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主播:小五/小五他奶奶

封面设计:小五

音频采样(依时间顺序):

何勇 钟鼓楼

Frozen Devil Sold His Soul


-

汪曾祺先生讲过:没喝豆汁儿,不算到过北京。

那篇小文写得极妙,当中还有个段子。说有个保定老乡来北京,看见卖豆汁儿的,问“豆汁儿多少钱一碗”,卖豆汁儿的告诉他,接着又问:

“咸菜呢?”

“咸菜不要钱。”

“那给我来一碟咸菜。”

您瞅着眼熟?眼熟就对了,老郭相声里也有。可见天下段子一大抄。

可要按这个标准来说,至少在二十岁以前,我不算是个北京人。我们家是这样——爹妈都是北京生北京长,祖辈里面,奶奶、姥爷是正经老北京。按说也邪性:我妈、我姥姥、我奶奶爱喝豆汁儿,豆汁儿的被接受程度在我们家呈现阴盛阳衰的态势。因而通常的情况是:家里的女性上外面“打”了豆汁儿,拿那种最大的可乐瓶子,为什么不拿锅?因为这锅明儿早上还得打豆腐脑儿呢。

豆汁儿打回来,我第一个捏住鼻子,把她们赶进厨房,开烟机,关房门,喝完了再出来。

直到二十岁的某一天,我吸烟过量,旁边儿一哥哥说:走,咱俩吃口饭去,也不谁想起来点了碗豆汁儿,捏鼻子这么一灌,方觉这豆汁儿是闻着臭,喝起来并没那样过分,酸味为主,有那么一点馊腐的怪味儿,也能喝出绿豆的回甘。可能是让烟熏昏了脑袋,我一口气灌了一碗,神奇的是,头一下儿就不疼了,神清气爽,跟喝了藿香正气水一样。

从此便对豆汁儿心生喜爱,内心里还觉着:哥们儿能喝豆汁儿,这事挺威风的,别人喝不了的我喝得了,因而跟哥们姐们下馆子,喝豆汁儿成了我的一个才艺展示,我喝着,满座皆捏着鼻子,由此观之:九零后这波儿北京孩子,能喝豆汁儿的也确实不多了。

但还有一个谜没有解开:当年家里拿大可乐瓶子打豆汁儿,是上哪儿打去?

奶奶告诉我:上粉房。粉房不是食品店,严格来说算食品加工厂,专门生产绿豆粉丝、粉条一类。粉条做出来,剩余的残渣发酵,汁水就是豆汁儿,干的便是麻豆腐。

“那当时合多少钱一桶?”

“不要钱。”

“不要钱!?”

“就是不要钱啊...”

现在外面卖豆汁儿,一般都论碗。北京最著名的某某寺小吃店,豆汁儿焦圈不下十元一套,咸菜也是人家事先给盛好的一小碟,够不够的都不能续碟,要是豆汁儿不要钱,十块钱买两只焦圈是不合理的,这钱高低够吃顿夹了薄脆的煎饼了。我喝过最贵的豆汁儿在二十一套,店卖的是情怀,我就当喝了个情怀。

“那为什么不要钱?”

我奶奶说:“我感觉,过去的人都比较实在。你比方说我是卖粉丝的,我就卖这个粉丝,我不会考虑去卖其他的东西。那会儿我还小,家大人让上胡同口的杂货铺打二两酱油,必经粉房。那粉房门口儿立一口大缸,缸沿儿上挂一只大铜勺,您甭管是男女老少,路过就可以擓上一勺。”

“那年月也没什么卫生意识,对嘴儿就喝,喝完了再把那铜勺给人挂回去。你说也邪了,怎么那会儿就没什么传染病?...”

我听得痴了。感情这世上真有不要钱的豆汁儿。

不知道现在这北京城里还有没有粉房,真要还有,那口大缸还在不在,街坊四邻还去不去打豆汁儿。够呛。谁放着能卖钱的东西不卖钱呢?

可就是有点儿感慨:卖粉丝的,就是卖粉丝。卖粉丝的但凡会吹个牛逼,工匠精神这词儿,早在五十年代就该出现了。

可这就是吹牛逼的价值,卖房子的琢磨着踢足球,踢完足球造汽车,可劲儿祸害。就连我们自己,也从不习惯于满足,仿佛把手头这一摊事儿干好是对生命的亏欠,所谓人不得外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

更生怕别人说:你不就是一,卖粉丝的么?

但我怎么觉得,咱还不如一卖粉丝的呢。

主播...
张小五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