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70年前的老照片,一群意气风发的教育从业者们在台阶前合影,叶灿云老师就是其中一员。照片上的题字——「永远保持我们的荣誉」,可以看作她一生奋斗的最好注解。
建国之初,叶灿云作为新中国厦门第一届师范生,选择留在家乡鼓浪屿投身教育事业。从班主任、教导主任到校长,她见证了厦门市鼓浪屿人民小学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创办了全省第一个「音乐实验班」,并推动了鼓浪屿第一所音乐学校的建立。她如同一位「守巢人」,目送一代代鼓浪屿儿女飞向更远的广阔天地。
在女儿冯鹭眼中,母亲总是严厉而无私的,她将半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工作,用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滋养着这座小岛。一所学校,一座岛屿,一生情缘。半个世纪的努力和坚守,只为延续鼓浪屿人的光辉记忆。
「我的父亲母亲」专题的第三期节目中,我们邀请到了厦门海关文联主席——冯鹭老师,来讲述她的母亲、前厦门市鼓浪屿人民小学校长——叶灿云老师为鼓浪屿教育事业奉献的一生。
让我们一起来听吧。
📖【本期目录】
00:39 本期主题
00:58 嘉宾介绍
04:30 鼓浪屿小学的历史变迁
05:50 母亲叶灿云的童年经历
07:45 女子教育斗争史
12:41 母亲的教育生涯
21:18 鼓浪屿第一个「音乐班」
22:00 那些从鼓浪屿走出的孩子
30:30 「严于待女」的母亲
41:27 深厚的师生情谊
43:58 家人沉默的深情
47:39 父亲的智慧
51:15 做汇入时代的一朵浪花
52:34 我的父亲们和母亲们
53:40 鼓浪屿教育事业的变革
63:23 寻找砂砾中的光亮
📖【本期主创】

📖【本期内容】

△冯鹭老师母亲叶灿云老师50年代的旧照——「永远保持我们的荣誉」

△冯鹭老师的外公外婆旧照

△冯鹭老师父母旧照

△冯鹭老师的全家福

△1988年6月,著名音乐指挥家陈佐湟写给小学班主任叶灿云老师的信

△著名指挥家陈佐湟与叶灿云老师合影

△1998年9月,著名钢琴演奏家许斐平(左)应邀回故乡鼓浪屿演出,特地回母校人民小学探望叶灿云老师(中)

△叶灿云老师与学生们

△叶灿云老师授课的情景

△冯鹭老师与母亲叶灿云老师近照


△厦门市鼓浪屿人民小学现址
📖【延展阅读】
厦门市人民小学是厦门市鼓浪屿区的一所公办小学,其前身是十九世纪中期闽南最早创办的鼓浪屿怀仁女校和毓德女校。民国以后,发展为包括幼稚园、小学、中学,师范部在内的女子学校。解放后,先后接管怀仁小学(曾怀德幼稚园)和毓德小学,合并创办厦门师范附属小学(含附幼)。1960年,厦师迁址同安,学校归属鼓区政府管理,更名为鼓浪屿第一中心小学,附幼独立为日光幼儿园,学校更名为鼓浪屿人民小学。
陈佐煌(1946— ),音乐指挥家,198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同年夏赴美国坦格乌德音乐中心(Tanglewood Music Centre)及密西根(Michigan)大学音乐学院学习,1982年获音乐硕士学位。1985年获密西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颁发的第一个乐队指挥音乐艺术博士学位,成为新中国第一个音乐艺术博士。小学时,陈佐湟跟随调到厦门大学执教的父母搬到了“钢琴之岛”鼓浪屿,并在此开始了他的音乐旅程。
许斐平,中央乐团旅美钢琴家。生于厦门鼓浪屿。6岁时在鼓浪屿三一堂举行公开演出。8岁前往上海随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范继森学习钢琴。次年开始在上海有了演出活动。“文革”后,成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首席钢琴独奏。
厦门市音乐学校,是厦门市人民政府于1990年在鼓浪屿创办的九年义务教育音乐特色学校及中等音乐学校,2009年加挂“厦门大学附属音乐学校”校名。学校设小学部和中学部,面向国内外招收有音乐特长的中小学生和音乐专长的中专生,为高一级院校输送了大批文化素质高的音乐人才。
📻【制作团队及音乐使用】
声音指导/音频制作:赵力杰
录音/摄影:孟子莘
撰文:田洋戈 孟子莘
编辑:田洋戈
本期音乐:
冯鹭老师演唱-《烛光里的妈妈》
冯鹭老师朗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今年春节前91岁高龄的叶灿云老师即兴弹奏钢琴、冯鹭老师伴唱-《友谊地久天长》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