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穿梭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常会有一种无力感——当我们主动思考时,海量的信息奔涌而来,不知道自己应该摄入什么样的信息;又或者时常会感到灵感爆棚,想做想学的事情特别多,但却总感觉没时间启动等。摄取信息该用什么标准?偶尔是不是该享受下自己的时间,选择down to the rabbit hole。一起来聊。
本期时间戳:
01:05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如何梳理过载的灵感以达到充盈的精神生活?
02:57 以品鉴音乐为例,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哪些信息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从大脑(记忆、经验等)、感觉、技术(算法推荐)去了解
12:52 当选书和选工作时,我们如何将三个标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15:57 在混乱的信息时代,我们的「嗅觉系统」和「判断标准」是如何被污染的?
19:31 为什么船长寻求知识的原驱动力是存在感?
22:05 为什么湛叔的驱动力是折腾和问题导向?——三个moment
25:54 当代年轻人在摄取信息的驱动力层面出了哪些岔子?
30:57 相比十年、十五年前,哪些因素影响了各位脑洞大开的触发条件?
37:56 down to the rabit hole,人生终极理想的学习心法是何?
40:32 当代的困境,如何在高效完成自己的工作,并确保自己有时间down the rabbit hole?
49:11 工作的体面和不体面,正经和不正经分别是什么?
获取本期完整文字版可关注「孤独的阅读者」回复「适度无耻」领取。
【主播】
陈湛:北大数学学渣,后来到哈佛拿了个历史学博士,德文、拉丁文、希腊文、希伯来文、叙利亚文样样精通,外加十几门古语言阅读无障碍,现在在香港浸会大学做助理教授。(公众号:第四大脑)
葛旭:北大历史学渣,后来到拉美当茶贩子,一口尤卡坦土腔西班牙语在二十个国家当混世魔王。从良后开始普及人文博雅哲学思辨,已经第十载春秋。(公众号/B站:孤独的阅读者;微博:教书匠葛旭;即刻:葛旭)


空空如也
暂无小宇宙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