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内容简介
本期是医院心理咨询师范雨轩的访谈,为我们解密了神秘面纱下医院里的心理咨询到底是什么样的。
对相当一部分人来说,医院总和疾病、吃药挂钩,去医院做咨询某种层面上就是承认自己得病了;另一方面,一部分人又认为程度较轻的心理问题不能去医院。医院的静肃总会让人们对医院里的心理咨询产生许多误解。此外,咨询还有另一途径——社会咨询。但这一选择给人们带来的印象往往又是收费昂贵、咨询师不专业、咨询设置不靠谱等等。
国内的心理咨询从最开始的被看作一种病态的表现,到如今逐渐被普罗大众接受并逐渐普及到各个年龄层,虽然已经走过了许多坎坷,但对于100万人口中仅有2.4名心理服务人员的祖国,人们对咨询行业的了解仍旧非常匮乏。尤其是对于需要帮助并有积极就医意愿的来访者们,面对陌生、神秘、充满争议的咨询行业,到底该如何寻求帮助并选择途径呢?
2.时间轴
咨询师访谈范雨轩:神秘面纱下的医院咨询
[00:00:25] 咨询师介绍
[00:01:04 ]医院咨询流程
[00:03:26 ]医院咨询的利与弊
*能报销
*挂号太困难
[00:07:00 ]来访者疑问:咨询=有病?
*严重程度分级
*寻求帮助也是有力量的表现
*医生充满人文关怀
[00:10:20 ]对比社会咨询医院咨询的优势
*医疗资源更丰富/状态很差患者的更优选
[00:12:53] 对比医院咨询社会咨询的优势
*时间空间更方便/接受度更高
[00:13:52 ]国内对心理疾病的看法:北师大见习经历
*小学生到老年人
*来访和医生观点都在不断更新
[00:17:34 ]心理治疗师、咨询师的选择
[00:25:49 ]心理咨询师专业背景的改变
*来访者的刻板印象:咨询师不专业
*咨询师专业背景实际:更多本专业人员
[00:27:43 ]社会/医院咨询如何选择
*考量维度:社会功能
*吃药问题:尊重个人意志、不能随便停药
[00:36:40] 影视剧、书籍推荐
*建议自己体验 试一次不亏
[00:39:29] 总结讨论
3.播客中提到的心理概念
*社会功能:特定的社会生活条件下,个体与社会相互作用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包含个体的社会动机、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态度以及社会行为等影响改变社会组织的功能等。
*替代性学习:班杜拉提出的重要理论,指通过对学习对象的行为、动作以及它们所引起的结果观察,获取信息,而后经过学习主体的大脑进行加工、辨析、内化,再将习得的行为在自己的动作、行为、观念中反映出来的学习方法。

空空如也
