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四川大三线工厂走出来的曾宏来说,社会主义不仅仅是个社会形态,更是他从孩童起的成长体验。家长、朋友、师长乃至工作,都涵盖在其中。为了逃避被他人规划的一切,他主动选择了艺术这条路,以此去寻找内心的自由。可是兜兜转转,早已深入骨髓的社会主义精神,让他在追求艺术的同时,没有忘记工人阶级的现实,并努力将两者融而为一,成为自我人生实现的根本。(周哥大彤)
主持:周哥大彤 & 小八陈曦
嘉宾:曾宏,桑田
曾宏
1974年生于四川资阳,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居住与工作于北京。曾宏的作品媒介包含绘画、装置和部分影像,从早期对工人宿舍的描绘开始,他使用尺规作图的绘画方式似乎显示着与传统绘画语言的决裂。在此后的工作中,则在绘画的图像演进和今天的现实状况之间徘徊,因而在作品脉络里常常会出现抽象和现实主义之间的裂痕。艺术家认为裂痕是社会与历史对个人的投射,也因此艺术家相信作品是空间和历史的产物,它的意义并非固定不变,而是被空间与展示之间的关系相互激发而产生的。
桑田
1978年生于浙江,中文专业出身,曾留德学习艺术,做过画廊包养艺术家、家具设计、4A文案、教师、画廊经理。2012年后,任职于《艺术时代》《燃点》杂志,从事艺术批评和编辑工作。主要关注体制批判及相关的社会艺术。
本期相关文献
《公共洗衣房》 (两联)布面丙烯,160×120cm,120×80cm,2011
《白色上的方块》(两联)布面丙烯,160×120cm,120×80cm,2012
《绿色上的红色》(两联)布面丙烯,160×120cm,160×120cm,2013-2014
《未知的形状_5》布面丙烯,225×205cm,2016
曾宏个展 《红色笔记》展览现场,今格空间,2018
《分散的线条(绿)》布面丙烯,160×160cm,2018
《抽帧》声音装置/5频无声录像,望远镜空间,2015
《表皮》水泥、白色瓷砖、木质家具、PVC扣板,尺寸可变,23号院子,北京设计周,白塔寺,2015
图文来源:曾宏,桑田,网络 | 音频剪辑:郎粲 | 编辑排版:陈曦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