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和厦门之间没有桥吗?
这里不是一个保护区吗?
渡船就是人们日常的交通工具?
岛上的人都会游泳,却不会骑自行车?
现在的鼓浪屿还有多少原住民?他们每天做什么?
这个岛上,有淡水吗?
啊?鼓浪屿居然不是一个博物馆?
为什么会有人想住在四面都是海的地方?你们不慌吗?
……
你根本无法想象,当一个陌生女人第一次来到鼓浪屿,她会带来多少奇怪的、意料之外的、灵感乍现的问题。
与我相识超过十年的纵贯时尚、曲艺、美食、文学界的天津人贾楠女士,平生第一次登上鼓浪屿,我却因为无法推脱的工作原因不能和她在这里相聚,幸好有黄长铗在码头等待,并且一一接应住了来自天秤座的贾女士所有天上一脚、地下一脚的提问。
这一次偶然的、没有预谋也不可能提前做出任何计划的登岛,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限。
事前,贾楠嘻嘻哈哈地说这一期节目可以取名叫——《一个陌生女人的来问》,着实充满了戏谑和未知的调侃。录制结束后,她给彼时身在千里之外的我发来一张照片,是在渡船上拍的落日与岛屿。她说,妮儿,你听吧,我留了一个浪漫给你。
好吧,那我们一起,听吧。
📖【本期目录】
0:52今日主题
2:52鼓浪屿是屿还是岛?
3:24以为鼓浪屿是个保护区?
3:45它没有桥?
4:17岛上有淡水吗?
5:43它是一个博物馆,还是有人生活?
6:23走进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
15:39上个世纪,外国人为什么选择在鼓浪屿建设领事馆?
32:33现在鼓浪屿本地人在做什么行业?
33:04周围都是水,会不会有点慌?
33:41从小在这个地方生活,认为鼓浪屿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呢?
35:37隐藏在指示牌中的泰戈尔的浪漫
37:53在脑海里,一层一层地剥开鼓浪屿的建筑群
39:10使馆区、富人区的配套设施会好一点吗?
41:00现在岛上的原住民还有多少?
41:25虫洞书店与过去的厦门俱乐部
43:15收集全世界各地与鼓浪屿有关的文本
45:41「毓园」与林巧稚
50:26对鼓浪屿的感受是什么?
📖【本期主创】

📖【本期内容】
△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
△鼓浪屿历史地图
△出土的古币可以证明鼓浪屿从南宋末年开始有人迹
△1942年《中英南京条约》(复制品)
△鼓浪屿历史文化陈列馆内景
△各个历史时期的鼓浪屿照片
△ 「土壤使树木束缚于土地,作为培植的报酬,天空一无所求,听任树木自由自在。」——泰戈尔《流萤集》
△虫洞书店
△一位外国传教士离开鼓浪屿时写的诗「GOOD-BYE!」
△林巧稚纪念馆内景
📖【延展阅读】
福建厦门人。医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
中国革命工作者。出生于厦门,早年学习土木建筑。辛亥革命前,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参加爱国运动。
📻【制作团队及音乐使用】
声音指导:赵力杰
音频制作/摄影/编辑:拙华
本期音乐:
Dan Gibson-《Cherry Wood Paddle》
Samson François-《Nocturne:N13 En Ut Min Op48 N1》
蔡嘉瑞-《银海》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