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几年前,这个说法在互联网就很流行了,有这么一回事吗?我们经常说,yyds、拼音替代,低幼表达就是语言污染。但这些我们都知道不好,也很容易避免使用这些语用,所以可以说,意识到问题,也就不受其影响了。所以这个污染看上去蛮容易解决的,难道就是这样么?到底一门语言可以怎么被污染,又如何影响了我们的思想?
今天的内容包括:
1 从沃尔夫假说开始
2 什么是“被污染的语言”
3 寻找污染语言的语用
4 为何竟然用“统治性的语用”
5 作为产生这种语用的中文
[ 欢迎在Patreon和爱发电支持翻转电台 ]
如果你过去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优先推荐使用Patreon,因为其有按月订阅的制度:
www.patreon.com
如果你从来没有在Patreon支持其他项目的经验,可以在爱发电: afdian.net
[ 收听翻电 ]
你可以在Spotify, Pocket Casts, Google Podcast, Apple Podcast(非国区),网易云音乐,小宇宙,微信小程序“翻转电台”等平台收听翻电节目。
或使用RSS订阅源地址:anchor.fm
[ 翻电所有服务 ]
请在flipradio.3adisk.com下载
感谢大家对翻转电台的支持。大家要记得敢于去相信。并敢于分享你的相信。
主播...
pekingcat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神经蛙_OgdT
1年前
河北
14
00:00 前两天,刚批评了小宇宙的编辑推荐。
hdmi高清米线
1年前
北京
16
46:43 长期认为“权利”与“权力”的同音有碍于现代政治建设😂不过已经来不及琢磨英译汉的损失了,要进入输出汉语概念的情况了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5100402/answer/1056020514
momo_j5VW
1年前
北京
17
49:43 这期好棒,真是对中文有更多的认识,提醒的及时
HD482735w
1年前
河南
18
36:39 这些词很像2022年秋,上海街头播放的一段算法生成音频,内容是“主流媒体”常用词的随机组合。(再见语言 上海2022,请“仔细”搜索。)我贫瘠的话无法描述初听时的复杂感受,它空洞而充满意志,在解构的同时透露绝望。
安迪_耶提斯
1年前
甘肃
18
48:59 问题:1高语境,易于梗化;2高冗余,易于堆叠无意义修饰词;3.翻译的词汇易于零散化。

灏灏A7
1年前
河南
21
我觉得被污染的语言最典型的就是绿色和菊花这个词

阅读罗曼史
1年前
广东
24
话说今年B站的年度弹幕中有一个“啊?”我第一次见到满屏的“啊?”的时候,脑补了满屏呆滞的傻脸,把自己笑死。

庐江郡的柴秘书
1年前
上海
25
19:14 还有动不动就渣男、渣女、普信这些,典型的语言污染,把复杂的人际关系简单化标签化

海边的克罗诺皮奥
1年前
广东
31
00:09 近期最讨厌的一个梗,没有之一:公主/王子请xxx(如:公主请上课),还有搭配对应的肢体动作。
SuoChao
1年前
美国
34
開始認真學習繁體字
HD174501y
1年前
北京
39
难得见到翻电上首页👏🏼

Amwayhoo
1年前
甘肃
47
因为褒义词/中性词的贬义化,所以我们才不得不使用可以替代它的拼音打头字母缩写(这一点儿跟国外是非常不同的,他们纯粹是为了图省事儿,而我们的情形则会更显复杂… )
在中文语境当中,直言不讳通常会被当作是“挑衅冒犯无理取闹”的好事儿者,在学术圈内的批判程度远远比不上英文语境。
Spacelion7
1年前
美国
47
14:10私以为在propaganda开足马力的情况下,很多使用频繁官方梗的行为其实暗示了这个人的触媒习惯和部分价值观,因此会产生对这类词和使用者的厌恶。

情绪之豹
1年前
河北
57
首先想到的是 正能量

山川如畫意
1年前
四川
61
存在即合理、辩证法、正能量、情商、性格内向/外向、PUA、情绪性价值,这些词汇才是被污染的好样本。

Skald_
1年前
中国香港
76
这期节目让我想到前段时间我的一个观察:任何一条微博或者一个视频,只要里面提到了“差强人意”这个单词,无论用法是否正确,评论区总是会有一群人专注于对“差强人意”这个词的用法的讨论上。进而导致,任何真的想用“差强人意”这个词认真表达观点的人,都会尽量换用别的单词,而避免评论区出现这样的无关讨论。这样就导致“差强人意”成了汉语中完全无法正常使用的一个词,都不能说是被污染了,简直是被诅咒了,或者说是被模因感染了。
我怀疑人们的生活有所掩饰
1年前
广东
79
05:56 前面讲的这个,不知道是不是播主的学术水平太高了…
事实就是,在我任教的高中(甚至是高中生了)里面,都经常出现一些学生抛弃“精彩绝伦”这种词汇,甚至是压根就没有掌握这种词汇,只会用“yyds”去表达“完美,精彩”的评价,所以也不全是“影响道德水平”,而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这些爆炸性的“梗词”充斥在“语言系统”还没有完善的人群中,从而导致他们出现了“统治性用语”的现象……换言之,就算它们不影响道德水准,也影响了语言使用,它们正在破坏中文原有的美妙文字。当然,你也可以说我是“原教旨主义语言使用者”,也可以说语言就是要发展的,进化的,但是如果向着这个方向进化,我宁愿不要。
另外一点就是,网络梗语除了顶替原有用语外,也会造成“茧房”现象,说人话就是“只有小圈子才能懂这些缩写”,私以为语言就是拿来沟通的,但是现在居然出现了需要“中译中”的现象,本来就已经在某种程度上污染了语言。

YLiCH
1年前
陕西
90
“典、孝、急、乐、蚌、赢”这样类似的用法直接将讨论杀死了。这应该也算是一种污染吧。

群青左右
1年前
重庆
142
想起一个段子,山东人在桌子上向服务员问到“酸菜鱼怎么还没有落实到位”

Heathers
1年前
广东
161
小土豆、阿中哥哥、欧尼酱、热干面、宝宝碗、羊🐏……这些低幼化的词汇,每一个都让人觉得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