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Introduction

作为一个没有驾照的人,Gareth长期以来对汽车行业怀有很多困惑:中国境内总共有多少种奥迪?为什么iPhone不会按产地区分,汽车的产地却如此重要?红旗有没有可能走向世界?为什么手动挡至今依然存在,却主要出现在出租车和豪华跑车两类天差地别的车型?

 本期播客的嘉宾是资深汽车发烧友、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陆风鸣老师。Gareth和他从一些常识性问题聊开去,期待能够解开一些更深层的谜题:一路走来,中国的汽车行业做对了什么,做错了什么,还要做什么?特斯拉、蔚小理、传统车企、跨界巨头,新能源赛道未来会是谁的天下?在不远的未来,中国汽车行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吗?


Speaker

陆风鸣,杜克大学政治学博士,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助理教授.


Highlights

08:00中国汽车工业的基础是卡车,民用车的大发展是改革开放以后的事情。

13:31什么是“流水线”,什么叫“引进流水线”?

21:22之所以汽车工业早期跨国并购较少,核心在于买不起。

30:28轿车生产目录里的编号7。

45:00作为标准化工业产品,为什么不同产地的同品牌汽车会有差别?

57:35“巨头跨界”在汽车行业为什么行不通?

1:09:06中国车企的出海布局:从物美价廉开始。

1:19:33蔚小理的用户思维:中国家庭需要怎样的新能源车?

1:46:04电动车不一定卖给消费者,也可以卖给网约车公司。

1:51:19五菱宏光的异军突起。

2:16:10钱学森教授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提议发展电动车。

2:22:32电动车没有变速箱和发动机,而这两项恰恰是中国车企的短板。

2:27:00世间尚有手动挡?


Reference


对谈涉及书目:

路风《光变》

陈祖涛《我的汽车生涯》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嘉宾补充书目:

李安定《家庭轿车诱惑中国》《车记:亲历·轿车中国30年》。李安定退休前是新华社高级记者,自八十年代以来就开始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是在中国公开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的第一人。这两本书内容有一定重复。《家庭轿车诱惑中国》出版于1997年,披露了中国汽车企业合资历程的诸多秘闻,也记载了轿车进入家庭的观念是如何被上层和社会接受,有一些内容具有明显的时代色彩。《车记》补充了一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夕及之后的新情况。

卡尔·H·哈恩《我在大众汽车40年》;马丁·波斯特《上海1000天》。哈恩博士是八十年代大众集团的董事长,波斯特是上海大众的德方第一任总经理。这两本书为我们回顾中国汽车产业合资之路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外方视角。

Jim Mann: ``Beijing Jeep: A Case Study Of Western Business In China''。相比于比较成功的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北京吉普是一个北汽和AMC(后来是克莱斯勒)弱弱联合的失败案例。Beijing Jeep这本书从美国人的视角,解释了双方诸多文化和理念上的差异最终导致了北京吉普的失败。

王自亮《风云纪:吉利收购沃尔沃全记录》;王千马、梁冬梅《新制造时代:李书福与吉利、沃尔沃的超级制造》。吉利收购和整合沃尔沃的历程惊心动魄,但并没有很好的纪实作品作总结。这两本书可以提供一些一手资料。

吴晓波《大败局》。《大败局》中关于仰融和华晨汽车的章节很值得一读:在三大三小的限制中一度异军突起的华晨汽车如何依托有限的资源取得了自主研发的阶段性成果,又如何因为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最终走向了悲剧性的结局。


BGM

程锦远《我的好大歌》

主播...
巨有文化
Gareth_C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Djrabbit
2年前
1
2:13:45 从物质性质上,氢气就很难像汽油、甚至甲烷(天然气)一样压缩。不然为啥地下有石油但没氢气呢(压缩不成液体,全跑了)
Santeuil
2年前
2
14:59 从胡适的书里见到他引过美国总统威尔逊的话,大义是,汽车是阶级性最严重的消费品,它占用了为所有人修的道路,又污染所有人呼吸的空气,构成对绝大多数人的安全威胁。是时中国发展程度仍不及威尔逊时代的美国,我认为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限制消费品汽车生产的可能性和重要性都不小
MarshallY
2年前
2
1:36:22 这个说错了哈,区别不是毫米波雷达,是激光雷达
Albus
2年前
3
前一阵试驾过极氪001,操控做工配置都很喜欢,会考虑作为第一台新能源车。但真的等太久了😂
HD623606e
2年前
3
蔚小理之间的差别很大,面相客户几乎不重叠,不能因为几个同时出现就简单归为一类
Sky_KUGr
2年前
3
这期真不错,点赞👍🏻
Sasha_wan
2年前
3
嘉宾声音很好听~
罗新雨
2年前
3
01:38:04 嘉宾对OTA和电动汽车的观点有点站不住脚。可能目前在电动车上用OTA的比例比较高,这主要是因为这两项新技术正好在这个时间段重合了。OTA的核心是汽车ECU的基础软件(BSW)在架构上允许进行OTA刷写,电动车的核心是电池、电机、电控。这二者没有必然联系。换句话说,在这个时代,内燃机车同样可以做OTA,这样的案例很多,奔驰新款S级就可以OTA。
前情提要
2年前
3
讲得很清楚
青云居士
2年前
3
过瘾
HD714631j
2年前
4
嘉宾很棒!
罗松松
2年前
5
我是饭统戴老板的作者罗松松,主要就是负责新能源和先进制造,一进来就听到我们被cue了,哈哈哈哈,不知道能否认识交流一下,我的V是 18312349313,多跟大家学习请教。
冷八
2年前
5
非常棒!清晰有逻辑的梳理和分享,非常感谢!!!真的非常系统性了
小李
2年前
6
08:43 关于汽车机核有个专题,红旗下的车轮!把国内的汽车制造梳理了一遍
某戴同学
2年前
6
其实不是网约车需要新能源汽车,而是新能源主机厂们需要通过网约车帮助他们去库存
vanillalala
2年前
6
40:08 朱镕基
HD495749p
2年前
9
49:57 40:22 首先,用显示面板横向对比汽车产业产业,就像用宁德时代对比整个汽车产业,远不是同级概念。 其次,汽车产业的真正硬核实力并不是生产汽车本身,而是生产生产汽车制造工具的整套产业链集成,目前中国还在assembly和copy阶段,最大唯一优势是规模,离创新还巨遥远。 再次,目前国内市场需求远不足以传导到车企,带动他们创新,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类似,过于受规模效应诅咒。 最后,政策制度层面,很难深入展开,不必谈了。
郭芙蓉正在输入
2年前
11
听这期真是享受,语速适中内容层次清晰,嘉宾声音太好听了!另外能不能请雾月大人返场啊,散户呼叫雾月大人虐粉!
GordonLee李狗蛋
2年前
13
如果非要跟国足比的话,我猜会更早吧,毕竟中国足球根本翻不了身😂
某戴同学
2年前
15
国内制造业,用哪个细分行业类比中国男足,都是抬举男足了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