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I~大家好呀~我是杨帆(全平台ID:帆星)。
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跟河森堡老师一起聊了话题——“我们是否高估了阅读的价值”。
非常开心我们再一次请到河森堡老师,一起探讨关于“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真正坚定恒久的”,同时,河森堡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的概念——“不用做多大努力,你就能成为前25%的少数人”。
我们的用户大都是女性,所以以往的分享都是偏女性视角,今天河森堡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男性视角的思考,相信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这期还有特别礼物——河森堡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
【本期嘉宾介绍】
👦🏻 河森堡
* 科普作家,代表作《进击的智人》
* 2023微博年度新知博主
* 微博粉丝641w的热门科学科普博主
【本期节目亮点】
* 情绪问题,是内在出现问题的信号
* 如何才能搞定一个看似很难的大事?
* “老师”到底在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 “我想要”和“我喜欢”,并不是同一件事
* 不需要做多大努力,你就能成为前25%的少数人
* 什么是“以泛化对抗变化”?
* 不怕刷短视频,但它是学习的开始,而非结束
* 很多能成事的人,秘诀竟然是缺少“人性”?
* 把能量消耗在情绪,行动就没有了
* 15个月硬抗“焦虑”的蜕变经历
* 健身不仅塑造肌肉,还塑造对自己的认识
* “战胜别人”比“战胜自己”更有冲击力
【🎁送礼物时刻】
关注+点赞+评论,我们将在6月27日(周四)20点,抽取3位听众小伙伴,送出河森堡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教授与年轻人》。
正如河森堡老师说的:“在大海上扬帆远航时,也需要星辰来指引方向”,希望我们的这期播客也能为大家缓解焦虑情绪,照亮一些方向。
同时,也欢迎大家留下你们的收获与建议,我们一起把“听听就好啦”做好,帮助更多的人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上一期的节目中,我们跟河森堡老师一起聊了话题——“我们是否高估了阅读的价值”。
非常开心我们再一次请到河森堡老师,一起探讨关于“这个时代还有什么是真正坚定恒久的”,同时,河森堡老师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的概念——“不用做多大努力,你就能成为前25%的少数人”。
我们的用户大都是女性,所以以往的分享都是偏女性视角,今天河森堡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男性视角的思考,相信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这期还有特别礼物——河森堡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
【本期嘉宾介绍】
👦🏻 河森堡
* 科普作家,代表作《进击的智人》
* 2023微博年度新知博主
* 微博粉丝641w的热门科学科普博主
【本期节目亮点】
* 情绪问题,是内在出现问题的信号
* 如何才能搞定一个看似很难的大事?
* “老师”到底在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 “我想要”和“我喜欢”,并不是同一件事
* 不需要做多大努力,你就能成为前25%的少数人
* 什么是“以泛化对抗变化”?
* 不怕刷短视频,但它是学习的开始,而非结束
* 很多能成事的人,秘诀竟然是缺少“人性”?
* 把能量消耗在情绪,行动就没有了
* 15个月硬抗“焦虑”的蜕变经历
* 健身不仅塑造肌肉,还塑造对自己的认识
* “战胜别人”比“战胜自己”更有冲击力
【🎁送礼物时刻】
关注+点赞+评论,我们将在6月27日(周四)20点,抽取3位听众小伙伴,送出河森堡老师亲笔签名的新书《教授与年轻人》。
正如河森堡老师说的:“在大海上扬帆远航时,也需要星辰来指引方向”,希望我们的这期播客也能为大家缓解焦虑情绪,照亮一些方向。
同时,也欢迎大家留下你们的收获与建议,我们一起把“听听就好啦”做好,帮助更多的人活出自己喜欢的样子❤️
主播...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阿瑟Silvia
1年前
广东
4
13:50 前13分钟的收获~
#黄金3收获
1️⃣ 当你把目光投向自然科学,投向这个世界的本质的时候,所谓的悠久的历史,那都是偶然的瞬间,根本没有什么恒常的东西。
2️⃣ 一个特别难的事,你把它不断的细分,细分到每一个小的环节就傻子都能做。慢慢的你把每一个细分都做好,这样一来,这个事情你就可以去搞定。
第二步是继承第一步的一部份,又开启第三步的一部份。每一步都有衔接。
3️⃣ 外在动荡时,拥有稳定的情绪/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即稳定的内核,才是我们能把控,且经得起外在波动的关键。
十月_ulkO
1年前
重庆
1
第一次认识河森堡老师是最强大脑,初印象就是很能说且逻辑严谨,时隔多年没想到老师出了那么多本有意思的书。今天的河森堡老师确实很多面,轻松风趣幽默的北京腔,一秒钟会错以为自己在听高晓松,他的知识面之广也验证了他自己在践行的25%理论,兼具严肃扎实活泼的内容输出,活出了自己的人生特色!年轻人的典范人物。
和大家分享我的听课笔记,顺便说我要拿到河森堡老师的签名书!(感觉要刷屏,哈哈)
情绪稳定很重要
没有什么是永久的稳定,包括公务员工作
真正在稳定里时你可能想的反而是逃离稳定
所有的“做到”在技术层面都是“分解动作”
继承前一步的一部分再做好当下,就能连贯起来,连贯起来就能轻松学会一项新技能
所有的经验其实就是技术的最小分解的组合
有很多兴趣爱好是充电
想要和喜欢是用的不同的脑回路
做多重潜力者
以泛化对抗变化
做多个领域的25%严肃知识叠加后就是超越大部分人群了
接口人才:可以做专家和一般民众之间的接口
时间有限,读书优先选择专家学者的系统知识
可把网络平台知识碎片作为深入学习的开始而非结束
书是能量密度高、信息量较大的严肃输出
书对作者有严格资格筛选,这个门槛本身很有吸引力
不一定每个有影响力的人都要出书(除非自己有专业系统输出)
权威书和畅销书不冲突
擅长语言艺术的人其实很擅长给并不正确的行为给出合理解释
在乎别人眼光是基因使然,人性底层
训练和脱敏,通过练习可以做到
经济下滑,导致更多人做回自己
不用消耗精力去伪装
好多度层面的选择与平衡是生活经验的积累
有些人混的很好,把别人当成可以反馈的物体
主体化、客体化
能成事的人没有道德上的挣扎
马斯克把生孩子看作延续基因的容器
若思绪上分配太多能量,行动上的能量就变少
其实人类并不是很期待永恒不变的感情
我们往往害怕的不是感情变化而是生活变坏
如果伴侣对你不好,感情发生改变反而对自己是一种保护
感情随着时间变化,人与人相处的层次也变得更丰富
人是拒绝在危险的时候进食的,血液回流大脑
如何渡过情绪低谷:锻炼,多社交,多表达,多连接现实
意志力强是天赋
可锻炼增加心里弹性
细腻敏感的人也是有擅长的场景
人其实遇事情绪比理性快
战逃反应
认识到问题并不意味着能解决
熬过低谷大脑神经结构会改变
运动锻炼可以塑造肌肉骨骼和内心
人是通过自己对外界的影响来认识自己的
鼓励大家通过运动锻炼走出焦虑,塑造自信
战胜别人比战胜自己更有直观乐趣
看待环境就像理解那个戈壁上的船🚢
个人发展把握几个变量:环境时运,个体努力,时间,把握住一个都能成。
河森堡成事心法1:道法全凭时运
河森堡成事心法2:技法用细化来实现泛化,用泛化来应对变化。
最后表示会继续关注听听就好啦,今年特别喜欢这个节目!做的不错!
大鱼robin
1年前
山东
1
收获太大了,不止黄金3收获了~(奥对了我是大鱼)
首先被河森堡老师圈粉,觉得他好真实,还好谦虚,对问题有自己独特深入的思考,特有启发,而帆星老师不仅善于总结提问,采访的准备也特别扎实,又学到啦❗
1⃣️用细化来应对泛化,用泛化来应对变化(这金句绝了~)
2⃣️最重要的稳定就是情绪稳定
3⃣️你可以做多个领域的25%,叠加起来就是独特的
4⃣️要找个专业会切分的教练来帮你切分
5⃣️认真去读你好好奇领域的专业书籍7、8本,成为专家与普通人之间的桥梁
6⃣️短视频可以是你的起点,而不应成为终点
7⃣️对我来说最重要哒: 不要在情感上消耗太多能量,如果你要成事,就要把对方物化,只是优化反馈。
思考:这点我真是深有感触,作为INFP,我发觉自己,真的太喜欢揣测别人的感受和意图。其实我知道,要完全做到物化也不可能,所以重要的是去平衡,太f了就要t一些!!! 干就对了,不要想太多~
以上~~
蓝猴Vivi
1年前
四川
0
关于赢,不管是赢自己还是赢别人,我觉得只要能正视自己对赢的渴望,并为之尽力就好。不要内心拉扯,比如一边想赢别人,一边告诉自己重在参与😂
失去弟弟的日子
11个月前
上海
0
何森堡自己的播客停更很久了,是难得我老婆愿意听的播客。有重开计划吗?

RingoM
11个月前
上海
0
背景音乐听得有点难受☹️
momo_vBgq
1年前
广东
0
34:56 25%的叠加∩交集,发展多重潜力,真的为我三分钟热度有个好理由哈哈,用泛化对抗变化,能否抵御AI吗?
持续阅读📖该领域的专业书也能成为该领域的25%,学到了
momo_vBgq
1年前
广东
0
嘉宾也是巴西柔术爱好者呀哈哈,第一次知道巴西柔术还是因为黄景瑜呢,这小众运动也是挺考验反应能力的,嘉宾文武双全呀!👍🏻
momo_vBgq
1年前
广东
0
59:29 当情绪非常低落甚至开始有极端化了,主动走出去多嗮阳光☀️➕散步放空➕社交,嘉宾竟然硬抗15个月😂这抗压力绝了,我想起有一位抑郁症的朋友,她治疗过只要生活压力不会太大,其实她已经缓过来了,个人觉得真的不建议硬抗,主动求助
HD430049m
1年前
湖南
0
听了一下,感觉老师好man
momo_vBgq
1年前
广东
0
哈哈,瑟瑟是杨帆老师的忠粉,黄金三件事深入骨髓,我发现用来提炼学习收获也是很不错的,谢谢瑟瑟😁
ps,我是丹桦🤗,刚才在阅读《认知觉醒》关于短时间内成为该领域的高手与河森堡老师的25%理论相似呀!就是不断向该领域的人请教学习实践!
希望我能被抽中获得河老师的📚
蓝猴Vivi
1年前
四川
0
思路打开了!用细化来实现泛化,用泛化来应对变化,是适合大部分人的路径。
在任何领域认真看7-8本专业书籍就比大多数人厉害了,也就成为少数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