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canoe
排版:canoe

影像是时代的一面镜子,通过跨越时间的电磁信号,将过去与未来微妙的衔接在一起。

本期做客野生思想的嘉宾张扬,是一个导演、摄影师、制片人。而他,用手中的机器,记录下那个真正属于摇滚乐的、真挚的年代。
插微信音频
更多收听平台
喜马拉雅 | Apple Podcast | 蜻蜓FM |
荔枝 |网易云 | QQ音乐 | 酷狗 | 酷我 |
搜索“野生思想”
文章左下角点击阅读原文收听

二十多年前北京的北五环外有个一个村庄,那里有着田园,有耕种的人,有那些穿着奇奇怪怪衣服没钱交房租的年轻人。北风从田野绵延至低矮的房屋,顺着窗缝儿爬进堆满乐器、烟头的屋子里。而这个村落,就是被人传唱至今的「树村」,也是是无数摇滚乐手抓住梦想的乌托邦。

90年代末的北京,在全国各地的音乐人眼里是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只要到了北京,就意味着你收到了音乐世界的「邀请函」。但首都的消费并不允许困顿的年轻人恣意地追逐着他们的音乐梦,只能去到更远更远的城郊,以减少生活不必要的开支。就是在这种有了上顿没下顿的情况下,这群少年们用自己的精神及对摇滚乐的追求,捍卫了我们时至今日耳机中盘旋的音乐。

张扬,用手中的DV机将那个年代的故事一一记录下来,在老破小、脏乱差的树村出租屋日常,再到在迷笛学校中举办的迷笛音乐节,站在舞台上的乐手奋力的呐喊,融成了一部中国摇滚乐的成长史「后革命时代」。





在纪录片「后革命时代」拍摄期间的张扬,除却摇滚乐手、摄影师的身份,还是一位“画画”的设计师。

在那段时间中,他将自己大部分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了乐队的相关之上。对于他来说,音乐和影响是相辅相成的。

二十年前的时代悄然落幕,而温暖的、栩栩如生的细节,仍旧活在他的脑海中……




00'43''
那个时候为什么你会选择去拍迷笛音乐节?
08'34''
我觉得在这种逆境下其实是特别容易给人激发灵感的,因为有些人可能在条件优越的时候,他就很难集中,或者说他可能会有一些别的需求,所以我觉得创作者注定应该是很悲惨的时候在逆境下的。
15'41''
文艺片就有点像音乐里的摇滚乐,你可以保持个性,你可以表达,然后你可以固执,
22'14''
那个时候就是谢强总去我对面录音系的宿舍
36'17''
反正做电影是注定透支自己的生命的,等于拿自己的生命来换取作品。
40'30''
你有没有觉得自己20年前当时拍这个纪录片有一种是运气,就是恰好你拍了那个时代跟你在那一瞬间至少产生了关系?
43'27''
你有没有遇到过人家说被你影片感动或改变的人?
51'20''
其实不仅仅是乐手的时代,是那一批喜欢这种音乐的乐迷的一个共同记忆。



野生思想#15
MORNING早上好 主理人
Stloen秘密行动 经纪人
发现好的,创造好的,传播好的


野生思想#013
New Noise 主理人 Jef
一位比利时人,用双手构筑中国独立音乐的帝国


野生思想#012
对话 Havoc Studio 主理人 Havoc
被音乐驯服的“野孩子”,决心用视频记录现场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