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事后返场介绍

事后返场是由丫仔、708、雪妹共同打造的一档聊天栏目,它是思考,是对话,是日常。我们尝试用语音备忘录的形式把流动的思想固定,并保持对世界的持续性敏感。

世界动荡不安,我们固执地坚守自己的阵地,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我们对于文化、娱乐、社会现象的探讨。发声有限,但我们选择发声,喊叫出来的声音更有力量。对于即将听到节目的你来说,这档新生栏目,很幼稚、很新鲜、很生猛。此房是我造,欢迎来到事后返场。

📝本期节目介绍

在我们上期节目发出来之后,我就病倒了,708和雪妹也相继病倒。生病让人失去力气,做什么都恹恹的。最近两周,我们暂停了节目的录制,这一期节目录制于今年9月,因为题材比较敏感,当时没有发出来,现在我们想试试能不能发得出来。

12月初,行程码停用,防疫政策放开。我们在群里讨论,708说,「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那个时候义愤填膺,对未来有着无限畅想,说是等放开了一定要怎样怎样,但现在真的放开了,竟然内心没有丝毫波澜。」

雪妹说,「我以为放开了自己会喜极而泣,但并没有,不知道怎么了。」

当我们回听这期节目才发现,原来48h核酸证明是今年九月才开始需要的,而我却觉得每天做核酸的日子似乎持续了一个世纪那么久了。时间在这三年产生了某种不真实的扭曲,好像是不堪太过沉重,记忆开始错乱。

这一年里,书店、电影院、剧院、LIVEHOUSE......一直冲在最先被封、最后被解封的行列。

「非必要,不XX」成了某种需要被迫接受的共识,而当书籍、电影、音乐、旅行、运动.......都成了非必要,我们存在的意义该去何处找寻?存在为了什么?难道仅仅只是为了吃饭打工吃饭?

这三年,我们却切实地意识到,每天重复的事情确确实实变成了你的生活,被外力叫停的生活更像是暴力拔牙,疼痛不足以致命,却是不间断地隐隐作痛、浑身难受。

疫情下的我们,像是加足马力却被堵在高速上的车,被迫接受着四处受限的生活,最可悲的是,不管生活怎样,我们好像最终都会适应。

最重要的是,不要遗忘!回看2019年之前的生活,不戴口罩的影像真实地刺痛了我们,困在原地,会疑惑曾经的生活真的存在过吗?面对改变,我们茫然张望。不甘心被动接受着改变,我们选择踏上一条寻找同路人的道路。不要妥协,不要让我们曾经的生活,真的变成非必要。

🕰️本期节目你将听到

02:16.4 你们还记得自己疫情之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06:15.9 过去我们与世界离得特别近,这样奇妙又精彩的经历,现在看来,遥远得像一场梦境

08:58.1 疫情前我们很“舒畅”,如今的生活让我们感到“紧绷”

11:40.3 北京DDC、二楼南书房等在我们看来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避难场所”,更多的live house、书店、咖啡馆以及旅游相关的产业相继关停与陷入困境,这些事物真的属于“非必要”吗?

17:08.1 “非必要”在部分人眼里属于“十分必要”,所以“非必要”到底是谁来定义的?如何定义的?

19:04.2 当“必要”被定义为“非必要”,人们抗争无力,拯救无门,再加上对“非必要”不理解的人情感淡漠,渐渐地,这些“必要”将真的成为“非必要”

26:52.7 当你回忆既往生活中的闪光时刻,我相信一定不是最基本的吃喝拉撒,而是被一个个“非必要”所填满的

30:15.2 疫情之下,“非必要”的出现,是否是在构建一而我们正在“适应”?

36.4 在高压秩序下,我们不应该一再让渡自己的权利,而是应该捍卫它,以自己为中心

39:30.0 疫情下的高压秩序,文艺工作者也在被迫“自我阉割”

43:09.2 畸形的社会环境,使人民与人民更加对立,但若你选择了一条路,你总会找到同路的人,捍卫自己的生活,我们并没有错,共勉!

🎵本期音乐

杨策solo

📓本期提及影视书籍作品

书 《南方高速》 胡利奥·科塔萨尔

书 《炉边谈话》 富兰克林·罗斯福

💡收听渠道

苹果播客|小宇宙|喜马拉雅|网易云音乐|QQ音乐

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

泛用型客户端可通过复制rss feed:https://feed.xyzfm.space/3qyghjntkpp8

☕制作团队

策划选题:丫仔/708/雪妹

音频编辑:708

平台投放:雪妹

文字:丫仔

主播...
Tram8
劳力丫
708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