结束后,我拿着这些钱到处旅行,去了四个省份。有钱有闲而且不用为未来焦虑,那应该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幸福的时候了。
1991outsider
8个月前 黑龙江
8
▲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7223c4dcbe0e69c8be049f3
Daine-苏白
8个月前 江苏
8
没有开倍速的分两天听完了,书写的冲动是针对《美丽新世界》这本书认知的时代变迁。同10年开始读大学,这本书在本科期间一直被作为反乌托邦教育的典范,来印证乌托邦的社会构建将是一场灾难,这也是历史上从没有成功的乌托邦原因。这也奠定了我对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基本看法。18-19年这本书是描述福特制僵化的,人丧志主观能动性,成为机械的压抑的螺丝钉本身,一定意义上美丽新世界比摩登时代更像是抽象中具体化的那个需要被批判的泰勒制所谓科学管理,以此来引出后福特后工业的问题。最近24年播客平台、微信等流媒体上重提《美丽新世界》在基调上发生了扭转,却呼应了当下时代可能的保守、务实趋势,再没什么理想主义,倦怠、无望和专注当下小生活本身,美丽新世界的未来也未尝不可,人人似乎都可以接受自己的位置自我的定义,然后在精神和生活上自我满足顺畅即可。这样的状态似乎才是真实对抗世界让自己存续的好办法。是的,这有用。但还是不想放弃反思,不想接受功能化了的人的设定,社会不平等的等级结构是客观存在的,个体是很难撼动,但我依然想警惕精英的傲慢和为被剥夺的情境而发声。美丽新世界作为一种反乌托邦的叙事,在提醒我们不能麻木于小我能够获得安顿的乌托邦幻想。
Mikan1110
8个月前 新加坡
7
1:27:44 注意到两位都是很审慎地在使用一些抽象的概念。比如前面提及人与人建立联结的能力的时候,我自然而然地想到i人和e人,但是大卫翁会很注意地把建立联结和不建立联结的状态描述出来,从而避免信息在省略中的误读。
loge
8个月前 云南
7
2:19:38 想夸夸这期的时间轴和片尾曲!
浔阳江头夜送客
8个月前 上海
6
1:17:43 现在面对阶级固化产生的巨大无力感,和以前受教育阶段的优绩主义只要努力就能上升的割裂感。
中书君icon
8个月前 北京
6
2:08:50 书名:《逃走的人》,作者:李颖迪。
uka_1IuS
8个月前 浙江
5
52:14 我到现在都会觉得在公共场合大声嚷嚷谈论自己事情的人很丢人,太张扬😅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