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现代社会为什么要惩罚坏人?是为了预防、威慑,还是因为坏人罪有应得?这期播客谈一谈古典自由主义和德国自由主义的分歧,也谈一谈苏格拉底对惩罚的奇葩见解。
主播...

仲树1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一听可乐_
1年前
浙江
2
感谢主页推荐,节目很好
诺丫米
1年前
山东
2
不错的论点 但对惩罚程度讲述的不清晰 太过个人观点了 感觉过了 感觉轻了没有标准尺度

Wuyiwuyi
1年前
德国
2
首页看到好开心!虽然已经听过了🥳

Tiang
1年前
德国
2
这个主题也许可以分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我们社会应该出于理由来惩罚坏人;另一个是,我们当下事实上是出于什么理由来惩罚坏人。第一个的维度的答案是预防,第二个维度的答案想必是报应,预防更多地作为一种附带的效果。如果能够完全基于预防的需要来划定惩罚的边界,那当然很符合理性,但当前的人们还做不到这么理性。报应仍然是惩罚的主要动因。即便在毫无预防必要性的场合,人们往往也要求进行惩罚,理由就是报应。
餘年
1年前
广东
3
41:10 苏格拉底的观点我觉得很对,对于一个罪犯来说,如果有过创伤产生对社会的报复心理,没有天生的恶人,恶人都是在社会环境下造出来的,每个人身处的社会环境不同,对于世界的认识也不一样,一些罪犯对于自己这肮脏的灵魂是渴望得到救赎和惩罚的,对于自己的恶行得到了该有的报应他的心中才会平衡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罪犯被判刑的时候痛哭流涕
番师傅
1年前
北京
3
14:29 剁手显然震慑效果更好啊
Intal
1年前
上海
3
想知道一下这一期的配乐
吉刻
1年前
江苏
3
好人都要惩罚,参考《第二十条》
HeycouPeng
1年前
湖南
4
38:26 惩罚可以将不公正的灵魂从困扰他们的邪恶中释放出来,改善他们。
黑白极限
1年前
江西
4
树老师好!刚刚在听你的上一期博客,惊喜地发现你又更新了!开心(✪▽✪)
海子_Ta6A
1年前
四川
5
不敢苟同。如没有严厉的惩罚,要犯事的根本不怕

就这样听吧
1年前
四川
5
正如树老师所讲,现代法治越来越宽容。
但现在很多人理解不了预防的意义,也就对这种宽容无法理解。就个人情感来说,强调惩罚确实能让人更加“解恨”,一旦司法没有起到足够的惩罚作用,反对的声音就会足够的大。
可也正如树老师所说,过度的惩罚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公平呢。
所有事情都要有边界,才能让社会更加稳定。大家可能只看到了有限的惩罚,却没注意到这也是对公权的限制啊,它能让公权的威力有所“顾忌”,能让大家不用忌惮邪恶势力的同时,还要忌惮公权的“为所欲为”。
所以我会觉得,惩罚与预防并不是相悖的理论。惩罚也是为了预防,预防社会的根基不被动摇、不被摧毁。预防也会运用上惩罚,以惩罚让破坏的行为不再发生。
韓十洲oldsea
1年前
北京
5
现代社会应当把报应、预防和救赎(苏格拉底或耶稣的态度)这三个维度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有机的惩罚观。

韩跑跑
1年前
河南
7
树老师她多次提到的通奸行为的男女双方都是道德意义上的坏人,但是法律意义上是很难对他们进行惩处的。各个国家的古代,以及现在的中东地区,对于通奸行为都是以极刑来震慑他人,达到预防的作用。现代社会的通奸行为,除了走法律程序起诉之外,像打小三,酒店抓奸之类的都是属于违法的行为。只能靠社会舆论来进行一个施压,达到让他们有报应的程度,但主要看出轨方个人的道德水准了。如果一旦出轨这件事变成一个司空见惯的事情,并且出轨方不会受到任何惩处的话,这将对现代社会的道德伦理体系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前段时间,取消了婚姻登记的限制,私生子也可以进行生育登记,还拥有和原配子女同等的继承权。这完全是对一夫一妻制的挑战,而且是极不公平的。法律不限制坏人的话,社会也会一再降低自己的道德底线。
毒液_eUHQ
1年前
湖北
7
这是怎么听下来的
麻辣香郭_IMqm
1年前
山东
7
17:28 看到17分这里,我想说的是:老师本性不是一个坏人,也没有因为其他特殊的原因指示自己去偷,所以老师在被店主震慑之后就不敢偷窃了。但有的人不是这样,有的人是你越不告发他,越不惩罚他,他就越是嚣张,越是偷窃。国家没有办法。根据每个人不同的性格制定不同的规定,只能采取最严重的做法。我也不知道我这个观点对不对,但我目前是这样想的
韓十洲oldsea
1年前
北京
16
可以对照一下中国文化中的说法:以怨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怨。以怨报怨,相当于是复仇,会陷入无度与恶性循环。以直报怨,相当于是以对称性和比例原则(直)来实施报应,是有度的。以德报怨,则可以对应耶稣的爱你的敌人,和恨罪恶但爱罪人。
张渊猛地站了起来
1年前
内蒙古
17
12:48 只想说报应和预防同等重要。那些自诩为人道的废死主义者才是真正的不人道,他们彻底忽视了面对受害者的人道。

林_FAOt
1年前
北京
22
啊啊啊树老师上首页啦!!
留白Lady
1年前
重庆
23
举的例子还是比较轻微。偷本子的惩罚之所以让主体恐惧,因为主体本身的羞耻感和道德感在。这种社会人格比例高的人,可以轻惩罚,不论是人体惩罚还是人格惩罚。但是从预防的角度,每个人觉得害怕的底线是不同的。真实的犯罪,不全都是基础需求得不到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