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有点激烈。
因为三位主播在不同程度上都很不喜欢《可怜的东西》,眼巴巴地看着它在这次奥斯卡上会是什么样的表现,也果不其然,在3月11日的奥斯卡颁奖上,《可怜的东西》成为《奥本海默》之外的第二大赢家,除了让艾玛·斯通二次封后外,还斩获了艺术指导、服装、美术等技术类奖项,可谓与《奥本海默》同步横扫。
这让人对今年的学院品味不由得感到无聊,无聊来自于“小年”的乏善可陈,也来自于学院奖对于女性主义的无法逃避却刻板印象,这刻板印象就体现在了《可怜的东西》上,它奇妙的艺术审美和奇妙的女性主义观点,令人不适。
别管怪我们有性别局限,世界就是由有性别局限的男男女女组成,他们彼此凝视,彼此期待,甚至生出了解放彼此的一厢情愿,《可怜的东西》就是如此:描摹如果女性拥有了无所顾忌的天真,继而带来肆意使用自己身体的无序和无所谓,以卖身作为成长途径,最终获取到了母亲、爱人、财富和包容,最终走向权利和统治,这奇妙的父权思维下的女性主义,不适感翻倍。
所以本期恐有得罪,三位主播齐打差评,各位多多包涵。
01:00 96届奥斯卡的奖项分布和赢家们:奥本海默和可怜的东西(POOR THINGS)
02:28 全球影视中女性主义横行霸道中:《可怜的东西》、《芭比》、《坠落的审判》
- 《可怜的东西》:男性视角下的女性主义
- 《芭比》:女性的自我意识觉醒
07:10 《可怜的东西》:到底讲了一个什么女性的故事?
弗兰克斯坦的致敬、女性主义=性炫耀?性解放=女性卖身?性剥削=女性成长?
这个故事中不止不休的偷换概念
27:56 对比《芭比》和《可怜的东西》
- 主题一致情况下,但芭比追求的是自我成长、探寻的是社会性,对男性也表达了尊重,最终给予女性的是:自由和自我
- 可怜的东西:贝拉最终回归的是父权的爽文结局,成长的结局就是得到权利和财富
33:54 如何评价《可怜的东西》的视觉展现和艺术价值?
38:00 如何评价《可怜的东西》中艾玛·斯通的表演?
41:29 《坠落的审判》:其实不是一部女性主义电影,更复杂、更思辨也更有型
亲密关系中的爱和阶层之争:小切口但极为尖锐
1、为《坠落的审判》打广告,3月29日全国上映!!
2、下期我们把《美国小说》等行业片聊起来了!!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