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唯一讲义是生活」
Introduction
本期嘉宾在开场的时候特别强调,自己的名字后面要加上“老师”两个字。从“青年作家”到“小学语文教师”,是什么带来了这种职业变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自己学语文时,有没有过关于作文的噩梦?为什么如今的孩子英语写作能力甚至强过汉语?这是思路的问题,方法的问题,还是意识的问题?“小学语文”的内涵是什么,外延又是什么?
Speaker
刘派,北京大学中文系硕士
微博/抖音/快手:北大派派学长
Highlights
#请大家称呼我“刘派老师”,因为我希望家长一看到我的名字,就知道我是老师。
#我曾经以为写小说是高尚的,但后来发现当老师才能影响更多的人。
#小孩子不知道什么好的,但你可以给他提供角度。
#考试没有原罪,错的是教授应试方法的人。
#我们的英语教学非常在意与生活的衔接性,母语教学却做得很差。
#孩子们的英语和语文能力出现“倒挂”。
#家长对语文的认识:我的孩子能背几首诗,认几个字,读多少书。
#我对小学教育的最深理解:首先要解决动力、热情问题,而不是知识、技能问题。
#同样写“我的妈妈”,好的作文是怎样的?
#我的课的内容,就是给孩子提供角度。
#高考对技法非常依赖,远远没有到pk智商的地步。
#普惠与定制,教育产业的永恒矛盾。
#教育企业不需要都成为学而思,只需要占山为王。
BGM
*ampoff - Janet
*E e v e e - Everything
*Lone Catalysts - Renaissance
*kevatta - flirt
主播:Gareth_C
视觉设计:Chancy
音频编辑:Zhusd
音频运营:六个大栗子,阿边丹
出品:巨有文化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