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好久不见!作为时常焦虑的年轻人,和大家聊聊四分之一人生危机(quarter life crisis)喜欢本期节目的朋友不要忘记点击订阅!
01:13 什么年龄段算作“四分之人生”?什么算作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危机的自我披露
06:00 危机1: 健康危机
08:00危机2:经济独立危机
11:00 父母作为“人生大业”投资人理论
14:12危机3:Peer pressure 同辈压力
16:15危机4:丧失主体性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
23:39生活当中的快乐无人分享的瞬间
25:00“爱情”是诸多概念捏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30:00 八卦虾头故事一则
32:00 你会恐婚吗?
35:00虚假的“大人感”----这个社会上属于成年人的权利还没有让渡给年轻人
36:30不管什么时代的年轻人,哪有不疯的?
实操:如何摆脱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41:27 思考1:除了向前,你没有其他选择。干就完了!
48:50 思考2:陷入困境当中的时刻,人需要有一些长征精神。请再坚持一下吧!
51:06思考3:走出舒适圈之:强迫自己做E人!
small talk 挑战:和50个陌生人聊天
68:30小总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书:《去遇见》--杨天真
音:《敢问路在何方》
最后欢迎大家来听友群找我们玩(见详情页面),喜欢本期节目的也可以打赏鼓励哟!我们下期再见~!
01:13 什么年龄段算作“四分之人生”?什么算作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危机的自我披露
06:00 危机1: 健康危机
08:00危机2:经济独立危机
11:00 父母作为“人生大业”投资人理论
14:12危机3:Peer pressure 同辈压力
16:15危机4:丧失主体性之后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
23:39生活当中的快乐无人分享的瞬间
25:00“爱情”是诸多概念捏合在一起的集合体
30:00 八卦虾头故事一则
32:00 你会恐婚吗?
35:00虚假的“大人感”----这个社会上属于成年人的权利还没有让渡给年轻人
36:30不管什么时代的年轻人,哪有不疯的?
实操:如何摆脱四分之一人生危机?
41:27 思考1:除了向前,你没有其他选择。干就完了!
48:50 思考2:陷入困境当中的时刻,人需要有一些长征精神。请再坚持一下吧!
51:06思考3:走出舒适圈之:强迫自己做E人!
small talk 挑战:和50个陌生人聊天
68:30小总结: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书:《去遇见》--杨天真
音:《敢问路在何方》
最后欢迎大家来听友群找我们玩(见详情页面),喜欢本期节目的也可以打赏鼓励哟!我们下期再见~!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cake是只猫
10个月前
上海
1
“年轻人没有不疯的”啊哈哈哈,我也很喜欢胡言乱语啊哈哈哈

kunkun小猫咪
10个月前
北京
1
感谢I老师,有被治愈到ಥ_ಥ

Resiliford
10个月前
新疆
1
听这哥们儿说话让人昏昏欲睡,说话皮皮踏踏懒洋洋的。😩

wywpamdg
10个月前
福建
1
27:18 问题是不可能只要心灵之契合,满足了心灵,要肉体,要物质…😢

SHINING_RAN
9个月前
山东
1
46:53 人对未知的困境会放大惧怕情绪,两眼一睁就是干!

Livar-
9个月前
福建
1
36:58 笑死。。。我也每天都会说我好想*人。。。

发光的骏豪
8个月前
浙江
1
* [浅谈范式转移、里斯本和数字游民 - Camellia Yang] https://www.camelliayang.com/blog/paradigm-shift-digital-nomad-lisbon
Tom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人们往往误解了荣格提出的「追随我心」和坎贝尔提到的「Follow your bliss」的含义。如果你自大地让「自我ego」领路,但却没能结合这个世界所需的价值,那到头来还是走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只有将自己的天赋才干和这个社会有所需要但没人能够提供的东西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地实现bliss。

发光的骏豪
8个月前
浙江
1
在两者的断裂中,我们卡在受伤的年龄之中,我们将体验到许多的混乱与冲突,纠缠在原生家庭的能量之中,没有办法和父母和解,也无法朝向自我实现的道路,而且我们和原生家庭的纠缠,也将影响我们其他的关系,亲密关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等。
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做成熟的自己,就代表着我们能够从原生家庭心智和个人独特心智之间,找到连接,甜蜜的平衡。从这个空间里,我们拥有一个完整的智慧,引导我们成为完整的自己。
如荣格所说——
我情愿是完整的,也不情愿是完美的,因为完整才有创造力。
- [一个人真正走向独立,首先要与原生家庭分离]
https://mp.weixin.qq.com/s/roQJILQQ-T7y2qhcTDuHTQ

Sa木木
10个月前
上海
1
BGM给💯!😂
陈十方
10个月前
北京
1
I老师声音太好听了

大仑丁
10个月前
北京
1
没有自灯明听的我都要死啦!

今夜行星来访地球
9个月前
江苏
1
23:15 人的精力有限,家庭伴侣小孩太容易更多地占据友情了。大学有一段时间谈恋爱,因为是异地恋所以其实一个月也只有一个周末会跟男友见面,尽管已经是这么低的频率分出去了,但是还是会觉得跟朋友相处少了,所以我后来每次想谈恋爱都会有恐惧不能两全

今夜行星来访地球
9个月前
江苏
1
1:06:33 能有这种行动力干什么干不好

kunkun小猫咪
10个月前
北京
1
22:56 天,有没有和I老师结婚的报名通道,我先排个队ಥ_ಥ

发光的骏豪
8个月前
浙江
0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 ( 1875-1961)曾说:
“生活中所有最大,最重要的问题,本质都是无解的。它们永远无法被解决,只能因为人长大,长出来 (outgrow) 以后而变得无关紧要。
进一步研究后,发现这种'长出来’需要一个全新层面的意识。有些病人的视野内涌现出更高或更宽广的兴趣,而正是因为他们视野变广后,原来无解的问题突然不急了。这个问题不是按照自身的逻辑被解决,而是当面临一个新的更强大的生活的冲动时,慢慢淡化。
底层那些导致剧烈冲突和恐慌的情绪宣泄的东西,从更高层的人格角度来审视,就好像站在高高的山顶,观看山谷里的一场风暴。这并不意味着风暴不再真实,但你不再置身于中,而是置身之上。”
- [王川: 三十二个有用的思维模型]
https://mp.weixin.qq.com/s/Rj_7s7IaD3o8ow99yYd_Mw

发光的骏豪
8个月前
浙江
0
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说,都曾经不断的思索并追求着生命的价值。这个时期会有十年到几十年不等。更多的人是在三四十岁的时候,经过了许多的生活和工作,最终发现自己的天赋与价值所在。正如孔子所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当人们开始追求生命价值的时候,从事独立性的创造活动就是必然了。或者说,只有从事独立性的,并不以商业和利益目标为重的创造性活动,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人们自我的生命价值。
毫无疑问,这样的事情必须发生在生活已经比较富足,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更加多元化的时代。当下的中国,其实正满足这样的条件。通过微博,微信朋友圈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正是这种独立文化的萌芽或者说启蒙状态。而独立出版/独立杂志,则是这种文化走向更为深远的自然趋势。
写到这里,不由的也要感叹,其实,坚持独立文化,追求自己的生命价值并不容易,相反,它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因为需要非常深入的了解自己,要拒绝很多诱惑,甚至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资金来从事这样的活动。
比如,五根木头希望走遍全球并独立出版游记,这必然需要很多自由的时间和相当的财力支持;兰波的生命在21岁的时候就终止了写作生涯;乔布斯则因为极致的要求而被许多人认为是极难相处的人;约翰.列侬被自己的乐迷枪杀;草间弥生也长期的被幻象所困扰....
而我们制作Zine最初的想法,其实就是希望让每个人都可以开始自己的创作活动,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然而,我们并不知道的是,要做到这样,需要付出很多很多的时间,精力,资金,也要拒绝很多很多的诱惑,不合理的投资,有时也会受到一些误解 ....
至今,Zine已经上线运营两年半了,我们在“独立”这件事上应该做的还不错,虽然自去年年底开始,就陆续有创业公司倒闭,其中不乏融资数亿,估值在数十亿的独角兽公司;而我们,不靠外部投资,仅凭自己的能力,已经走过了三年多时间,并越来越好。
我想,当我们收到用户独立出版的书的时候,其实也是对我们这份付出的最大认可。
独立,这条路虽然艰难,但是,它是追求生命价值的必然。
这是我们在经历过这些之后所感悟到的,也许可以分享给更多的人获得启发。
- [独立,是追求生命价值的必然 | Louis Lu的 Zine 专栏]
https://zine.la/article/3afde5364a8311e6bf4352540d79d783/

大仑丁
10个月前
北京
0
00:15 又是好听的片头曲

大仑丁
10个月前
北京
0
20:52 其实北京比上海成本低……

大仑丁
10个月前
北京
0
34:46 说得太好了!!!!!!!!!!!

Livar-
9个月前
福建
0
25:03 我晕,我好能理解这种“想要一种坚定被支持的关系同时也不介意这到底是不是爱情”的关系…但是社会发展的终极指标又是每个人都会有伴侣有“归宿”。我最近经常在想到底存不存在一种可能性,就是人不是非要达到“有归宿”才会觉得心安。之前追星追二次元的时候我也经常有这种感觉,就是通过共情某件事好像可以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享受快乐/承受痛苦”。然而大部分追星的终端都是爱豆转赛道或者是谈恋爱结婚去了,which means我的这种设想(不需要所谓归宿)还是从来没有过positive figure模版的程度。😢哎或许我之前思考方向也错了,可能不应该去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有归宿”,而更应该反证“人为什么要有归宿”,证不出来可能就可以劝解自己说人不需要有归宿也是一种可以成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