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2:14 消极自由到了一个极端就是有点虚无主义

23:57 从romanticized nihilism 到spiritual narcissism

主播...
仲树1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活泼小秃兔饶你猫猫命
4个月前 北京
4
13:15 笑死我了,想起我高中同桌跟我说:你知道吗,因为你对数学老师那些女老师太疯狂了,而且那些女老师也都很喜欢你,所以我这么多年都没请你来我家玩,我怕你爱上我妈。😂😂😂
小豫米躲藏
5个月前 河南
4
03:31 好可爱~有点像小黄人
小蔡新疆炒米粉
10个月前 吉林
4
这一期把我骂爽了
pseudocake
1年前 上海
4
27:13 甚至回到原本的生活还会更颓废 因为被集体性自恋环境宠坏了
哄哄_v9FE
3个月前 广东
5
06:16 😂😂国内学印尼语的反而在课堂上接触了很多印尼语文学,比如被奉为印尼国宝级作家Pramoedya Ananta Toer的布鲁岛四部曲Bumi Manusia人世间, Anak Semua Bangsa万国之子, Jejak Langkah足迹 和Rumah Kaca玻璃屋。而且印尼的学校也不是完全不接触印尼语文学,我们当时排练印尼语剧的时候就在YTB上找了好多初高中生课堂剧目表演做参考。
一文_
1年前 江苏
5
谢谢仲树做的播客,非常喜欢,尤其是这一期。我写了一点自己的感想题为“巴厘梦熄”发在微信公众号上和豆瓣上,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谢谢!
深度learning
1年前 湖北
5
我最近就在想这个问题………谢谢树老师解惑❤️
Clip
1年前 北京
6
34:44 “不屑本身也是为彰显我脱离了那种价值体系的高贵”
ddbird
1年前 浙江
8
30:09 bobos in paradise David Brooks(给想找的朋友
克莱尔wang
1年前 北京
9
听了好多期感觉有些遗憾,为什么海鲜一定要做的那么极致呢?是不是吃就可以了。总感觉博主有一种大国传承人的感觉,难道戏剧皮影戏不是文化吗?是谁定义的文化呢?难道古希腊文明就是标准吗 我想不论哪里的原住民都无法理解他者的俯视心理吧。
我开始听歌了
1年前 陕西
9
还想听你继续讲下去,这一期没有听够,会给我一些启发,但是感觉自己的领悟有一些模糊,好像我的心智还蒙着一层纸,想揭开这层纸,想继续听老师讲下去。
obver
11个月前 浙江
9
“其实我在巴厘岛上做的一切都是主流资本社会的一部分,包括我这种反叛的,反主流的潇洒态度其实仍然是被消费主义、资本主义深深裹挟着的。我以为我在过着一些反主流的生活方式,但是这些反主流的生活方式其实也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
这里是佐助
1年前 美国
10
有被戳中肺管子,消极自由可以给生活暂松一口气,但对于人这种寻找意义的生物,如果只沉浸在消极自由中,不出一年就会感到虚无与倦怠。
HD272303t
1年前 四川
10
还是比较赞同一句话:自由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是不想干的事可以不干
Adandan
1年前 新加坡
13
Smoothie这个点就很有趣,用一种最现代 最暴力 最野蛮的方式去处理一个原生态小岛上的食物,然后再供这些反抗现代大机器的“游民”喝下。如果巴厘岛上的人们,用他们的方式,而不是加州人的方式处理水果,会是怎样呢
饿饿_Lj1V
1年前 中国香港
19
好喜欢树老师提供的视角!第一次意识到自由并不是单纯地逃离所有评价体系或者挣脱所有让人感到束缚的不适感,锻炼身体和健身也是追求主动自由的一种!受益良多!还有在巴厘岛做瑜伽让人感觉美妙的不是追求自由本身而是优越感这一点让我联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感到不那么对劲的事情(比如说我们想传达的价值和自己的所作所为其实不一致,比如发朋友圈去表达自己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和最近经常刷到的做背包客数字游民的视频(本来很向往这种抛下一切去冒险的事情,但是到最后真的会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吗)
cccrr_DVjL
1年前 海南
25
37:10 跳脱不出时代局限的视角,跳脱不出自我的视角。跳脱不出游客的视角。跳脱不出小资的视角。我常常以为自己已经跳出了疯狂想要背离的那个体系,却往往一头扎进另一种重复的体系里。灵性的、深沉的、悲伤的、读了那么点书、有了那么点却早已被前人说烂了的新想法的优越感,凝结在身边层层包裹成更为厚重的茧壳,黏腻的、虚无的、空泛的王国已经被海水晒干后的盐分腌透。厌弃与逃避往往是被这种厌弃与逃避的生活所深深吸引并深陷于其中良久。让我想起尼尔·唐纳德·沃尔什说的:厌恶的本质是迷恋。 我们对于海岛原住民那沾染尘土的黝黑弯曲粗糙的脚,对地上吐掉的血红的槟榔水,对深夜独自被吹口哨时的游荡,对划着浪板时低头一看底下是墨绿色的海洋,对灯塔岸边礁石上攀附着的酷似海蟑螂一样的锋利岩石,怀着深沉的恐惧并敬而远之。有时,也会想遁入其中。 如果心中没有恐惧,那么勇敢也不复存在。 如果自由已成现状,那么自由也不复存在。 安逸的自由是一场瑜不掩瑕的谎言,很容易被赞美、追求和仰慕粉饰,以至于最终人们根本就忘记了何为自由。 自由是开拓、反叛生活中不自由的一面。自由不等于舒适。如果一个人已经习惯了自由之态,那么自由的浓度反而会下降,变成不自由。甚至这种所谓的自由终究会穷尽(囚禁)人追寻自由的念头。 阳光下的阴影。阳光下的海南岛人。阳光下的巴厘岛人。阳光下的浪子、背包客、嬉皮士和野蛮人。阳光下的数字移民。阳光下无尽的出走。阳光下的头晕目眩。阳光下的我自己。都在不同程度上或快或慢或多或少无可避免地经历可歌可泣的衰败。 一个孱弱能量者的自白。畅想自于树的播客。 “我们为什么向往小岛阳光”
angx7
1年前 美国
26
夏天去了海南岛,主要呆在年轻人居多的日月湾,经历与树老师在印尼的故事很大程度上重叠。大多是北上广大城市的小孩,把“自由”寄托在了日月湾,也把派对酒精、hookup的场所从都市夜店转移到了湾里的酒吧里。而当地人至始至终是不在场的,他们不会同游客在酒吧里高谈阔论,就连酒吧门口卖串的老板们都来自五湖四海。湾里多少出现了新殖民主义的影子,但比起巴厘岛,这种权力关系被日月湾游客较为统一的身份(同一种族,国籍,讲同一种语言)掩盖且正当化了。树老师的播客还让我想起了上学期读过的一本书,jamaica kincaid的a small place,从本土居民的视角批判了曾为英属殖民地安提瓜和巴布达的旅游业。现在旅行的时候越来越注意自己作为游客与当地人/文化的关系,实在不想做一个高高在上且愚蠢的特权旅行者🥲
小鱼仔天天开心
1年前 浙江
36
23:05 是的是的,所以长期什么都不干其实并不会让人感到真正的快乐,积极的自由更像一种创造,创造带来价值感
Hi早上好
1年前 江苏
60
这就像云南大理在国内作为自由和逃离的符号地,其实也就是社会整体打造play中的一环……像个景观……另,题外话,说起自由,包括之前说的脱衣舞自由,不禁想到,世上更多没有自由的被压迫的人,比如在公领域宣扬脱衣舞自由的同时,是不是让没有自由没有选择的从业女性更没有逃离的自由了呢?“自由”是不是挡了“弱者”的道,被折叠的更深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