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卡梅隆的电影几乎都关于灾难、毁灭,时隔多年,《终结者2》中的核爆场景仍然被认为是影史最棒核爆。
但他的片子却总是在劫难后成为观众的避世良药,或许在疫情肆虐的当下,坐进影院观看《水之道》的你,也能够理解09年那批刚刚经历金融危机,第一次见识到潘多拉大气层的观众。当年他们原谅了卡梅隆的所有瑕疵,因为在那两个多小时里,你可以放下现实,成为一名蓝皮肤的阿凡达。
如今在CG繁荣的时代,卡梅隆显然对技术更加狂热,整部电影变成由技术驱动,因此《水之道》自然也不可能复制前作的票房以及文化影响。
而且,还记得吗,数次挽救电影行业于危难的,不是那几个导演大咖,更不是技术的革新,而是差异化的内容与体验,类型片的兴起,特效大片的繁荣,都是如此。
卡梅隆和那些高举艺术旗帜、高呼与影院共存亡的老前辈肯定都懂这个道理,他习惯反复折磨特效师,却不习惯应对下游软性的需求。卡梅隆用技术带来了未来图景的冰山一角,但选择怎么样的未来,这要取决于你,我的朋友。
【主播及嘉宾打分】
夏一:7分
自我介绍太难想就没有想了
《水之道》仍有具有跨时代的意义,它开拓了水下实拍领域的边界,这份成就是史无前例的;但同样剧作上的问题相比前作更加明显,但也有个问题,在“中国观众与美国片渐行渐远”的时代,咱为什么老让好莱坞和卡梅隆来救场?
不重要先生:7分
赛博坦驻地球保安兼炊事员
除了特效,卡梅隆十几年的工作成果除了原地踏步就是倒退。《阿凡达1》是超越那个时代的电影,而《水之道》变成了与当下平行的作品,现在和接下来都不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至少也不属于电影了。
《阿凡达:水之道》综合评分:7.0分
|开场|
1:28:影片信息
3:19:主播及嘉宾打分
|优点环节|
6:35:本片中的水下世界是当之无愧的最大奇观,同时剧组在水下拍摄领域的探索自成一派,甚至可以说卡梅隆创造了一套水下的视听语言,是影视工业的迈进。
14:58:首先要警惕特效技术与院线片绑定,技术手段并非核心动力。卡梅隆用视觉信息来讲《水之道》的“道”,依然可以算作他对于3D技术的回应,另外部分动作戏也相当尊重物理实感。
21:36:《水之道》依然要延续卡梅隆的“创世”神话。
23:10:关于动捕技术,卡梅隆在阿凡达系列中摸到了法门。
26:21:潘多拉星球的生态系统就是视觉奇观的一部分
27:48:电影中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生存的“道”,组合起来就是“世界之道”,甚至人类猎杀图鲲也在运行规则之内。
|缺点环节|
29:56:有三个多小时片长,但情节过于简单,主角动机也难以理解,过于传统的剧作结构也是卡梅隆电影一直以来的短板。《水之道》主题上与第一部有重复,但剧本质量更差。
40:20:关于身份政治的讨论是过家家水平,对比《搜索者》,卡梅隆在新时代对此议题并没有更进一步的思考,
44:43:反派上校和小男孩蜘蛛工具人属性过重,本来的好设计变成了败笔。
47:28:电影缺少一场真正的大场面动作戏,这就导致一开始人类方的登陆变成炫技,而第三幕纯粹就是卡梅隆的自我致敬和自我抄袭。
|外延|
49:42:阿凡达系列展望、唱衰(再次鞭尸《水之道》没有科幻性)
62:58:超越时代的《阿凡达1》
66:45:聊聊为啥最近几年美国大片的特效貌似退步了
「本期额外提及的电影」
《阿凡达》(2009),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泰坦尼克号》(1997),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深渊》(1989),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导演:罗伯特·罗德里格兹;
《搜索者》(1956),导演:约翰·福特;
《沙丘》(2021),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导演:李安;
《夺冠》(2020),导演:陈可辛
节目中提及的少年派幕后:
「本期音乐」
《Nothing Is Lost (You Give Me Strength)》 The Weeknd
《Happiness Is Simple》 Simon Franglen
《The Tulkun Return》 Simon Franglen
《Hometree》 Simon Franglen
《Becoming One of The People (cd mix)》 James Horner
《Nearer My God to Thee》 I Salonisti
《Video Killed the Radio Star》 The Buggles
小宇宙|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播客|网易云音乐
搜索“小怪物大世界”关注订阅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