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暂无评分
0人评价
5星
0%
4星
0%
3星
0%
2星
0%
1星
0%
AI智能总结...
AI/summary > _
AI 正在思考中...
本集内容尚未生成 AI 总结
简介...
https://xiaoyuzhoufm.com

【本期话题成员】

程衍樑(新浪微博:@GrenadierGuard2) 

Nelly(新浪微博:@林奶粒) 

筱狸

【音乐】

urban jzzzhop(ContrastAudio)

The Banquet,Mader

您可以通过网易云音乐Spotify搜索「忽左忽右 BGM」,获得节目完整歌单。

【参考书目】

《心灵的整饰:人类情感的商业化》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上海三联书店

《烹饪、菜肴与阶级》杰克·古迪

《简·奥斯丁的谋略》崔时英 格致出版社

《知堂谈吃》 周作人 中华书局 

《雅舍谈吃》 梁实秋 江苏人民出版社 

《食事》 汪曾祺 江苏人民出版社

《儒林外史》吴敬梓 人民文学出版社

《老饕漫笔》赵珩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logo设计】杨文骥

【音乐编辑】Sway

【后期制作】hotair

【制作总监】王若弛

【收听方式】


推荐您使用「Apple播客Spotify小宇宙App任意安卓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忽左忽右》,也可通过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FM蜻蜓FM荔枝FM收听。 

【本节目由JustPod出品】

【互动方式】

联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微博:@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博:@播客一下 

微信公众号:忽左忽右Leftright

微信公众号:播客一下

主播...
JustPod
评价...

空空如也

小宇宙热门评论...
垒球
4年前
2
安徽人表示其实我的家乡并没有什么白酒只属于男性的规矩,喝不了酒的人会被同意喝红酒(默认度数比白酒低)或者以茶代酒,饭局文化倒是的确如博客中所说,不过年纪大了其实反而很喜欢亲戚间热热闹闹的酒席,有种烟火气,小时候可讨厌了,可能是因为我也长大了吧😂
起来写报告
4年前
2
51:17中国的酒文化和饭桌文化上女性基本就是点缀,没有动作是女性主导的,我悟了
面君
4年前
2
山东妇女不能上桌的说法,感觉解读有些过了。 1.这种现象存在吗?从我的成长经历看,答案是存在也不存在。 存在:以前亲朋聚会时确实存在男人先上桌吃饭,妇女一般不同桌。(单独一桌)。不过女主人确实全程在做菜,没时间上桌吃饭。 不存在:因为人比较多,一桌男人已经坐的满满的了,妇女也坐不上去,一般会单独开个小桌。另外男人们聚在一起真的就是喝酒喝酒叙旧,和他们坐一桌烟酒环绕,真的不是舒适的环境。如果只有三两人,一定是大家都坐一桌的。主客之分有的,男女之分没那么夸张。
Mr惋惜
4年前
3
19:57用「吃饭」来描述和观照生活,实在是太贴切了,每个人每天都要吃饭,富有就吃的更好,贫穷就不一定每顿都吃得饱,逢庆的饭宴就像是打在生活长轴上的标记。 但是因为这事太稀疏平常,就像呼吸,必不可少但好像没那么深刻。
August_
4年前
4
大饥荒?说的是信阳吗
Weltschmerz
4年前
4
我還是要解釋一下「舌尖上的中國」。把「舌尖上的中國」當成單純的「美食類紀錄片」來看是有些單純的。 首先,「舌尖上的中國」開創了一種商業類的紀錄片的模式,嚴苛一點來說更像是美食為點、人文故事為線的「偽紀錄片」。這一類的紀錄片以畫面效果、故事情節撐起內容,你可以清楚的看到紀錄片中的近乎刻意的設計。(第二季和第三季修的不太好,比不上第一季的雕琢)「人生一串」是這種模式的產物,這系列紀錄片與其說是從紀錄片作品的角度被稱讚不如說是從商業融合的角度被重視,畢竟是B站這種所謂亞文化平台推出的劇具有主流文化色彩的作品。從紀錄片本身來講,也就那樣叭。 其次,「舌尖上的中國」背後的政治意味不淺,從中國大陸紀錄片歷史的角度梳理,它可以是另一個版本的「話說長江」、「這就是中國」。 以及,紀錄片最大的性質就是科教性,不管你看什麼類別的紀錄片,自然、人文都具有極強的科教性。BBC的紀錄片頻道最初設立的目的就是為了科教,《北方的納努克》的科教性也是很濃厚的。作為政治宣傳手段,最典型的代表是納粹時代,以及二戰後的BBC。hmmm⋯程先生在對話中說「這些都是BBC拍過的」之類的,其實還是有差別的。從製作工藝和影像風格的角度講,「舌尖上的中國」真的是一個進步(第一季,個人對之後幾季不看好),同年(2015-2016?)CCTV-9也推出了不同主題的製作尚可的其他紀錄片,大家有興趣也可以去看看。
Nina
4年前
5
14:27"你也不错"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思思了
4年前
6
最爱这个系列
抓水母的章鱼哥
4年前
6
饭局是家庭的政治场
小九麻麻
4年前
6
两个月来最佳
Aquar
4年前
7
12:49记得小学还是初中的时候过年回江西老家,中午开饭后,我才发现饭桌上坐满了男人已经开始吃了,因为是女性即使身为客人身为小孩也无法上桌,我气得坐在大门口抹眼泪不肯吃饭,觉得本来拜年就没有意思,结果特意赶过来还受到这样的对待。没有亲戚发现我的情绪,后来是妈妈从厨房端来了饭,再后来奶奶也过来安慰了我两句。这件事我一直记到了现在。那天中午太阳很大,记忆都变得白花花得亮眼。
Mr惋惜
4年前
8
06:49言谈间反复强调过去,是一种群体性的不自信,在贫穷的省份尤甚,比如我的家乡阿卡林省,又或是世界中心河南(这一论述来自我河南驻马店的大学同学)。
Nina
4年前
8
女性在饭局中的“情感任务”“社交润滑剂” 饭局是权利显现的照妖镜 让我茅塞顿开!!
QQQiu
4年前
9
这期的讲述囿于他们自己的视野,对饭局文化的解读偏向自己的喜好。希望这种播客能够突破自己的视野,站在一个较为中立的位置,来介绍这种文化,带给大家一些新的视角与思索。
我不跑调
4年前
9
1弱势者会付出更多情感劳动,相当于社交润滑剂🤔这一点还真是没想过。很有意思。 2“人的一生就像是用餐过程”。玛格丽特-道格拉斯这段话太精彩了! 3“豆汁儿是北平城里的可口可乐”🤣🤣 4有些美食纪录片更像是国家建设,很宏大
木叶下
4年前
11
24:14茄鲞(xiang),读红楼梦时对这道菜特别有印象,没想到在这被cue到了。 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俱切成钉子,用鸡汤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红楼梦》四十一回
莎拉芭奇
4年前
12
1.弱势者付出更多情感劳动。饭桌的一部分,是旧家庭秩序的复辟。 2市场经济推动食物的民主化。 3.用影像构造食物,就像建造一个迪斯尼乐园,超越了传统文人的个体化叙述,变成了某种“食物巡游”。 4.Ugly Delicious真的很好看!!!
真的cosine
4年前
15
43:27这期令人尴尬,几位的观点好多偏颇,以及对偏好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批判。拿着自己对事物的想象来比照其他事物,与自己不一样的就去批判不屑,难道世界就是他们想象里那个单色世界?
钱老板
4年前
30
这个栏目终于点题了……
soscarlet
4年前
30
17:25“你吃的不是食物,你吃的是家庭秩序复辟的感受”“如果你是个权力的下位者,饭局就是在确认你无路可走”
EarsOnMe

加入我们的 Discord

与播客爱好者一起交流

立即加入

播放列表

自动播放下一个

播放列表还是空的

去找些喜欢的节目添加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