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bum
时长:
34分钟
播放:
2.15万
发布:
1年前
主播...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播客讨论科学和玄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作为现代人,我们一方面理所应当地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接受科学方法论规范过的学科真理,学习现代科学,学习客观的普适的有明确界定标准的能够被论证的科学规范,在智识上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意味着我们要发掘更多的“科学”真理,只有科学方法论才可以规范我们对真理的严肃探索。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接受过科学教育甚至从事科学工作的年轻人怎么开始信奉玄学,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分子的玄学播客怎么越来越多,人们怎么开始普遍地想要从科学之外的领域来获得生活上的指点和方向。为什么科学真理无法满足人类对于人生真理的渴望?本期播客还讨论了中国人对现代科学的信仰背后的历史原因,我认为这可以追溯到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不同。现代科学的道德观为什么一种抹平人性高低的平等主义,这种平等主义有时候会让我们得出一些反常识的结论。播客最后还分享了腰果老师和我昨晚讨论的1920年代学术界的科学大战玄学,胡适带领的科学派大战张君劢的玄学派,张君劢的玄学派为什么会失败。我认为人性渴望伟大,渴望璀璨,渴望永恒,而现代科学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璀璨、什么是永恒,现代科学只能进行事实判断,无法进行价值判断,所以它企图把不同的渴望解释成是主观的平等的选择。拒绝承认人生选择的好坏高低,也是为什么现代人的世界如此混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越来越看不见选择的意义,逐渐走向虚无和绝望。


片头曲: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演奏者:日安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写奇怪的诗给你
1年前 安徽
111
国内语境里的“你说的不科学”不是scientific,而是更偏向not make sense,所以包含价值判断
西叭野郎
1年前 中国香港
106
这一期有很多说法我觉得都值得商榷: 1.「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快乐就是多巴胺」 现代科学没这么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误解。多巴胺只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很多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动机(motivation)。如果播主说的「多巴胺」只是一个占位符,指代「现代科学对快乐的科学解释」,那么现代科学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这么一个解释,因为「快乐」首先是一种主观经验,而有关主观经验的科学研究,即科学的意识理论,只是最近二三十年左右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各种理论和流派群雄混战的局面,离解释什么是「快乐」还离得很远。而且最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快乐」概念压根就不指代任何单一自然类(natural kind),各种被我们用「快乐」统称的主观经验其实是非常不同的神经生理过程,它们不共享任何共同机制。对于人类的主观意识经验,现代科学并没有给出如「快乐就是多巴胺」这样粗陋的解释,但也并没有理由认为它不能给出一个解释。 2.「对于科学方法论触及不到的地方,现代科学主张一种对各观点的平等主义」 我想问,有哪个科学家提出过这种主张吗?现代科学,无论你把它理解为一种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还是通过这种研究方法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都不会蕴涵这样一种「平等主义」,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个科学命题,现代科学不应为它负责。而且,即使我们承认「只有科学命题有真假可言」,这也不必然推出「所有非科学命题都一律平等」这个结论,因为第一,除了真假还可以有别的评价维度,第二,有些人,比如道德实在论者和一些自然主义哲学家,可以认为「非科学命题总能被还原为科学命题」,从而对非科学命题判断真假,分出高下。 3.「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入西方科学的时候没有引入西方对科学的质疑传统」 首先,晚清到民国时代主张引入科学的知识分子中不缺乏对科学功能界限的反思,科玄论战正是这种反思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果。其次,西方近代以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张力不假,但科学更多是和宗教相容存在的,这个关系是很复杂的。比如牛顿虽然据说信仰上帝,但他信仰的主要是一个提供第一推动的第一因,而非会随时会干涉世界运行的基督教上帝。说西方存在一个基于宗教而质疑科学,或质疑科学万能的传统,恐怕并不准确。宗教本来就不必然和科学冲突,它只是和无神论冲突。
青埂峰36501
1年前 广东
98
科学会乐意告诉人们如何尽可能保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运动,不抽烟喝酒,少发脾气不熬夜),但科学从未妄图教导人们如何保有一颗“健康的心”啊。另外,这里举的例子也不恰当,在吸毒获得的所谓“生理快感”和与朋友聊天获得的快感之间,稍微细想一下就知道,就是拿科学的方式去衡量,也毫无疑问科学一定会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至于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有教育背景的年轻人沉迷玄学,我们更需要讨论的是把这个现象和时态挂上联系,为什么「现在更多」了?十几年前我在北京雍和宫是见不到什么大学生的,七年前我在灵隐寺所见也不是如今这般寺院里商品泛滥拉着横幅年轻人到处直播打卡。所以又为什么是现在,地铁站商场充满了博彩站,年轻人疯狂刮刮乐到脱销,在社交媒体付费问大师。算命与博彩的联系,恐怕更强一些。这些近乎情绪生理性抒发宣泄的行为的背后,我并不认为是像从古至今的哲人,树老师的朋友们,以及在座很多听众们一般,有意识的在科学之外主动思考幸福的真理,去叩问生命的意义,去承担历史时间中的虚无和荒诞,去追求至高的道德理性,去在科学并无意染指的爱与美的自由之境撒野。这两者对科学之外的探索,背后是截然不同的原因,而科学本身在此地并不重要,没有一门科学问过我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把科学的还给科学吧,把剩下的交给庄禅儒法基督妈祖舍斯托夫苏格拉底大混战吧。非常尊重树老师,但仍然想说这一期是个伪命题。
玫瑰是玫瑰1
1年前 日本
85
树老师真的在研究所有现在年轻人所热衷的东西……
JJLaw
1年前 上海
76
这期很多观点都有待商榷。首先,科学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信仰,科学是一种方法论,它只是探索真理的其中一种方法。它本身最大的特点是需要观点可以证伪,也就是他连自己都需要怀疑,需要质疑,而不是让别人去信仰他,所以信仰科学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这个体系提倡的态度。 其次,我觉得树老师把中文口语里面的很科学和英文里scientific这个词完全划等号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其实中国人说这个词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把这个科学认为地特别认真,他们心里面所指的其实是“有道理”,这只是一个词语使用上面的习惯借代而已。 再次,整个节目我没有听到对科学的方法论本身的有什么缺陷的批判,我听到的反反复复的论点都是如果科学那么万能,那为什么还有人不相信科学。这怎么能把锅甩到科学本身呢?他们不相信的人并不是在探索真理,是在寻找内心的一种自洽感,而去找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并不是科学需要解决的。
康康like
1年前 北京
54
10:40 感觉这个也是因为中文语境中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在中文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里面,科学=正确=理性
画虎烂
1年前 广东
41
感觉很多人不信科学,只是选择了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现代医学有用,那就去医院看病,回家烧香拜佛可以安抚内心,也是有用。
Magicianone
1年前 山东
35
年轻人开始热衷玄学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一方面来自于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疫情和经济下行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的感受,这给喜欢追求确定性的我们带来了恐慌。科学目前还不能给我们带来完全的确定性,甚至由于科技变化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年轻人热衷玄学可能是因为玄学可以满足我们对确定性的追求
薛嬉弗思
1年前 河北
33
22:52 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把很多词语的范围定义清楚呢?科学之外就只有玄学吗?回答快乐究竟是什么之类问题的不该是哲学吗?哲学跟科学是什么关系?我理解中文语境里哲学算是“人文科学”,所以中文里的科学是很宽泛的。而science是否通常指自然科学呢?
战斗的Beeffalo
1年前 美国
23
这期的结论“科学不能给出价值判断”,我觉得很好。 但是很多例子并不合适,比如磕药vs和朋友聊天, 科学上也有很多指标可以证明磕药不好, 如果多纳入一些除了多巴胺以外的指标那就可以比出好坏。 科学上上也有很多价值判断指标,比如体检报告上各项数据的正常范围。 另外我觉得价值观空虚这事儿也赖不到科学上, 没有科学的年代大家也可以觉得啥都差不多,也可以空虚。 如果说科学的昌明加剧了这种空虚,那也是因为很多人误用了科学解决本不该用科学解决的问题。
gegrgr-
1年前 北京
18
19:28 说起祛魅,听过小木墩老师那期播客,我觉得中文语境中的祛魅与祛魅原意有所差别,中文语境下更偏向去滤镜/不再盲目崇拜,如果与本期主题结合,就是更“科学”
墨枝
1年前 上海
14
34:46 这期让我想到了我和我妈的区别。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去质疑,去审视,去寻找背后的逻辑与证据,寻求客观事实的存在。但我妈截然相反,她相信的是主观的体验,她相信真善美,总能有一种不加审视的热情去拥抱很多她感兴趣的东西。我曾经觉得她这是逻辑思维不够,太傻,很容易被骗,把时间浪费在吹嘘过大的时间上。 但等我工作几年后,我发现我妈依旧生命力旺盛,我去像我小时候最讨厌的人那样逐渐消沉。我思考后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价值不重要,因为我觉得什么都可以,所以什么都可以放弃,因此我无法有由衷的热情与坚持。 从去年底我开始承认价值是有序列的,生活就是有好坏的之后开始调整,现在的我感觉要满足快乐很多。
Chan_z2eO
1年前 上海
13
1.感觉这个话题我还挺有发言空间,我来自哲学系,我的室友就是科学哲学的,她是一个十足的物理主义者(大概理解为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都可以通过科学得到解释),然而我跟她在很多问题上处于完全相反的立场,以前经常斗嘴。 2.18世纪科学大发展之后有一个哲学流派叫做逻辑实证主义,大概意思就是除了可被观测的经验(例如窗外下雨)和有数学意义可以通过演算的命题,其他的一切形而上学命题都没有“意义”,这些都是伪命题,包括道道德,美,上帝等概念,后来的英美哲学也深受其影响。 3.科学哲学一般比较关心几个问题,第一意识,第二道德。我室友认为人类意识这样的东西理论上是可以还原的,还原为某种原子,只要科学发达就能达到,然而我认为意识很难得到还原,我知道有人要说意识可以通过脑电波检测到,但这回避了问题,我期待的是如何解释人为什么有意识,意识是什么东西从哪里来。查尔莫斯举了这个例子,你认为一个和你长得一样,行动一样的人,这个人是不是你,如何解释意识现在在mind philosophy依旧争论不休。 对于第二个问题道德,这也非常有争议,道德哲学关心“好”是什么东西,既然“好”不能被科学所检测到,那我们怎么证明“好“存在呢?物理主义者认为可以还原,还原为自然规律,原子,这是可以被检测到的实体,我认为这样解释很不可靠。 如果好是一种人类进化的发展规律,那道德不具有客观性,当我们在说“帮助他人是好的”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说救人很好,而是这符合了生物发展的需求,那“迫害他人也有可能是好的”,就有点像尼采所说的道德不存在。显然科学无法解释道德,以及存不存在客观道德,如果要证明道德作为一个实体存在,那个需要依据(evidence),那怎么证明呢,我把“好”用仪器探测到然后展示出来吗?显然不可能。 4.科学学界自己存在问题,休谟问题就可以给予有力一击,你怎么知道明天苹果会掉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科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的。
-临时昵称
1年前 广东
10
树老师这期的主题,跟陈嘉映老师在《解释鸿沟》里与陆丁老师的争论有遥相呼应的感觉。 陆丁老师认为人的意识、体验都可以还原到神经状态。任意一个大脑,只要给它校准出某种特定的神经状态,就能产生一样的意识状态,无论是喜怒哀乐或者意义感,都能产生。 陈嘉映老师则认为,意识状态是不可还原的,人首先要有一个“我”作为主体,才可能有各种体验,而不能通过大脑生成出这个“我”感。
Vito_ErLl
1年前 浙江
10
我就直接说吧,树老师这一期播客的观点是反智的anti- intellectual,一方面这一期观点本身就和反智主义这个词被创造出来用以形容的一系列思想同根同源;另一方面在论据运用和表达上也有不少逻辑谬误,评论区已经有很多人指出了包括但不限于“对科学science一词忽视文化语境差异的机械类比”“受过高等教育就一定会成为科学的拥趸,如果没有那一定是科学本身有问题”不再列举。 我最想驳斥的是对科学这一词理解的矮化,科学极其重要的一点特性是可证伪性,当我们说一件事物科学,意味着它支持自身被否定,当客观事实不符合时它就是错误的,也就是科学对你的生活如果有的一切的指导,你始终都可以保持怀疑,科学始终都应该是开放和发展的。而那些先验的不可被证伪的则是不科学的,使用这一准则可以很好地分辨什么才是科学的。 其次,现代科学从来不是完备的,与其说完备更不如说是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一个人相信今天的科学已经足够帮他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了,那这的确可以说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甚至可以说就是“不科学的”。 关于科学和价值判断,我想说难道不是几乎现代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是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石之上吗,吸毒当然是不好的,因为我们观测到吸毒者的生命健康极大地受到了影响,因此在大量的国家都是立法禁止吸毒的,这难道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性恋者脑部并没有任何病变,所以同性恋不是病,这是个人的人权,难道不是科学发展引发的价值判断?我想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最后如果还要再钻一下牛角尖,科学到底能不能真正使人得到满足和快乐,我想是可以的,人的大脑不过是一堆蛋白质,感受到的快乐悲伤愤怒也不过是一系列电反应,目前的科学只是对这复杂的系统了解得还太少,正如千年前人们不明白电闪雷鸣,百年前人们无法想象智能手机如此改变了生活,我们尚未可知科学的发展会不会真有一天实现缸中之脑,不过愿意相信科学会达到这一天的确可以算是一种信仰吧。
薛嬉弗思
1年前 河北
8
33:26 不明白自然科学为什么要回答哲学的问题
一种块茎植物
1年前 上海
7
是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在我看来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为什么是这样但无法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手握现代科学似乎有了无所不知的力量,但却不能告诉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追随你的心
1年前 辽宁
7
树老师不太懂科学吧,真正懂科学的从来不会说科学就是真理,1+1=2是真理吗?也不是啊。科学只是通过方法,要接近真理,不会说就是真理。所谓人人平等,白居易和一个唐朝老百姓谁重要,科学从来不会给你结果,说白居易重要,还是一样重要,都是政治判断,不是科学结论。科学不会判断,你找对象,应该看对方长得好看,还是要看对方性格,还是对方有没有钱。科学不会给你方法,如果给了这还是科学吗?找对象看哪方面不是因人而异吗?科学哪里会给你判断?树老师提到的东西很多就不归科学管的。打个比方,我说树老师不行,因为她无法管理南非总统。这能是证据吗?有一些价值判断就不归科学管啊。像吸毒,科学会给你研究,吸毒对人,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它会给你研究,具体怎么弄,会给你建议你会帮你修改。科学都说了自己不是真理,给的建议也不一定对,所以具体怎么样是你自己选择。
lynn_PO91
1年前 江西
6
27:03 这个例子听得我很不舒服
信手拈来
1年前 上海
5
你讲的那些信奉“科学的人”本身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科学的底层逻辑是可证伪性,简单的说就是能被证明为错误的才是科学领域内的问题和观点。如果有一个人真的信仰科学,那么他一定会认为当下所有的科学理论大概率都是错的,因为人类科学的发展程度还太低了。不可能在还有很多问题不能被科学解释或者科学理论本身就还不成熟的前提下就认定科学万能。恰恰相反“信仰”科学的人会知道自己是无知的、科学是无知的,还有很多未知要去探索,很多知识等待更新。并且能够忍受自己和科学的无知,带着无知且求知的态度活下去。并且不为了逃避无知而投入玄学的怀抱。这才是对科学的正确信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扫描微信二维码

添加微信好友,获取更多播客资讯

微信二维码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