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2年开始,“埃莱娜·费兰特”这个名字便游荡在意大利文学中,2014年后,随着“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相继问世,费兰特一跃成为全球文坛瞩目的作家,然而却无人知道这个名字背后的真实身份。26年来的匿名写作,为费兰特增添了更多传奇色彩。本期《忽左忽右》,我们邀请到“那不勒斯四部曲”中译本的图书编辑索马里,为大家带来关于费兰特和意大利女性写作的话题交流。
【主持】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杨一(新浪微博:@杨一1)
【嘉宾】
索马里,九久读书人编辑(新浪微博:@索马里索马里)
[06:35]美国女性文学传统和意大利女性文学的比较
[08:00]意大利文学受天主教影响很深
[09:10]法拉奇和费兰特笔下人物代表了两个年代的意大利女性
[28:30]一本好的作品是制造混乱和痛苦的
[32:00]索马里谈虚构和非虚构之中的那条线
[35:20]回忆也是一种文学加工
[36:45]小说家可以轻易地越界
[38:00]20世纪以来的西方作家不断寻找新的写作方式
[38:55]索马里经历过的一次非虚构写作危机
[41:50]“认识作者有助于理解作品”是读者的自负
[45:00]村上春树举例解答读者的质疑
[47:15]“不爱自己母亲的女人是迷失的女人”
[49:40]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结局就像奥德修斯回到家乡一样
【音乐】
"Medley: Tarantella Napoletana, Quadriglia Abruzzese, Eh, Cumpari!"(We Three·Bravo Italia!·1995·Mifflin Hills Music)
"Sotto Le Stelle Del Jazz"(Paolo Conte·Arena di Verona·2005·Atlantic Records)
【logo设计】杨文骥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苹果播客」、Spotify或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喜马拉雅FM、蜻蜓FM、 荔枝FM、网易云音乐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空空如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