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子非鱼」有自己的听友群啦!

欢迎入群跟我们一起交流。

 

添加有文化电台小助手(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我们








 

Introduction

 

本期播客是Gareth与李知味对话的下半篇。在这期播客录制时,还没有发生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自杀的事件;当这期播客播出时,科研的痛苦与研究生的挣扎已经为更多人所熟知,但是以一种非常悲怆的方式。

 

知味在这两期博客中一以贯之的特质是坦诚。她对神经科学曾经有过好奇,当下则深怀不满,因为这个学科无法满足她的求知欲和“野心”。当她基本决定要离开科研之路时,却愿意坦然面对自己的选择,并以对话的方式将自己的心路历程记录了下来。

 

博士和科研工作者或许是人群中的少数,但挣扎、迷茫和自我怀疑则是人的普遍情感。Gareth和知味希望,能够将博士和科研人员最真实的一面展现给大家,特别是给处于迷茫期的同行们以慰藉。

 


 


Speaker



 

李知味,也不是很懂大脑的神经科学PhD在读,想突破认知的认知科学研究者。

 

公众号:自我与人类观察站

播客:迷惘青年寻路记 

 



 

Highlights

 

*02:15 我基本放弃要继续做科研了,但在离开学术世界之前,还想再看一眼

 

*05:50 科研工作者的生活特征不是有规律、讲自律,而是“大起大落”。

 

*13:16 关于心理学的一个经典嘲讽是“大二学生心理学”,因为被试的主体都是大二学生。

 

*18:26 经济学研究者始终提醒自己要谦卑,因为自己只能看到事情的一个侧面。

 

*22:14 我们该如何认识竞争?ofo和Mobike除了你死我活之外,有没有积极的协同效应?

 

*40:33学术争论的关键在于,双方要对于争议的具体内容达成一致:我们究竟在吵什么?

 

*43:04凡是一个人自称自己是“XX经济学派”的,那一定是民科。

 

*48:57科研工作者要有一种贯穿始终的警惕:不要被自己的学科绑架。

 

*58:18 读paper的难点不在于读懂paper本身,而在于确定paper与现实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1:04:40“人不吃饭就会死”,这个研究结论当然正确。但这种研究做来何用?

 

*1:06:06 “网红”这个行当,听起来就很不自由。

 


 


BGM

 

*渡邊崇-端書き

*Leola - I & I

 


 

相关节目:子非鱼E22 |「人为什么会问为什么?」:博士们的迷茫也有点让人迷茫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主播...
巨有文化
Gareth_C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青-柠
1年前 陕西
0
请教主播,怎么读文献才能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或者怎么与自己现有的认知产生联结呢?
林中路linzl
9个月前 北京
1
58:47 相信专业分工
keep-moving
2年前 上海
1
深深地共鸣了。这些问题曾经困扰了我很久很久,似乎随着时间流逝慢慢地淡去了,但是我知道如果没有解决可能它们在未来可能还会蹦出来,不过今天听完觉得G的回答真的让我学到很多。 来自还没有开启科研道路,但是对科研有所向往的一位本科生
Sergitta
4年前
1
58:05 笔记点
以明
4年前
1
互联网企业的用户研究岗位有考虑过吗?
woo点点
4年前
1
01:01:22原来有挺多人会有这样的想法,一定得自己经历了才能相信,才能有完全的把握
佳瑞
2年前 重庆
2
可能,做科研,做学术的真相,不是在理论的高标下践行自己的理想,而是在劳作修炼中找到自己的理想。
Revedevyr
4年前
2
59:03一手经验和二手经验这个好有同感,前者有局限和体验,后者有隔阂和体量。每个人对研究的价值观真的好不同,同意领会方法而非学知识的观点,但是我对于本学科有一些和小姐姐相似的抱怨,做起来经常觉得无意义。
简单点好了
4年前
2
58:58有时候确实是要去工作才知道真实社会是按什么逻辑运转的,有很多地方是会颠覆读书的时候认知,但理论也很重要啦。
DddddChu
4年前
2
25:03 我们都是共享单车的义务搬车工
阿边丹
4年前
2
小姐姐其实挺适合做学术的,可惜了,不过她这样的求知欲跟好奇心,应该做什么都能有光明的未来
woo点点
4年前
4
听完感受到了Gareth对自己学术科研有很清晰的定位
QuQyk
4年前
4
Gareth的逻辑能力超棒
Marlborough
4年前
4
00:00看了嘉宾的公众号,可以从她的文章中学到很多👍
DddddChu
4年前
4
01:04:56 网红这个词听起来就不很自由
Qifan_17
4年前
5
流水线还是全栈取决于实验室的风格,流水线效率更高,但全栈更适合锻炼学生,独立以后我觉得会更好。
肆柒
4年前
9
能从知味的对谈中感受到她对在做事的迷茫了,作为一个非学霸打工人居然觉得kind of related,就是经常性会想“我做的事有什么意义,往小了说对我生活有什么启发意义,往大了说对社会有什么意义”,对一些很空虚的问题很难产生联结感,想脚踏实地切切实实做些什么,不想只是生产重复的信息,想多了真的会陷入虚无。对比也能听出Garret也是对自己做的事非常坚信想的很明白。不过听了上期播客知味是个兴趣爱好特广泛的人,这样充足的好奇心一定能支持她即使不搞科研也创造出些什么的。
巨有文化
4年前
9
大家有任何感想or疑问,都欢迎在播客节目下方的评论区留言 也十分欢迎大家通过添加播客小助手的微信(微信号:nicifanmei)加入粉丝群,我们的主播会跟大家及时交流
方慧是颗大红豆
4年前
15
“‘其实发现对于科研这条路的评价方式,我之前会更多关注产出的意义,比如是不是有独特的学术贡献,是不是拓展了学术的范式,对于社会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其实你还描述了一个更内向的评价方式,那就是让自己有更好的运用经济学工具和观察能力,更好的修炼自己。这其实有点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感觉了,书只是媒介,修身养性是更重要的。’那么这恰恰也是子非鱼治党博客的初衷,我希望给大家呈现的其实并不是经济学的知识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说他怎样作为一种思考工具和方法来服务于我们自身的发展。” 如果没有这一段,我真的就听不懂整个对谈,中途我一直在想“主播和来宾是有分歧吗”“是主播不能理解来宾的痛苦吗”“主播为啥不担心养不起自己嘞”(最后一个问题是因为我怕养不起自己来着)。直到最后一段嘉宾说出“修炼自己”,我才明白这一整个节目里我错过的东西,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一些解答。 甚至对以前Gareth说的一些话更理解了,以前粗暴地把听不懂的、不能理解的话归为“也许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吧”,这期博客之后也算换了个角度思考。 而且我也很想听Gareth仔细谈谈这期节目中“知识分子普遍的人性”“对于内卷而来的搞研究的人,怎么把他们弄出去,或者把他们弄到哪里去”,这期有好多可以继续聊的地方~
DddddChu
4年前
32
两位的对话逻辑感很强,提供了非常理性的解决问题的框架,对谈两边的表达能力跟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十分优秀。真的有很多同龄人在能力上就已经超出很多了。(另外开头那一段叙述非常动人,不管是谁,遇到的焦虑跟无助都是趋同的,我们希望所有可爱的人都能得到慰藉。)(再另外,稍微倍速一点播放听感更酣畅淋漓)😄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