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重新上传之前因为口误出现一个小错误,而被我一怒之下删掉的一期播客(“旅行是意义是什么?谈一谈那些憎恶旅行的哲学家”) 。几乎每一个人都说自己喜欢旅行,旅行对于我们来说是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的一件令人向往的事情,我们向往的究竟是什么?旅行的目的究竟是为了改变自己,还是维持自己?旅游究竟可不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有趣的人?旅游是不是更像一个回旋镖,我们其实在发射出那个回旋镖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它最终会回到同样的那个地方。旅游真的可以在本质上改变我们吗?我们喜欢赋予旅行巨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说出我喜欢旅行这句话的时候,我也想扪心自问一下,我为什么要赋予旅行巨大的意义呢?这是这期播客想要探讨的话题。

本期播客收到芝大哲学教授Agnes Callard在纽约时报上发表的文章“The Case Against Travel”启发,欢迎大家到这个链接阅读:https://www.newyorker.com/culture/the-weekend-essay/the-case-against-travel

主播...
仲树1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木侪
1年前 美国
6
树老师,建议去看下(或者引用一下) Agnes Callard在The New Yorker上的文章“The Case Against Travel“, 和你的观点,事例,和描述都非常相似
HD977865i
11个月前 广东
6
评论氛围最奇怪的一集…原来思考在某些人眼里是这么多余的事情
木下子牙
9个月前 浙江
7
这期和树的看法整体是不同的,不过我猜树这种看法的源头,可能还是对理性的极致追求。我还有一个非常追求理性的好朋友,在旅行和食物上的看法也是类似的。而我作为一个相对感性的人,我觉得改变还是维持并不重要,都是一种可能性,我旅行中很多瞬间的感受都是自我构建过程中闪光的部分。我在很多欧洲城市都见过民族歌手,但几乎在每座城市都还是有惊喜;在每座城市看到的夕阳也不同。我印象最深的瞬间是我在卢浮宫看到《梅杜莎之筏》,那一刻我觉得我能看得懂很多以前看不懂的画了。我去旅行,总体来说也并不会有什么目的,无论是成为更有趣的人,还是变得更好之类的,我只是想感受而已。
鱼鱼鱼er
1年前 安徽
7
22:50 深有同感。原来不止我这么想。每次去一个新的城市旅游后,我都会更加喜欢我居住的城市。我对我居住的城市的感觉在一次次的旅游和比较中从不喜不厌变的非常喜欢和珍惜。
还是夏天的下雨天
11个月前 广东
8
旅行有时候不需要那么多意义,就是累了让自己换个环境,哪怕只是走走停停,亲自去体验不同的东西,在自己能力范围去不同地方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你才会知道自己内心是不是真想要。就像主播,吃了不喜欢的冰淇淋,看了大家都去看的猎鹰,因为吃太久印度菜后坚持自己吃中餐,都是自己看过体验过才有自己的体会,才能确定喜不喜欢,没有去尝试过的话,感受就是虚无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这个道理。
韓十洲oldsea
1年前 北京
8
33:30 旅行的意义在于遭遇他者,当他者已死,爱欲已空,旅行便只剩躯壳。
核桃奶酪推广大匙
1年前 北京
10
29:23 要克服老中人的“来都来了”四字“箴言”真的很难。(一个同为拒绝二手体验,必须以自己的体验为最大前提的“无趣”听众,连连点头听完了这一期。感谢树)
逍遥游不动了
1年前 美国
11
这么 cynical 的观点,我盲猜一下🌳老师的 MBTI 是 INTJ 吧(至少重合三个?)?很典型的厌蠢症啊😂
兔奶油
1年前 广东
13
对我而言,旅行的意义在于知识的获取,和体验不同。纵然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对于即将见到的景色会有相当的预期,但直观、沉浸式的攫取方式和从课本上想象终归是天差地别的,看到潜水图片和自己去深潜完全是两个事情。而且也并不是所有游客都在“打卡”式旅行,我自己的出游都是基于个人的兴趣,在选定目的地和旅行方式的时候,已经有过主观的筛选,是自我意志的延展。寄旅行以改变自己的整个人生当然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有的时候会尝试一些平时自己不会做的事情,打开自己。即使这种“打开”是暂时性的,但这不是旅行的问题,我们在平时生活中,也会因为周围人尝试新鲜事情呀,只不过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会有更多的可能性。旅行的虚无感,或许来源于对其过高的期待。想通过短期的旅行完全改变一个人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
小帅_美国加拿大华人访谈
1年前 美国
15
10:31 瓦尔登湖真的很像苏东坡笔下的赤壁浪涛拍岸,小到不能再小的地方被文艺作品带上大到不能再大的知名度。赤壁至少还有三国故事背景,瓦尔登湖我看到那个小池塘的时候真的佩服梭罗😂
哈哈哈哈哈橙子
1年前 湖南
16
33:15 树老师的观点很新颖。 不过我感觉有些人在景点去尝试当地的民族服饰,本身就不是想变得 不同于 周围同样尝试民族服饰的人,他们也许只是专注于自己的感受,感受和过去的自己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确实是把旅行当做任务一样,逐步体验当地文化。但还有些人他就只是好奇,对未知事物的好奇。 不否认一些人在一个地方对自己深度挖掘,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但有些人也可以通过路上面的所观所感、人和物,不断通过新的刺激给自己带来新的启发和思考。而旅途中的新刺激浓度,本来就是非常高的。 不过感觉也没必要太过拔高旅行,他本身也只是一段经历、感受,和一本有趣的书,一个有趣的故事差别并未太大,都只是外部性的东西,主要的内核还是我们自己。
子小M寿
1年前 上海
18
我觉得吧,无论旅行是为了体验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做几天家务,满足好奇心甚至专门装饰朋友圈都没问题。只要不因为自己的旅行经历丰富而产生莫名优越感甚至借此贬低他人就都ok。再说人员流动多了也有助于减少不同地域的偏见。
无菇的香菇
1年前 上海
19
16:01 树老师为什么会认为食物是很肤浅的东西啊……我认为食物能承载很多东西,也能治愈心灵…
whitedwarfen
1年前 北京
26
有时也会想,阅读相关书籍、看相关视频能替代旅行吗,去逛博物馆和在家看画册有什么区别。但感觉真正走出去还是必要的。 很多时候亲临其境和想象中不同,即使去之前已经看了很多相关书籍、视频或他人的感受,自己亲自体会时也可能激发一些自己未曾预料的感受和想法,甚至可能产生蝴蝶效应,对以后的生活产生影响。有时去到一个地方可能没有很强烈的感觉,或没有激发起兴趣;但也有些时候接触到了些自己之前未接触过的东西、或有契机更深入的了解了一些东西,就突然产生了兴趣,回去后进一步学习和整理,沉淀下来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我觉得旅行没有必要把自己局限于必须去体验哪些事物或产生怎样的感受。一个目的地往往是立体的、丰富的,不是单一的脸谱化的,有很多侧面,可以从各个角度感受和解读;每个人经历不同、关注点不同,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和理解。 还有些活动更需亲身经历,如爬山、徒步、郊外观星等,感受大自然的壮阔和美妙,是与阅读和想象完全不同的感官维度。 另外,脱离日常、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会用更敏感、好奇、丰富的内心去感受看到的事物,这样的旅行者心境也是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不能时时拥有的。
韓十洲oldsea
1年前 北京
27
15:04 现代社会的所谓“旅行”或“旅游”应该与现代人的资本主义与权力主义的“监狱”状态对照来看,对很多人来说,如同是一种放风。
Untethered
1年前 云南
51
啊,讲出了我最近一年的困惑。人人想成为traveler,想去按照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体验旅行,去逛当地菜场、做一顿当地特色菜、找当地向导带路去徒步、去动物保护、去上瑜伽冥想课……可这些已经是消费主义的一环,再小众也摆脱不了消费者的角色。既然都是消费,也不用去贬低tourist 的“上车睡觉、到景区拍照”。
南窗有棵树
1年前 德国
57
虽然我全部听完此集,不过感觉作者有点天生反骨,为了标新立异而标新立异,想得有点多了,人生都没有多大意义,旅行哪来那么多意义,又有多少人能成为梭罗、爱默生呢?我没觉得旅行有什么意义,也没觉得旅行没什么意义,我就想去我没去过的地方看看,就不想周末待家里干日复一日的事情。
马大顺
1年前 天津
69
33:29 我觉得这种旅游就只是去体验,尤其是体验之前自己的经验里完全没有的东西。比如不去那里就不知道猎鹰是什么样子,看了猎鹰后才能产生自己对此的感受,这样的方式也不是为了找到自己,只是为了看看与自己生活极度不同的地方,对世界其他地方有好奇
王然然_Pyel
1年前 日本
71
旅行这个话题其实包含了多层视角,首先一个人除了identity生活经历之外,知识也是context的一种,当你掌握了越来越多的知识的时候,一旦面对某个事物,那些context都会被触发而涌现出来,也就必然会出现复杂的情绪感受。而世界是多元的矛盾的,作为这个世界构成的一个元素的我们,再矛盾也可以理解和接受。其次:在文学上来说旅行被定义为“离开日常,进入到非日常的异世界”。没有爱默生所定义的那么狭窄。
cccrr_DVjL
1年前 海南
115
35:05 靠旅行、远行、不停出走来疗愈心病的人,最终会被一次次打回原地。就像下海,一次次向蔚蓝走进,却被浪潮反复推着冲回沙滩,最后收获的只有疲惫的虚无感。旅行中相遇的都是同一张相似的脸孔,经历着的都是资本主义消费浪潮,延续的都是曾经把自己牢牢箍死的生活方式。像是抽烟、内耗、焦虑、不停拷问自己是谁,最后用凌晨独自面对着下饭电影暴饮暴食带来胃部的过劳,营造一种极端乏累感,以此进入混沌梦乡,次日中午起床。然后,再进行不断的重复,不断重复,直至假日被消耗结束。自己也被消耗结束。看似踏入了他乡的境地,将他人艳羡的目光捞的的盆满钵满,但,这就是一场压榨自我的漩涡和烂泥。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