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let's 继续聊《再见爱人4》。


本期从麦琳画像事件聊起,浅谈如何摆脱容貌焦虑。


节目里,张泉灵对麦琳说,要自我认同才会解脱容貌焦虑。很大程度上可以,但是容貌焦虑,不止是一个【个体】的自我认同问题,而是几乎所有女生都会面对的一整套关于容貌的评价体系


因此,我们认为很有必要单独拿出来聊一聊,本期不上价值没有大词,我们希望从个体的经验与感受出发,来聊聊容貌焦虑对我们的影响,以及如何缓解容貌焦虑。


——


时间轴:


00:28 节目组在有意丑化麦琳吗


02:55 麦琳对画像的诉求到底是什么?


06:38 为什么我们会对自己的照片百般挑剔?


09:40 张泉灵的建议有用吗?


11:49 付航段子里的容貌焦虑,为何我们难以共情?


13:34 从麦琳身上看到一部分没那么好的自己


14:26 更新你的自我评价体系,找到更多自我认同的支点


15:07 培养自己的多元审美


——


最后,放个咱们播客的视频版地址:


如学研究9: 继后结婚拍成大如登基,到底是谁爽到了?


如学研究8: 雌竞双标之外,正常的女性友谊应该怎么写?


如学研究7: 主角不成长、反派被降智,如懿传为何矮化女性配角?


希望大家听的开心,多多留言💗

主播...
蛋黄酱MAYO
按需摸鱼专用账号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吒吒与小头头
7个月前 浙江
17
不知道女性为什么要有容貌焦虑,特别是麦琳,她老公可是丑绝人寰的李行亮,我看这男的是一点也不焦虑
挂壁花洒
7个月前 广东
4
反复把两位主播的所有内容听了很多遍,觉得不留言真的很过意不去。听两位的话特别有启发,觉得两位心地也非常善,是很有意义的播客!非常感谢两位分享!期待下一期!
芒小菓
7个月前 山东
3
嫡长沙发🛋️
小王不困了
7个月前 上海
2
嫡长地板
望京西_R44Z
7个月前 河南
1
庶沙发🛋️
元气满满呀
7个月前 北京
1
嫡板凳
周周_5Y6h
7个月前 浙江
1
啊啊啊没抢到🛋️
苏格方糖
7个月前 河北
1
画像不好看麦不直接说,然后怪李是不是跟画师把自己描述的丑了。我观察到麦有个逻辑就是外部世界让她不舒服了她不直接发脾气,反倒会怪到李头上,比如蒙古包跳舞,她看到黄圣依跳舞自卑了退到一边,然后说是李不提醒她。麦过度容貌焦虑一个可能是年轻时和现在的落差感比较大;还有是李选择麦结婚的原因有很大部分是麦年轻颜值(素人中的漂亮);有个婚姻中占比特别大但是节目里不会提的问题-X问题,如果他俩这方面有问题的话男的再说你现在胖了也还很漂亮女的也不会相信的。
明月倾城
7个月前 河北
1
还是接着聊再见爱人吧,感觉主播们解读的很好。温柔又不失犀利。
大西大773
7个月前 上海
1
期待,喜欢听二位聊天😆
吒吒与小头头
7个月前 浙江
0
06:25 “好男人”
吒吒与小头头
7个月前 浙江
0
20:59 嗯嗯,还是期待大如传
游走之间
7个月前 美国
0
可是这个画像是盲画 主要是表现描述者的内心吧 好不好看不是重点呀
周周_5Y6h
7个月前 浙江
0
来自耳帝的评价 我评价为麦的多重宇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xsl 昨天吃饭时几个朋友因为麦琳这个人物争执了起来,我发现,原来不同人对同一个人的观感差别可以那么大,情感色彩可以如此截然相反。听了半场后,我似乎有点明白,大家听起来是在讨论麦琳,但其实嘴上是麦琳,心里都是自己的事,可能是无意识地借着麦琳这个人物壳子,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喜恶,表达自我生活经验所塑造出的不同价值观,宣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某一个或厌恶或同情或难以释怀的对象的情绪淤积,甚至是延伸到自己最关心的一些社会议题上去。 在这样的争论里,我感觉麦琳只是一个代号,但代号底下是五花八门形形色色的不同具体人物,因为在席间朋友的讨论中,有几位男士都觉得自己的前女友/老婆等等简直太像麦琳了,而有位女士说感觉自己现在有时候也很像麦琳(并表明自己以前不是这样,是因为某某自己才变成了这样),我也看了几期节目吧,就我的感觉以及对他们的认识来说,都不太像啊,顶多有些人性共同点比较像,可为什么能这么有代入感? 我能够想象这段时间,网络上在轰轰烈烈地讨论着同一个麦琳,同一张脸,但实际上有千千万万个不同的麦琳弥漫在互联网时空里,麦琳被客体化了,各种抽象的、具体的、私我的、公共的内容都施加在这个名字上,麦琳像一个人物模型,但这个模型实在是太宽泛太常见像素太低,各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经验都能套进来;或者麦琳像一个广泛使用的转码程序,人们把生活里的各种人物格式都转换成了麦琳格式,但实际上原本的信息内容是不同的;麦琳像一个情绪、信息与人物印象的宿主,然而其实大家讨论的是这宿主身上的寄生物。 在我来看,朋友们谈论到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个议题、每一个生活中所遇见的那个难以释怀的对象,都应该有一个更精确的、更配套的、更细分的人物与话题模型来代入对应,但不知是不是因为我们这个信息茧房时代,实在是太难有一个共同交集的人物能出现在破多圈层的大广场里了,她给无数小服务器提供了联服模式,大家都纷纷涌入进这个大服务器中开始寻找敌友、造成冲突、互斗中获取经验,以渴望抵达供奉了自己所信仰价值观的最终城堡。这个时代可能有很多原因,很多很严肃的议题,都落脚在了鸡零狗碎的事件与所作所为无关痛痒的人物身上,有很多深刻本该进一步的讨论,都以娱乐化的面貌来呈现或者是从娱乐话题延伸出,但因为人物行为的无聊与浅层、建立在这种议题的本身的摇摇欲坠、以及很多诉求无公共模型可寄寓只能牵强附会于其他模型,于是导致群体之间越激烈讨论越是错位,那一个破圈层的符号看起来像是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交集,人们寄托了太多的情绪与生活内容在这难得的交集中,渴望在此达成某种连接与共识,但事实上又再度造成了撕裂,就像吃饭前我感觉席间氛围还其乐融融的,但吃完饭后感觉大家都压着一点莫名的不服,像是在暗暗等待着下一个人物代号出现后再较量。
苏木水火土
7个月前 美国
0
标题要不要带一下再见爱人hhh
林七喵
7个月前 北京
0
怎么不更了qwq催催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