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老刘:就一个和平区吃的都分类
大婉:沈河的东西跟外面不一样?
老杨:万物都分总厂和分厂!
老纪:吃鸡骨棒扔骨头老恨人了!
喜欢的听众请添加V信号:xpradio2021
或者关注我们的微博:扯会闲篇官方微博
再或者关注我们的公众号:闲篇radio
这一期又是充满了口水和回忆的一期,
我们四个80后坐下来聊了小时候的零食。
其实我们小的时候物资还是没有现在这么丰富,
很多的零食看起来都很简单,
大婉第一个想起来的是白兔奶糖,

当然节目里自己上来就给弄乌龙了,
而且后来也是完成了自我就正,
老纪第一个想到的是酸梅粉,

但是从包装上来说,
就单纯沈阳市,
不同区的孩子吃的都有可能是不同包装的
老杨第一个想到的是巧克力瓦夫,

而且瓦夫和大板巧克力成就了我们小时候的收集癖。
同时这个物件也开启了老杨总厂分厂的介绍模式。
当年的圈楼基本都是区一级的副食商场,

可是绝对堪称一代小朋友小食品的天堂,
老刘印象最深的是巧克力弹力糖,
而且记忆点是小时候小伙伴会比谁扯得长

在最爱吃的小食品环节,
爽爽大蟹酥稳稳的拿捏了老纪,
虽然里头会有味素粒
虽然会有油哈了的味,
但是大家扔愿意好几包好几包的买!

大婉记忆中的东西总比我们逼格要高很多,
酒心巧克力的确在当时看来是实打实的好东西,
甚至过年都不一定能吃到

香香果最让老杨上头,
但是老纪和老刘对这个物件的回忆是靠老杨唱的广告歌勾回来的

老刘的心头好可是麦乳精啊!
当时那个铁罐罐可是多少孩子心中最好的东西啊
也是一群老爷们藏私房钱的神器啊!

说道我们买小食品的渠道,
路边小摊和小铺(小卖店或者食杂店)
就是我们放学必须要扫一圈的地方
地摊的抠奖可以堪称是我们心中博彩的最初形态

还有我们在地摊吃的几大神奇小吃
豆皮,鸡骨棒,海锥子



甚至老杨已经吃出了派系区别!
而且老杨用三快钱的鸡骨棒就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
沙爹鱼串也会小摊上最常见的经典小食品,

但是不知道为啥老刘对这个名字总是模糊的
炸串这东西铁西和和平居然出现了技术上的差别,
而且当年老杨为了一口炸串居然开始当了童工。

鸡肉真的是当时能做出花的东西,
包括我们小时赞不绝口的美食手枪腿,

鸡架这个东西真的是每个沈阳人都有故事,
老杨是怎么通过一个买鸡架的故事折射了沈阳人的好客。

点心是我们小时候老人最常买的东西,
缸炉,缸果,大裂酥等等,

尤其沈阳早年也有自己的稻香村,
稻香村的点心盒是我们逢年过节赠送亲友的固定物件,
沈阳也有自己的汽水,
就像北京有北冰洋,西安有冰峰,
沈阳的八王寺可以说是历史相当悠久,

而且也是我们童年非常爱喝的饮料,
尤其谁要是能洗完澡后来一瓶汽水,
那就太让人羡慕了!
还有很多儿童喝的乳酸菌饮料,
我们这代人经历的第一款就是喜乐,

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养乐多第一反应还是喜乐。
说道糖,
沈阳本地特产的不老林绝对当仁不让,
它可是很多家庭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去买的,

在很多人心理吃不老林就跟过年差不太多,
还有一个品类就是泡泡糖,
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就是大大,

甚至老刘被一帮叔叔阿姨起的外号都是大大。。。。
好多人都在后期比谁吹得泡泡多,
还有很多泡泡糖有自己的营销手段
比巴卜有连环画,
还有一款泡泡糖会附带纹身贴纸,
如果有能想起来什么名字的朋友可以给我们留言
我们后期的小食品就更需求玩的层面了
首屈一指的就是奇多和奇多圈

当时好多孩子买奇多不是为了吃,
就是为了攒奇多圈,
这也是很多人收集癖的开端,
当然,说道收集就不得不提小浣熊干脆面的球星卡和水浒卡!

老杨攒这东西弄得夜不能寐,
老刘甚至直接把爸爸的名片夹征用了来!
方便面真的是尘封的名词了,
除了一统江湖的华丰,
加州牛肉面能想得起来,
但是包装是什么样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而且老杨念念不忘的营多,
也被人当成梦里看到的方便面了
最后我们盘点了那些年让我们拥有无限惨痛经历的罪魁祸首,
刨冰!

甚至每个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心里阴影!
虽然那个年代的物资没有那么富裕,
但是当时的零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精神满足!
如果您也有自己的零食故事,
或者对我们聊得零食有什么想跟我们互动的,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或者加我们的服务号,
进到我们的听友群跟大家互动!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