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嘿,你知道吗?

你的身边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从不止步于当下,勇敢探索生活的可能

他们,以好奇心驱使人生,永远为快乐而冒险

他们,固执的追寻世上残酷熔炉中的片刻喜悦

[ 不止建筑 ] 想要放大他们的声音,被你我听到

我们正在分享始于建筑,却不止于建筑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期是不止建筑的第一期,嘉宾是来自郑州大学的刘一丁同学。他的经历非常神奇,本科的时候选择建筑学,毕业在设计院工作三年后裸辞,接触了赛车,潜水,拳击等各类运动;目前在海南做义工,以后想从事海上运动项目相关的工作。我们先让他介绍一下自己。

大家好,我是刘一丁,河南郑州人,今天很高兴和诸位相识在不止建筑,五年本科和三年工作之后,我离开了建筑行业。如果你也对自己所在的行业和未来感到些许迷茫,就不妨花片刻听听我的思考。如果诸位能从中受到点滴启发,那便是我的莫大荣幸了。

Q1:   你当初为什么选择建筑学

▷   01:58 

这就要谈到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高考分数。我当时的分数卡在211和985之间。为了拥有更多决定权,我选择了在家门口的郑州大学,当时比较好的专业有医学系、化学系和建筑学。建筑学听起来就会很酷,又会很有意思,因此选择它。

Q2:   有没有一段时间很热爱建筑

▷  03:38

当然啦,在学校中会很快乐,我们都是抱着满腔热情来到的这个专业,会做模型,会把纸给渲开,这些是之前都没有接触过的。不管是我们自己看还是别的专业的同学看,都会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

Q3: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建筑

▷   04:45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类似的转变节点,我其实有多方面原因。可以说大三大四开始,我初步去接触到这个行业的真实的一面,我们的生存现状。每天要高强度地对着电脑,要用眼,要大量地运用你的手去操作键盘、鼠标,你如果习惯不好,很容易引发身体疾病,我是很明确地感受到在学习的过程中,我的身体变差了。

另一方面是兴趣减退,这其实是一个很致命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我因为我逐渐发现了更多有意思的事情,像拳击摄影、潜水、冲浪赛车等等。

最后一方面的原因是,每一届建筑人,都会发现身边有设计天赋和设计感觉真的特别好的同学,尤其是随着学习的深入,能非常深刻地认识到设计能力的差异的确存在。

如果真的是满腔热爱这个行业,其实我刚刚说的那些困难都可以克服。但恰恰我或者说可能很多人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认知到这个差异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个信心慢慢减少到认清自我,有的人可能会突破这个桎梏,更上一层楼,但我的话呢,选择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前行。

Q4:   为什么会变得“叛逆个性”

▷   08:32

表层原因,其实应该是身边的人会给你带来一些影响;深层次的原因,是我的性格使然我不是一个很擅长倾诉的那种人,遇到什么事会自己慢慢消化。像我这样的人希望是有一些情绪输出的方式和渠道的,我既然不会选择向人倾诉,那我就要投入到事情中去。

叛逆也好,个性也罢,只是我在尝试一些各种的可能性。而且随着我接触到的人,我见到的事越来越多,我没有觉得这个事情很叛逆。因为在我们原本的生活圈子之外,可能人家本身存在这样的状态,当你去看到以后,你就会发现原来人可以这么活。

Q5:   你做过什么鲜有人做的事

▷   10:12

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人,可能大多数的我们建筑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来说,就是我在大三的时候其实和室友尝试过经商,当然最后肯定是失败告终了,不过是一个当时对我来说蛮大胆的尝试。我还去参加了一些拳击比赛,找到了一家WBA旗下的比较专业的训练营,就被大哥们轮着教育,有时候还会打一些模拟赛对抗赛,最后以一些职业级的海选赛,结束了我的这个短暂的拳击生涯。后来我去泰国考了潜水证,水肺潜水——就是背着气瓶下海的那种。见识到了地球上另外70%绚烂的世界,基本上我觉得对我人生影响非常大的一个节点。从此以后,我对大海的这种感情就不可收拾。

Q6:   你记忆中最难忘的经历

▷  16:14

设计周之前就提前交图,然后大家所有人都在熬夜画图,通宵画图的时候,我跑到东南亚去考了个潜水证回来。

当时也是第一次出国,而且我的外语并不好,英语一般般,泰语就更是一窍不通了,我甚至不知道去泰国是要签证的,以为有护照就可以。但后来自己摸索着一点一点地去找到了这个怎么办签证,然后怎么去订当地的交通,轮船、火车,怎么去当地找到了一家还不错的潜店。

这一系列事情做下来,其实我内心是很慌的,到了一个完全陌生语言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就完成了这次旅行,而且认识了一些朋友,其实这件事给我的鼓舞很大,它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突破。因为我看到了美景,体验了潜水,认识了新朋友,安全地活着。

Q7:   毕业你为什么会选择去*华工作

▷  20:35

每个阶段人是会变的。我其实也有那么一个时期,觉得我这辈子是不是安定下来踏实一点会比较好,涉及因素比较多,你的生活状态、你的家庭、你身边的人。

当然了某华其实也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公司,我在这三年是不后悔的。我觉得各位其实哪怕是对自己目前所处的行业没有那么的满意,有意去做出一些改变的话,也不妨先把脚下的路先走下去,不要做一个太过突兀的所谓的传统的那种裸辞的这样的一个行为。

先把目前脚下的路走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Q8:  你对于家庭和责任的理解

▷   22:27

其实谈到责任,我觉得人是社会性动物,其实你的每一重社会角色,你的每一重身份都有对应的责任。如果你的社会身份少一些的话,你会发现你所对应的责任是有相对的减少。其次就是对无法割舍的家庭关系的责任。比如说父母,我要特别感谢一下我的父母,他们的支持是我能出来做自己想做事情的至关重要的原因。他们首先有比较好的经济收入、比较健康的身体以及退休后的保障,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对我的这个行为的精神上的支持和鼓舞。如果你没有这些,很难放下很多东西以后去选择一个比较乌托邦式的生活;逃避一些责任,去选择追求自己所谓的梦想,那么肯定是一个不太负责任的态度。

Q9:   现在做什么,享受目前的状态吗

▷  24:42

那我给大家聊聊我的一日 VLOG好了。我7点起床,跑步跑到了大海边,然后在碧海蓝天之下发现今天的浪有点小,于是开始思考今天到底要不要冲浪。8点的时候回到了我的住处,开始自制早餐。有牛奶面包、蜂蜜红枣,还有一颗蒸鸡蛋,这就是我的早餐。上午的时候,我去旁边的小镇安在给我的一辆电动车上安装了冲浪板的支架,这样我以后可以选择的冲浪的范围就更大了。中午的时候随便对付了点儿饭,下午和同伴们在沙滩上玩儿飞盘。傍晚我就在海边看着日落,听着音乐,然后在大海边锻炼了一会,为结束这一天做准备。

其实我现在在做的一个事情就是义工旅行。义工旅行大家可以简单地了解一下,比如说小红书等等渠道。在海南、大理、西藏甚至杭州这些地方都会有它是一种低成本的旅行方式,你只要用一些简单的技能去换取食宿,其实开销会小很多的。然后你可以免费的去学习一些技能。

Q10:   什么让你拥有不焦虑的生活状态

▷  28:46

我来之前内心深处是有焦虑和不安的,我相信大家应该也可以理解我这样的心情。毕竟我是走向了一个完全未知的生活状态,可能之前的工作累枯燥一些,但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

但我来了之后发现,这边的环境会给人一种很放松很安适的状态,但不是那种消磨斗志的感觉,不再为未来紧张焦虑了。

其实你会发现当你看的东西多了以后,未来的选择很多世界不是局限我们的,你只要能够看到,就会有更多的可能性。

Q11:   你觉得自己完全离开建筑了吗

▷  33:06

当然是没有了,前两天我家的七大姑八大姨还在让我帮忙看房子。这个好像是我们进入教学学会的第一个技能,也是最后一个技能,是不是永远不会被遗忘的一个技能。

我觉得就算是离开了设计行业,也不意味着我们丢掉了这份技能。我之前跟大家说过,我的很多其他的经历学到的其他的技能,其实完全是可以触类旁通和结合的。

前天我才前司的主创领导去沟通过我经手的一个示范区,现在的情况也是还蛮不错的。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我觉得我一直不能说是排斥和弃之如蔽履,我是接纳它的,我内心对建筑学的五年学习一点都不后悔,它对我现在的审美,对我的成长其实帮了很多。

Q12:  建筑学习对你有什么帮助

▷  38:34

其实真的帮助蛮大的,不管是和队友,还是和我们的甲方沟通能力,那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能力,而这个能力适用于各个的工作;再一个就是对我的审美能力的培养,耳濡目染下,和一些没有接触过的人比起来,我们的确会有这方面的优势,审美品味的确会有;还有就是对见识的增长,我们在学习期间了解了世界各地那么多的建筑,那么多的人和故事,其实对你整个人的视野的拔高也是很有帮助的。

其实这真的是一个适用范围很广的学科,真的很有帮助。真正的一个衡量标准在于你是否能够享受,由建筑学逐渐散发带给你的一种多样性,享受一种多样性的生活。

Q13:   对未来有什么计划和期待

▷   40:04

我其实现在对未来的规划没有特别确定的定位,但肯定和水上运动相关。学一些营销类的技能,将来的境外开放以后,我可能会去做一些之前所说的那种把文化和建筑相结合的那种主题旅游都是有可能的。

就是要挖掘自身独有的优势。你来到新行业以后,最大的弱势就是比之前的从业人员来说你专业是弱的,但你又有独特的优势,怎么样发掘自身的优势才是最重要的。

尤其现在这个世界也是比较多元的,而且媒介、工具都是各种各样。有这种独特的学科背景,也许就能开发出一种更新的东西。我觉得充满了机遇,而这个机遇又就是只有你这样迈出了这一步的人,可能才能掌握的一些机遇。

Q14:   对焦虑的建筑学子有什么想说的

▷   40:20

其实首先要跟大家明确一点就是如果你真的热爱这个行业,你对它有热情,你能坚持,走我们的行业完全没有问题,它依然是主流而且是中坚力量的一个行业,哪怕是目前的市场行情一个可能是向下的一个状态,但你如果有热爱和坚持的话,终究会有回报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那如果没有的话,我建议大家在学生时代,要多去看,只有你走出那一步之后才会有更深刻的感悟。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中规中矩的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对这个社会的认知是有限的。而我们大多数人的父母其实也在各自的行业里深耕了一辈子,但是他们对现在这个越发精彩的世界的认知其实也没有超出我们太多。我们一定要明白,父母的眼界你可以做参考,但不要是决定性的,你一定要自己亲眼多去发掘,多去看,趁你有时间,趁你有精力。

这样的时候你可能会接触到以前完全就不知道的事情。当你看到的东西足够多以后,当你听到的别人的经历足够多以后,你就完全可以把别人的经历变成自己的经验,结合自己的长处去做选择。如果你连这件事情的存在都不知道,你就没得选对。

所以趁着大家还有时间还有精力。我的建议就是不要把自己手头专业落下的同时,尽量地多去拓展自己的边界。一些选择看似很疯狂,但是每一个选择一定会有人去做,而且一定会有人把它活得很精彩。我就觉得一定要勇敢地去做,多看多了解。

Q15:   你还想告诉大家什么

▷  48:54

我觉得不止建筑,你们的这个栏目组和想法真的非常好,因为我也的确是度过了一段很消沉很孤独也很迷茫的一段时间。

当时如果能有现在这样的栏目,能够让大家更多地听到不同的声音,不同的经历,我觉得一定是一种帮助和鼓舞,也希望你们能坚持下去,把这样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

好的,那我们第一期的不止建筑刘一丁专访就到此为止,感谢各位关注和收听~

建筑不止于建筑,生活不止是活着。

希望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道路。

加入嘉宾的交流社群,无论你是想要了解义工旅行,潜水冲浪,还是想要和我们的嘉宾聊聊你的想法,都可以进群交流哦~

入群请扫码;

如二维码失效,请关注公众号“Archkey”后台回复“刘一丁

入群与一丁一起,聊聊向往的生活

栏目策划:苏娜、D²

本期主持:果味、苏娜

音频剪辑、制作:D²

内容编辑、排版:苏娜

校对审核:诗诗、果味

图片来源:刘一丁

主播...
Archkey_不止建筑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