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听众来信,倾诉任何问题:[email protected]
本期由三位播客主理人合体,宣读了一位听众来信,来自于我们公开征求的长期互动。我们希望支持从小那些努力满足父母期待孩子们,当你们长大之后是可以优先允许自己幸福的。
如果其他听众朋友也有想要在节目上分享的故事并信任我们的谈话风格,欢迎来信。内容越详细越好,期待你的分享。
本期节目
0:41 听众来信
4:41 愧疚教育/羞耻教育
17:59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生来就会当父母的
23:54 努力满足父母期待的孩子
44:04 愧疚会如何演变?
58:42 父母不是只有单一角色,其他角色的言行不一定是爱
1:10:39 成年人不见得要邀请父母参与自己的决定
听众来信:
记得之前我跟你说过,我出来工作后存了一笔钱。想去实现自己想出国旅游的想法。却心里对这个想法愧疚的不行,也不敢跟爸妈说为什么公司放年假了还不回家。但在旅行中发现其他朋友并没有我这样的心里负担,他们全程都在和父母分享自己旅行的乐趣。
而我却不敢是抱着愧疚的心情,觉得这笔钱应该给父母,回报他们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他们总是说自己这辈子所受的苦都是为了子女,所以子女要听话要用功读书工作才是回报他们。
我记起这种相同的情绪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学前班放学后,在上海打工的爸爸打电话回家。我兴高采烈的接通电话,告诉他今天学校自己学了什么表现的很乖。想得到他的夸奖。然后问他,我放学后可以看电视吗?他回答不可以要学习。我问他作业做完了可以出去和朋友玩捉迷藏吗?爸爸说不可以!要好好学习!我当时就很委屈。原来在爸爸眼里我重来都不是个好女儿,因为我放学写完作业后,天天玩捉迷藏和看电视。这都不可以,既然你除了学习以外的事情都不允许我做那我以后就不跟你说了。因为出去玩娱乐游戏都是坏孩子做的事情。但是又委屈又愤怒又觉得自己不好,不能听从爸爸的话。
终于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在实现自己内心渴望时总是莫名其妙的愧疚心情沉重。因为他们总是念叨自己多苦命嫌钱都是为了子女。所以要听他们的话。不能贪玩。即使我已经好好上学写完作业了也不能玩。但我内心是想玩的。
因为我不懂我的思维方式产生的根源,今天突然想起了类似的事件。这种思维方式需要转换,因为我已经长大了,自己有能力去实现自己内心的渴望,这时不需要对父母愧疚。
本节目由:
康景翔:华东师大应用心理研究生。
小草:华东师大应用心理研究生。
Franco:华东师大应用心理研究生。
共同制作。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